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4题。 评价类别 农作 物A 农作 物B 农作 物C  满足 程度 热量满足率 22 22 16   水分满足率 79 84 84   土壤养分满足率 84 84 84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76 29 42  资源 利用 率 光合潜力利用率 11.3 4.4 4.5   光温潜力利用率 51.0 20.2 29.0   气候潜力利用率 64.2 24.1 34.7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 76.4 28.7 41.4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社会经济因素 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 B.农作物B 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 4.该地区可能是(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松嫩平原 D.河西走廊 解析:从满足程度上看热量满足率最低,故该地发展农业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气温。从土壤养分满足率来看,其最主要的优势为土壤。从资源利用率可知,该地最适合农作物A的种植。综合分析综合四地区的特征可知该地为松嫩平原。 答案:1.B 2.C 3.A 4.C 5.2010年2月2日是第14个“世界湿地日”。中国将使50%的自然湿地和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并建立起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优化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逐步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图中的湿地体现了何种功能(  )  A.保持水源 B.净化水质 C.调节气候 D.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图中湿地通过截留、吸附、过滤把污水净化。 答案:B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 A.光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 D.物种丰富 7.该地区降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B.由东向西减少 C.由北向南减少 D.由西向东减少 8.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 A.保护湿地 B.保持水土 C.建成我国重工业基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知图示地区荒地多,且多为肥沃的黑土,这是本区发展农业的突出资源优势。第7题,东北地区降水量受距海远近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第8题,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这也是本区国土整治的重点。 答案:6.B 7.A 8.D 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不同的农业区 B.⑥⑦⑧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 C.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绿洲农业 D.③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10.关于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B.④地水土流失严重,⑤地土壤盐碱化严重 C.⑥地水土流失严重,⑦地石漠化严重 D.⑧地酸雨危害严重,⑨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解析:第9题,①②为西北牧业、灌溉农业区,③为东北地区,④为黄土高原地区,⑤为黄淮海平原区,⑥为青藏高寒牧业区,⑦为西南地区,⑧为长江中下游地区,⑨为华南地区。①②属同一农业区;⑦⑧为我国重要茶叶产区;⑥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农业);③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第10题,①②地因过垦过牧,土地荒漠化严重;③地因降水集中,开垦后的黑土地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④地水土流失严重;⑤地旱涝、风沙、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三大障碍;⑥地生态环境脆弱;⑦地主要为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表水渗漏严重,是我国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⑧地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酸雨危害严重;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而不发生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⑨地区。 答案:9.D 10.B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 A.水资源短缺 B.农业粗放经营 C.劳动力数量少 D.水土流失严重 12.该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单产 B.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C.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给 D.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 解析:从图中各项指标可以看出我国某地区水资源短缺,因此,该区域发展农业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 答案:11.A 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2011·广州六中测试)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2分) 材料1:图甲是198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2:图乙是198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_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8分) (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2分) (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4分) 解析:第(1)题,从图甲中两图比较可以看出,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展最大;小麦种植面积缩小最多;小麦分布向北移,玉米向北移,水稻向东部、南部扩展。第(2)题,A地为三江平原,其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可从地形、气候、土壤、人口、机械化等方面分析。第(3)题,黑龙江省纬度高,热量不足,制约水稻生产。第(4)题,从图乙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积温明显增多,热量条件明显改善。 答案:(1)水稻 小麦 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水稻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丰富。 (3)热量 (4)积温明显增多,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14.(2011·南京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下面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2: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两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6分)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乙  旱涝灾害频繁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6分) 解析:第(1)题,甲为松嫩平原,优势是地广人稀,由于纬度高,故发展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乙为江淮地区,纬度较低,降水较多,光热、水源充足。第(2)题,南方部分地区商品粮地位下降,一是河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二是城市发展,占用大量耕地,且城市周边发展面向城市市场的花卉蔬菜等导致农业结构调整。第(3)题,中粮西运,一方面缓解西部地区粮食紧张的压力,利于西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西部生态压力,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1)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  乙 光热、水源充足    (2)地块小、河网密布 人口稠密、城市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农业结构调整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障,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西部地区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该区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