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检测1 一、选择题: 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以下2题。  1.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2.应用GlS技术在图5甲基础上制作图5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 凌汛,裕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黄河是我国凌汛重灾区,回答以下2题 3.我国黄河冰凌洪水不可能发生的河段是 A.黄河上游宁夏河段 B.黄河上游内蒙古部分河段 C.黄河中游山西河段 D.黄河下游部分河段 4.冰凌洪水的发生主要在 A.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 B.河流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的河段 C.河流完全封冻的冬季 D.河流完全解冻的夏季 5.导致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洪涝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台风登陆次数多 B.厄尔尼诺现象无规律 C.地势低平、雨季排水不畅 D.副高位置偏东 6.长江流域的东部沿海一带除了洪涝灾害外,还可能受到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有 ①台风 ②风暴潮③寒潮 ④地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洪灾形成因素之间关联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一河道堵塞一洪水 B.气温回升_冰雪融化一洪水 C.冰凌下泄一堵塞河道一洪水 D.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一流域汇水速度快. 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以下3题。 8.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9.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10.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 11.右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 A.暴雨 B.寒潮 C.泥石流 D.台风 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l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以下2题 12.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海啸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 A.只有直接损失,没有间接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回答以下3题。 14.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B.台湾省——地震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15.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纵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灾次频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6.我国西部地区灾情主要表现为 A.受灾入口多 B.牲畜掉膘或死亡 C.农作物成灾面积大 D.农作物受灾面积大 第二卷 二、填空题 17.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l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18.【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解析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A 3.C 4.A 5.C 6.A 7.D 8.B 9.B 10.C 11.A 12.B 13.A 14.D 15.A 16.B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材料阅读}:(本大题${材料阅读题数}小题,满分${材料阅读总分}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阅读内容} 三、填空题 17.(1)依据:②区的灾区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18.(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 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K^S*5U.C# (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