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  1.“天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右图为“天宫一号”目标飞标器运行示意图,比图中所示天体系统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解析】 图示天体系统为太阳系一部分,所以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 【答案】 B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叙述,与地球生命形成无关的是(  ) A.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 B.大气的热力作用 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有一颗卫星 3.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解析】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卫星数量的多少无关,如果将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对地表温度影响很大,进而影响生命物质的存在。 【答案】 2.D 3.B 4.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①大气环流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来自太阳辐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地质史期保存下来的太阳辐射;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答案】 A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5~6题。  5.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6.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A.太阳风 B.耀斑 C.黑子 D.极光 【解析】 第5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及光照时长等因素。题目中甲位于副热带高压带,纬度较低,降水少,光照时间长。是否距海远、海拔高无法确定。第6题,乙处位于极地,此时无太阳辐射,说明处于极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极光。 【答案】 5.B 6.D (2012·合肥模拟)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回答下面7~8题。 表1 坡度 1月 4月 7月 10月  5° 9.5 20.7 27.4 19.8  25° 9.3 19.3 27.4 20.4  45° 5.8 17.0 27.1 18.0  表2 坡度 1月 4月 7月 10月  3° 7.9 19.7 26.5 18.9  12° 8.0 19.9 26.6 19.0  23° 8.5 21.0 26.6 19.2  7.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冬春季的南坡 B.夏秋季的南坡 C.冬春季的北坡 D.夏秋季的北坡 8.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正午太阳高度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 【解析】 第7题,1月和7月代表的是冬季和夏季,4月和10月代表的是春季和秋季;北坡坡度增加40度,1月和4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3.7 ℃,比7月和10月降低幅度大。而南坡随着坡度的增加,日平均气温升高。第8题,不同坡度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变化主要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正午太阳高度相差越大,日最高气温变化越大。 【答案】 7.C 8.B 9.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信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解析】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几分钟短暂时间内,它能发出相当于10亿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把大量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射出,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信和卫星的正常运行,一般发生在耀斑大爆发后两三天内。 【答案】 A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11.该地可能位于(  ) A.40°N,116°E B.30°N,90°W C.南极点 D.180°,0° 【解析】 第10题,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过程中,穿越的介质不同,其速度也不同。如果穿越某个地区时,地震波的波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说明其两侧的组成物质有较大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距离地面5千米处地震波的波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答案选A。第11题,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它厚薄不一,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而此处的地壳厚度仅为5千米,地壳较薄,说明该地最有可能是在海洋中。只有D项地点处在海洋中,故选D项。 【答案】 10.A 11.D  (2010·江苏高考)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回答下题。 1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 火山灰是岩浆物质喷出地表在大气圈中冷却凝固而成的,然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经水圈、生物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 【答案】 A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德国《世界报》2010年12月1日报道,德国和美国天文学家首次在一超级类地行星的大气层中发现大量水蒸气、甚至是云层,这一结论被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该行星大气中富含水蒸气,甚至在地表有海洋,但由于距离其所环绕的恒星距离仅有200万公里,因此其地表的温度有摄氏200度。 材料二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1)天文学家发现的这颗超级类地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简述其理由。 (2)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相比,其最大优势是(  ) A.纬度较高,线速度较大 B.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 C.纬度较低,线速度较大 D.地势较高,线速度较大 (3)太阳活动能否影响“神舟八号”的运行?简述理由。 【解析】 第(1)题,有生命存在必须有适宜的温度,0 ℃~100 ℃;有液态的水;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第(2)题,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第(3)题,太阳活动会扰乱“嫦娥二号”与地面控制系统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答案】 (1)无生命存在。 因为其地表温度达200 ℃,水为气态水,不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 (2)C (3)能。太阳活动释放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卫星与地面控制接收系统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14.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 地理纬度(北纬)  南京 2 182.4 30°04′  上海 1 986.1 31°09′  重庆 1 211.3 30°40′  杭州 1 902.1 30°20′  宁波 2 019.7 29°54′  拉萨 3 005.1 29°43′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 (2)试绘出昆明至上海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曲线。  (3)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 原因。 (4)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原因。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曲线可知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在东部呈东西走向,西侧呈南北走向,分别受纬度位置及地形影响。第(2)题,绘图注意数据的变化。第(3)题,台湾岛中部是台湾山脉,东侧为迎风坡多雨,西侧为背风坡多晴天。第(4)题,对比表中数据拉萨是日照时数最长城市,从纬度、海拔、天气状况分析原因。 【答案】 (1)东部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呈东西走向,而西南地区受地形地势影响呈南北走向。 (2)图略 (3)西侧高: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东侧反之。 (4)拉萨 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