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7)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2010·天津高考)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上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  )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2.伴随如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  )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 (2010·福建高考)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3~4题。  3.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2010·上海高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据此回答5~6题。 5.不同的城市职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巴西利亚有多个钢铁工业区 ②纽约金融区规模大 ③三亚旅游风景区占地比重大 ④上海有众多商业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  )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丰富的水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8.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1·银川模拟)读“某城市住宅区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9.M、N、L依次表示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 A.商业、住宅、工业 B.商业、工业、住宅 C.住宅、工业、商业 D.工业、商业、住宅 10.当L线变成P线时,反映了各功能区的变化是 (  ) A.商业区范围变小 B.工业区范围变大 C.住宅区范围变大 D.工业不断向外围移动 11.(2011·海淀二模)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平面示意图”,2005年与1981年相比,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  ①老城区范围的变化——社会因素 ②工厂位置的变化——环境因素 ③大型商场的布局变化——交通因素 ④交通线的变化——历史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右图为某三个商业中心服务人口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城市①等级最高,②等级最低 B.城市①所在地区人口环境容量最大 C.图中城市③比②等级更高 D.城市②服务种类最齐全 二、综合题(共40分) 13.(2011·兰州检验)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备受关注。村镇功能区的布局是人们当前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2分)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8分)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2分)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试分析其原因。(6分) 1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下图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2:江苏将在2020年之前新建5条过江通道。下图为长三角的“Z”字形发展带示意图。  材料3:下图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集聚模式与扩展方向示意图。  (1)简述杭州湾聚落分布特点。(2分) (2)材料1图中的城市等级有________级。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什么差异?(6分) (3)结合材料2、3,都市圈形式的发展与城市单独发展相比有何优势?(10分) 解析与答案(17) 1.A解析:本题考查由产业转移引发的人口迁移,意在考查学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由图可知,该城市周边地区人口增长快,这种增长很明显是由机械增长造成的。 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会带动周边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商业用地的相应增加。 3.A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群内各城市的服务环节与地位,意在考查学生对地理规律的理解与读图分析能力。城市群中,中心城市服务等级高,科技力量雄厚,因此处于产业链中价值量最高处,其优势产业是①和⑤。 4.D解析:本题考查产业分工与优势区位分析,意在考查学生对产业分工的理解与城市区位分析能力。产业链上③为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产品价值量最低,需要布局在土地租金低的地方,才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5.B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著名城市的空间结构。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巴西利亚并没有多个钢铁工业区布局。 6.C解析:本题考查大连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大连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空间形态以大连港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7.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是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铁路、公路的发展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8.D解析:④地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且位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布局钢铁工业合理。 9.B解析:住宅区内部,住宅付出租金最高。商业活动受距离影响程度最大,工业活动受距离影响程度最小。 10.C解析:L线变成P线时,商业区范围可能变大,住宅区不仅范围变大,而且租金上升,工业区范围变小。 11.B解析:老城区范围变化不大,其主导因素是历史因素;由于城市环境要求提高,工厂趋向于沿交通线向城市外围移动;大型商场布局在城市外围,反映交通因素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线在不断发生变化。 12.C解析:商业中心服务人口越多,等级越高,由此可以判断C正确。 13.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位于居民区的北面,若工业布局合理,则盛行风为南风或偏南风。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分布在河流、铁路、公路沿线。第(3)题,A地有铁矿、煤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且处于盛行风下风向等有利条件。第(4)题,C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可形成商业中心。第(5)题,D处风景好,地势较高,交通便利,河流上游,为高级住宅区。 答案:(1)南风(或偏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城市的边缘地区 (3)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交通运输便利(铁路、河流);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小。丰富的水源;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 (4)C (5)D 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向,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14.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1可以得出聚落的分布是沿交通线集聚的。第(2)题,从材料1中可以看出城市的等级有4级,大城市服务范围大、种类多、等级高;小城市则相反。第(3)题,都市圈中,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紧密,有利于相互间的协作、交流,从而提高都市圈整体的竞争能力。 答案:(1)沿交通线集聚。(2)4 大城市服务范围大、种类多、等级高;小城市反之。(3)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实行区域的整体管理;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顺应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趋势;提高国际国内的综合竞争力。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