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1~2题。  1.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2.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 A.非洲大陆 B.大洋洲 C.亚欧大陆 D.南美洲 解析:第1题,根据生物量 m 的大小可判断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根据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可知,生物体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落叶层储存养分乙大于甲,土壤中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排除A、B、C。由图中箭头粗细可推知甲系统整体物流量大,D项正确。第2题,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C项符合。 答案:1.D 2.C (2011·哈尔滨模拟)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据此回答3~4题。  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4.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解析:第3题,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雨林光合作用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第4题,热带雨林为大气提供丰富的水汽,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答案:3.B 4.A (2011·苏州模拟)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5~6题。  5.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6.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中密的防护林。第6题,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的作用;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防护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答案:5.C 6.A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7~9题。  7.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总量情况中,与该自然带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该自然带在A地区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 A.沿岸暖流经过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 B.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C.西南信风影响 D.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9.目前,图示自然带植被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这导致的后果是(  ) A.自然灾害减少 B.全球降水增加 C.雪线高度上升 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解析:第7题,该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其气候特点为终年高温多雨。第8题,沿岸暖流对该地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其主要原因。第9题,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度减小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雪线高度上升。 答案:7.D 8.A 9.C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据此回答10~12题。  10.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解析:第10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第11题,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问题。第12题,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10.B 11.D 12.A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18分) 材料:巴西是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国,也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1)1960年4月21日,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位于巴西高原的新城市巴西利亚,请说出巴西利亚的气候类型及特征。(6分) (2)试分析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对亚马孙河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 (3)结合巴西地形和人口分布图,试分析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6分) 解析:第(1)题,根据巴西利亚所处的位置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第(2)题,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角度思考热带雨林对亚马孙河的含沙量、流量的影响。第(3)题,巴西位于热带地区,由于低纬度的平原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们多居住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 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可以保持水土,减小亚马孙河的含沙量;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影响亚马孙河的径流量和径流变化。 (3)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原因:巴西地处低纬度地区,终年湿热,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候相对凉爽,适合人类居住。 14.(2011·海淀模拟)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4分)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________;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4分) (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出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8分) (4)简述世界热带雨林的破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解析:(1)结合图例和图中森林植被分布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2)A地位于季风气候区,B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故A地温差大。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是热量。(3)亚热带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为地中海气候。(4)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 答案:(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东西。 (2)大 热量(或:太阳辐射) (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季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4)减少了对CO2的吸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调节功能下降(或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