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2011年广东文综)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人口迁入率始终高于人口迁出率,即该区域人口机械 增长始终为正值,所以,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答案:D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解析:影响人口迁移方向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一般规律是由落后地区迁往 发达地区,故上海符合题意,安徽、湖南、河南以人口迁出为主。 答案:A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下题。 年龄段(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  ≥60 700 800  45~59 1 600 5 000  25~44 2 000 30 000  15~24 2 400 27 500  0~14 640 5 000  3.(2011年福建文综)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解析:从图表及题干信息中可知,该特大城市人口以低等学历迁入为主;因此不会促 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A项不正确;人口迁入为主,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压力增 大,B项不正确;外来迁入人口增多,城市加工工业及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城市用地 规模扩大,加速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故C项正确;人口迁入以中青年为主, 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故D项错误。 答案:C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4~6题。  4.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5.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 6.近几年,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 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 区和广东沿海地区。第5题,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 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第6题,大量人口从内 地迁往沿海既给沿海补充了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又有利于扩大内地与外 界的经济联系,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因而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答案:4.D 5.A 6.B 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连续四年有所下降,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读“2009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统计图”。回答7~8题。  7.关于2009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向西部的农民工数量多于流向东部 B.流向东部的农民工占流动农民工比例最低 C.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 D.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降低 8.缓解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用工荒”,以下合理的措施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吸引海外移民 C.减少投资规模,改善工业布局 D.鼓励生育 解析:第7题,图中只反映了2009年农民工流向与上年相比的变化情况,并没有反映 流向各地的比例和具体数量;根据对我国经济和人口迁移的理解,不难得出我国流向 东部的农民工数量和比例仍是三个地区中最高的,但由于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以 及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上升,流向东部地区的农民工比例略有下降。第8题,长三角、 珠三角为了缓解“民工荒”,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发展高技 术产业,从而减少对农民工的需求量。 答案:7.C 8.A 读图和材料,回答9~11题。  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9.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  ) A.经济差距 B.战争 C.气候 D.水源 10.现在黑龙江人口出现“雁南飞”迁往山东的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差异 B.两地城镇化水平差异 C.两地经济收入差别 D.两地资源丰富程度的差异 11.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图中的(  )  解析:农业社会时期,山东因旱涝灾害严重,土地生产能力差,又加上人多地少,使 经济水平低于东北,民不聊生。现在,山东依靠地缘及政策优势,经济发展迅速超过 了东北,从而吸引大量东北人迁入。华北当年迁往东北的多青壮年劳力,且以男性为 主,使东北青壮年男性人口明显增多。 答案:9.A 10.C 11.A 下图示意美国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读图,回答12~14题。  12.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美国东北部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向东北部迁移的人口主要是为了谋求就 业和提高经济收入,故④符合题意;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亚洲有许多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入美国的主要目的是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故①符合 题意。 答案:A 13.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增长态势,这说明各类人口迁 移在数量上(  )  A.①<② B.①>② C.③<④ D.③>④ 解析:③和④均为美国内部的人口迁移,不会造成该国人口机械增长。该国人口机械 增长率呈增长态势说明迁入人口多、迁出人口少,故①>②。 答案:B (2012年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示意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读图回答14~15题。 14.1998-2000年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的年龄段大约是(  ) A.0-13岁 B.13-23岁 C.23-40岁 D.40-65岁 解析:根据性别比的概念,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即人口性别比小于100,从图中可 以看出迁移人口在13-23岁这个年龄段女性人口是多于男性的。 答案:B 15.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  )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粮食商品率降低 C.生态环境恶化 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解析:劳务输出仅仅是劳动人口外出打工,不会降低该省的城市化水平;由于劳动人 口大量外出,该省粮食消费量减小,有利于提高粮食商品率;劳务输出可以促进剩余 劳动力的就业,避免大量劳动力停留在本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所以人口外迁对该 省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外迁的人员以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造成该省 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答案:D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材料二 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 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 C.东北地区是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地区 D.经济发达地区无人口迁入淄博 (3)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4)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经济因素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 四川是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黑龙江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经济发达省区 如广东、江苏也有人口迁入淄博。第(3)题,人口迁移的影响要从迁出地、迁入地的有 利、不利影响来分析。第(4)题,应从引导农民工流动方向及提升农民工技术水平入手。 答案:(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 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2)C (3)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会造成交通拥挤、就业 困难等问题。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 时造成劳动力流失。(4)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②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③加强对农民工的培养与技能培训教 育等。 17.材料一 2010年11月1日,中国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已经拉开帷幕,新的数据将 揭示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秘密。 材料二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材料三 1990年~200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强弱变化对比(+表示增强,- 表示减弱)。 人均 GDP 产业 结构 新增 岗位 市场化 水平 迁移 距离 基础 设施 前一年移民  ++ + - ++ - - +  (1)简述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2)1990年~200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强弱变化对比表中,呈负相关的因素 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简要分析迁移距离和基础设施对人口迁移的影 响。 (3)从表中可知,前一年移民的影响力增强,这说明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有什么特征? 此类迁移人口在城市聚居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解析: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北京和河南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总增长率方面的差异。 其不同与两省(市)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有关。第(2)题,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增岗 位、迁移距离和基础设施与人口迁移呈负相关。人口迁移一般存在“邻近优先”的特 点,随着交通的发展,迁移距离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减弱;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对 人口迁移的影响也在减弱。第(3)题,前一年移民的影响力在增强,说明乡土(同乡)和血 缘关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同乡或有血缘关系的人口往往集中在城市的某个区 城居住。 答案:(1)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河南为正值。其原因是北京人口出生率低于死 亡率,河南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北京市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河南省。其原因是人口 机械增长率较高。 (2)新增岗位 迁移距离 基础设施 迁移距离与人口迁移呈负相关,但随着交通的发 展,迁移距离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减弱;基础设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但随着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减弱。 (3)说明乡土和血缘关系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迁移的人口多集中在城市的某一区域,形成以某地区的人为主的聚居区,如“浙江 村”、“新疆村”、“温州村”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