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考查知识点 试题难易分布   基础 中档 稍难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及影响  1、2、3、4     人口容量  5、  6    人口迁移  7、9、11 10  8  城市区位条件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化及影响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 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③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A.20% 鼓励生育 B.15% 采取移民政策 C.60% 计划生育 D.30% 鼓励人员出国 3.下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出生率应不断下降;读图时注意纵坐标的数值。 人口抚养比为儿童人口(O~14岁)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人口就业比为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之比。一般来说,人口就业比越高,人口抚养比越低,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下图反映我国人口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年份“人口红利”较明显的是 A.1965 B.1985 C.2010 D.2040 5.“人口负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①计生政策放宽 ②退休年龄提高 ③消费总体需求扩大 ④医疗支出增加 ⑤劳动力过剩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据广州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广州市人口已超过1 400万,离该市1 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已迫近“临界点”,据此回答6---7题: 6.“1 500万”的数值是(  ) A.人口合理容量 B.最适宜人口数量 C.环境人口容量 D.确定不变的 7.下列措施可以使“1 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  ) A.控制人口的增长 B.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 C.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 D.努力开发当地的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紧张问题 图2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2回答8---9题。  8.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9.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 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回答10—12题 10.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12.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 ④荒漠绿洲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10、D 11、B 12、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第10题,对生态移民概念的理解:由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而进行的人口迁移。三峡为工程移民,东部知青迁入西部边疆是政治因素。第11题,有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过程,一定要考虑迁入区人口容量,否则会带来因人口迁入诸如:人口压力、资源紧张、社会稳定等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问题。第12题,考查我国地域文化差异。京津沪地区应该是华北平原文化和江南水乡文化特点。 廉租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并非高档住宅,一般为一梯四户。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综合地价高低、交通便利等因素,此城市廉租房的位置,首先选建在左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影响廉租房主轴线与经线斜交成一定角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采光 B.民俗 C.通风 D.交通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指出,要以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为主体,构筑环首都城市群。《规划》明确,要坚持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推进、统筹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首都职能转型的机遇,积极整合环首都地区城镇资源,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把培育和打造新区、县城扩容升级作为对接首都的切入点,着力构筑环首都城市群(如图7所示)。据此回答15~16题。  图7 环京新城位置示意 15.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最突出优势是 ( ) A.国家政治中心、政策优势明显 B.全国交通枢纽,信息通达度高 C.全国经济中心,建设资金充足 D.全国文化中心,环境舒适度高 16.从环首都城市群规划的原则和机遇考虑,环首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A.地形、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 B.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 C.与北京市的经济互补性强 D.位置优越,原有产业基础薄弱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地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18.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城市化的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一些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城市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08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则2008年的径流量约为2000年时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读下图,完成23~24题。  23. 图 中 A 城 市 得 以 形 成 和 发 展 的 区 位 因 素 主 要 是 A.两河交汇处,航运便利 B.历史发展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 D.人口密集,农业生产发达 24.下 列 改 善 城 市 环 境 的 措 施 中,适 合 A 城 市 的 是 A.在周围地区建卫星城,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B.大规模扩大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 C.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 D.将工矿企业全都迁出市 二、非选择题:(共二个大题,28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材料二 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预测示意图(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材料三 漫画  (1)根据材料一判断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2分)?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 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    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 ?  。?(6分) (3)材料三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着什么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4分) 26、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4分)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4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