专题19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联系  考情展示 高频考点 考情扫描  区域生态环 境建设与区 域发展 2012年福建文综卷5~6题,2012年四川文综卷4题,2012年海南高考卷14~15题,2012年重庆文综卷36题第(1)问  区域自然资 源综合开发 利用与区域 经济发展 2012年浙江文综卷8题,2012年浙江文综卷37题第(1)(3)问,2012年天津文综卷2题,2012年海南高考卷16~18题,2012年江苏高考卷13~14题,2012年福建文综卷37题第(3)(4)问,2012年山东文综卷27题,2012年广东文综卷41题第(3)(4)(5)问  区际联系与区 域协调发展 2012年安徽文综卷28~29题,2012年山东文综卷26题第(4)(5)问,2012年江苏高考卷29题,2012年浙江文综卷37题第(2)问,2012年安徽文综卷34题第(3)问  真题试做 〔2012·安徽文综,34(3)〕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材料: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考向前瞻 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反映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联系,联系热点区域的高考命题时常出现,其中产业转移的命题频率较高。 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是从判断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分析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等方面考查。 3.关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命题的角度多集中在某区域农业的发展模式的变化探究上。 4.如何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着眼点,复习时可结合我国的重点开发区域进行系统分析。 5.我国目前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该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近年来的命题频率逐步加大,应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  热点突破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掌握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治措施 生态问题、发展障碍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东北地区(湿地保护) ①黑土开垦后,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②沼泽地的开垦引起生态恶化③森林生态破坏和森林资源不合理利用 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②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②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  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治理) 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 ①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②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 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②盐碱地治理——科学调控水盐运动  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②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①消除贫困;②早期预警;③生物固沙、沙障固沙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①水土流失严重,恢复相当困难;②自然灾害频发 ①生态脆弱,人地矛盾尖锐;②植被的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③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①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②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③合理存放表土  【例1】(2012·安徽宿州高三质检)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年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05  荒漠化面 积/104hm2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1)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D.夏季风强劲,台风影响大 (2)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色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植树种草,抵御风沙 B.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 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第(1)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故答案为C项。第(2)题,我国南方红色荒漠化主要是由于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红色土壤裸露,解决办法主要通过陡坡地恢复植被,故答案为C项。 答案:(1)C (2)C 方法技巧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下所示:  热点突破二、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以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为例) 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同,因而其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向也不相同。 项目 考虑因素 德国鲁尔区 山西能源基地  开发 条件 区域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位置适中,交通较便利;市场广阔;水源不足  存在问题 市场竞争、经济效益、运输压力、环境问题 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  综合整治措施 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做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  2.流域综合开发建设的分析 (1)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 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 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 总体分析思路如下所示:  (2)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分析 流域综合开发建设必须注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其综合整治应主要遵循以下模式:  【例2】(2012·合肥一模)读下列图像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风能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风能发展状况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简述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 解析:第(1)题,甲地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乙地受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影响。第(2)题,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但利用程度低,大力发展风能可以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1)原因:甲地濒临太平洋,且地形屏障作用小,受夏季风影响大。乙地地形平坦,植被稀疏,地形阻挡作用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势力强。 (2)现状:风能装机量上升,风能利用增多;与发达国家相比,风能利用比重较小。意义: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节约非可再生能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热点突破三、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一般规律 (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规律:    (2)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 2.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分析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  ↓  ↓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3】(2012·江苏姜堰联考)读某产业在不同年代的区域分布图(实线表示产业转移方向,虚线表示产品输出方向),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钢铁工业 B.制鞋工业 C.石化工业 D.软件制造业 (2)从图中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看,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技术 D.劳动力价格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先由a区域转移到b区域再到c区域,而不是直接由a区域转移到c区域,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劳动力价格 B.国家政策 C.交通运输 D.技术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首先判断出a、b、c、d的大致区位,a是欧洲西部,b是日本,c是中国东南沿海,d是东南亚,该产业部门的转移方向为从欧洲西部转移到日本,又从日本转移到中国东南沿海,最后到东南亚,推断该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第(2)题,该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转移方向为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地区转移。第(3)题,中国80年代初才开始了改革开放。 答案:(1)B (2)D (3)B 方法技巧判断产业转移因素的方法 (1)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2)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3)对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般要从转出地和转入地两个地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012·安徽皖南八校联考)读“川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类型 B.地形 C.城市布局 D.河流 2.与图中甲经济区相比,乙经济区的特点是(  ) A.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B.农业生产发达,粮食商品率高 C.人口密度小,迁入人口多 D.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2012·上海十校高三联考)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读图完成第3~4题。  3.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4.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2012·安徽马鞍山质检)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分布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③→④→② D.④→①→③ 6.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 A.产业升级加快 B.就业压力增加 C.环境污染加剧 D.人口向内地集中 7.(2012·安徽淮北一模)30年前的内蒙古,粮食单产位列全国倒数第一,每年要靠国家调拨的近10亿千克返销粮度日。如今,内蒙古已摆脱了这种困境,一跃成为粮食调出大省区。今年,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再次实现双增。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地区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内蒙古地区近三年粮食生产情况简表。 年份 2009 2010 2011  总产量/104 t 1 981.7 2 158.2 2 387.5  播种面积/104hm2 542.4 549.88 556.15  单位面积产量/(kg·hm-2) 3 653.6 3 924.9 4 319.8  人口数量/万 2 379 2 405 2 471  人均粮食/kg 833 897.4 1 119.2  (1)描述内蒙古自然带的东西差异,并解释原因。 (2)简要说明内蒙古成为全国六大粮食净调出省区的原因。 (3)试简要分析内蒙古地区大面积发展粮食种植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专题19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联系 命题调研·明晰考向 真题试做 答案: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对防城港市的积极影响: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分工、区域地理环境、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分析。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1~2.1.C 2.A 解析:第1题,由题图可知,该线路沿线有众多的城市,城市为天然气的使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故城市布局为影响图中川气东输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第2题,乙经济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下游地区,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3~4.3.D 4.A 解析:第3题,图中四处湿地虽在长江附近,但并非濒临长江,因此长江洪水泛滥并不能导致四地积水。第4题,可以从打坝蓄水、建造湿地公园、发展旅游等方面进行湿地保护和发展经济。 5~6.5.B 6.A 解析:第5题,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为西欧——美国——亚洲,依据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①为0°,位于西欧地区;④为90°W附近,为美国地区;②为120°E附近,为亚洲地区,故答案为B项。第6题,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导致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加快,增加就业机会,故答案为A项。 7.答案:(1)自东向西自然带呈现出由温带森林带向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更替。成因: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 (2)内蒙古地区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种植、加大机械化作业力度、提高科技支农含量等方式提高粮食单产,逐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使得粮食总产量增加,人均粮食逐渐增多,有大量剩余粮食。 (3)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气候比较干旱,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大面积发展种植业会导致植被破坏、改变地表结构;加剧水资源紧缺,加速草场退化,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荒漠化。 解析:第(1)题,内蒙古因东西降水的差异,造成自然带有规律地更替。第(2)题,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内蒙古粮食总产量增加的同时,播种面积在不断增加,说明是大量开垦耕地的结果;每公顷产量明显增多,说明科技投入增加带来粮食增产;人均粮食增加,商品率提高,最终才能成为粮食净调出省区。第(3)题,在西北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大量开荒种植粮食容易破坏植被,加上过度浇灌,会产生荒漠化、盐渍化等问题。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