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检测6 1.【环境保护】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 、 和 。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 (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酸雨的危害有 。 2.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横贯上海中部的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楫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1)图中A、B、C三地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地。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除附近工厂污染源外)。 (2)苏州河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在短期内无法恢复。请简述其主要原因。 (3)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4)利用材料说明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是什么? 3.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成为继北美、欧洲之后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酸雨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降水pH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城市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空间分布图(单位:t/kin2·a)。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酸雨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2)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空间分布特点是(双选题) ( ) A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 B.重工业城市多,轻工业城市少 C.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D.东北地区多,西南地区少 (3)从能源消费结构分析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的成因。 (4)试分析我国酸雨与二氧化硫排放量空间分布错位的原因。 4.(2009年南京二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清洁发展机制允许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甲烷气的收集与利用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可从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排放削减量以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b ;c ;d 。 (2)试分析中国向发达国家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给中国带来的积极意义。 (3)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份,理应为中国的节能减排作出贡献,请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5.如图为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资(能)源消耗的历史与现状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的发展,环境中资源、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急剧上升,将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请你列出三条严重的环境问题。  (2)根据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与现状,请你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答案解析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来源、危害以及南北方的差异,南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方,但南方多降水。从图示能源消费情况,结合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硫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炭。 答案:(1)化石燃料 无机硫 硫化物 (2)煤炭消费量 (3)降水 (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2.解析:第(1)题,第一问读图容易解答,后三问难度稍大。苏州河的污染源除附近工 业污染之外,还应有生活污染、运输污染(材料中“码头连绵不断”),另外还有酸雨污染,通过读图可知还有上游和支流携带的污染等。第(2)题,苏州河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影响了苏州河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生存,破坏了其自动调节功能,要恢复其生态功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第(3)题,环境问题单靠技术解决有很大的局限性,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第(4)题,由材料可看出,环境管理的对象应包括个人、企业、政府,执行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答案:(1)C来自岸上和水上的生活废弃物的污染;由运输造成的污染;河床底泥释放 的污染物;大气降水中的酸雨注入;上游和支流带来的污染(三个即可)。 (2)苏州河水域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为因素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影响了该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存,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导致其很难 在短时间内恢复。 (3)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 (4)对象:个人、企业、政府。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3.解析:本题考查酸雨的成因、分布特点。第(1)题,据材料一降水pH空间分布可判读出酸雨分布区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区和长江以南。第(2)题,据材料二分析可知我国SO2排 放量北方地区多于南方地区,并且与我国重工业的分布大体一致。第(3)题,我国主要是硫 酸型酸雨,这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密不可分的。第(4)题,据材料可知,酸雨严重区和广布区与S02排放量多的地区并不重叠,这与酸雨的形成条件有关。可结合南北 方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质进行分析概括。 答案:(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南方形成四大酸雨中心;呈连片分布(任答其中2点即可) (2)AB (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燃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粉尘,容易形成酸雨、 酸雾。 (4)南方降水丰富,北方降水少;南方为湿润地区,北方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南方为酸性土壤,北方为碱性土壤;北方有不断早化的趋势。 4.解析:第(1)题,可结合关系图的因果关系分析回答,CO2增加有两方面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毁林,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第(2)题,主要是在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层面产生的意义,可从生产和环保两个方面总结;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合理即可,节能方面主要是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民众的节能意识,人人参与节能、减排的途径较多,如减少高耗能企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等。 答案:(1)毁林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两极冰川融化 沿海低地城市被淹 (2)获得经济效益;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在能源和环保领域获得资金和先进 技术,提高环保能力;通过转让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强中国人民的节能和环保意识,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量;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3)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人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减排:降低高耗能企业的比重;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如风能、核能等。 5.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措施。第(1)题,为开放性题目,可结合题干中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列出对应的环境问题。第(2)题,据图可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能源消耗量急剧上升,淡水消耗量急剧上升,氟里昂排放量与CO2排放量急剧上升。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农地面积在1950年前后达最大,之后迅速减少,凸显人类面临耕地减少的困窘,所以可结合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耕地面积减少等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答案:(1)①氟里昂排出量逐年增加,导致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加,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②二氧化碳排出量逐年增加,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③淡水消耗量逐年增加,水资源紧张或局部地区出现水资源枯竭。 (2)①大力植树造林;②研究开发新能源,减少C02的排放量;③研制无氟冰箱,减少氟里昂的排放量;④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止水污染。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