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据此并结合右图回答第1题。 1.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 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 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 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 解析 图中③是第一产业,鲁尔区过去长期以第二产业为主,经过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B项农业地位不可能不断提高;C项应是质量在不断提高;D项中鲁尔区铁矿资源贫乏,为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 答案 A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并形成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鸡西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变“绿”的转变,“黑”与“绿”的比由过去的82调整为37。阅读材料完成2~3题。 2.有关鸡西市产业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 B.鸡西市在产业调整中把第三产业作为重点 C.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 D.现在鸡西市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 3.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 B.在废矿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筑业等 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D.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寻找新产业是唯一出路 2~3.解析 第2题,鸡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型城市,该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黑”与“绿”的比在下降,说明该市把第三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把第三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第3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经过一定的过程,但并非全部都要寻找新的产业,也可以将原有产业进一步深化、细化,从而将原有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如对企业原有技术进行改造和产品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 答案 2.B 3.D 2009年年末,山西煤炭业整合重组接近尾声。读2001~2008年全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统计图,回答4~6题。  4.关于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B.消费量持续增长 C.生产量持续增长且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D.从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煤炭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5.山西煤炭业整合重组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煤炭开采量 B.提高开采技术和开采率 C.增加税收收入 D.提高生产效益 6.目前我国煤炭工业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能力不足 B.煤炭开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C.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 D.数量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4~6.解析 第4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煤炭的消费量持续增长;生产量在某些年份大于消费量;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与消费量相同;目前我国煤炭的生产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第5题,小煤矿的经营方式粗放,整合重组成大型煤炭集团后,生产效益大大提高。第6题,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开采最主要的问题是只注重开采量,不注重开采率,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给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答案 4.B 5.D 6.D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的趋势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8.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现代服务业 ④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8.解析 第7题,该国应为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后,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使工业比重下降。第8题,发达国家吸引劳动力主要靠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将①④转移至国外。 答案 7.D 8.B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图”,回答9~10题。  9.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日本工业化率 B.②——中国工业化率 C.③——日本城市化率 D.④——中国城市化率 10.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城市化高于日本的城市化 B.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C.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适应 D.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9~10.解析 第9题,日本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达到70%以上;而工业快速发展后,其工业化率会有所降低;我国的城市化率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迅速,由此判断①是日本城市化率,②是中国工业化率,③是中国城市化率,④是日本工业化率。第10题,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低于日本;日本工业生产仍然在增长之中;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与工业发展不相协调;日本工业化早,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答案 9.B 10.D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据此回答11~13题。 1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迅速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③良好的区位条件 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⑤工业基础雄厚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2.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 B.重化工业产业基地 C.轻纺工业产业基地 D.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11~13.解析 第11题,①应为人口机械增长率高;⑤工业基础较薄弱。第12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珠江三角洲逐步成为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如华为、富士康等)。第13题,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京津唐)工业区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腹地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但政策不如“珠三角”优惠,京津唐缺水,“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 答案 11.D 12.D 13.B 2011年春节刚过,有媒体报道,超过90%的受访珠三角企业表示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不惜千里迢迢跑到中西部去招工,出现了东西部地区争抢劳动力的现象。据此回答14~15题。 14.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  ) ①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东部 ②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内地不少省市就业机会增加 ③中西部地区为留住劳动力,不断提高工资水平 ④此时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完成,东部省份相当多的企业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现阶段“用工荒”给我国东、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促使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 ②促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③有利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人口就地转化 ④减轻目前大城市的环境压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14~15.解析 第14题,东部地区劳动力短缺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中西部工资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内地劳动力不愿外出,故造成东部地区劳动力短缺,故B项正确。第15题,东部劳动力短缺,会促使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有利于促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当地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城市人口,同时可以减轻目前大城市的环境压力,故A项正确。 答案 14.B 15.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7月,《新京报》刊登了一篇惊人文章:《西部大开发十年,西部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文章指出,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西油东流等工程都涉及西部矿产资源向东部的转移,极低的矿产资源开采补偿费使这些工程实质上成为对西部矿产资源的掠夺,进一步扩大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局部图。  (1)填写城市地名:A________,B________ (2)根据下面的资源开发区域协调效应图,国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消除对西部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中央政府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3)为保证可持续发展,图中区域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阿勒泰 金昌 (2)提高对西部矿产资源开采的补偿费,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补贴和投资。中央政府发挥了人的管理调控作用,实现了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恢复植被;防止沙漠化。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材料二 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表。 指标 工业化前期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 中期 工业后期化 后工业化时期  人均GDP (美元) 260~728 728~1456 1456~5460 5460~13104 13104以上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50以下 50~70 70~87 87~98 下降  2004年广东省各地带工业化指标表 指标 山区 两翼 珠江三角洲 全省  人均GDP (美元) 1054 1249 5594 2381  非农产业产 值比重(%) 72.66 80.33 96.22 83.07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2)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的________阶段,分析其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原因。 答案 (1)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升高。 (2)后期 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改革开放政策;侨乡;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等。 18.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公布我国七个经济地带划分方案。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结合下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 (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05年  苏南地区 59.6 67.0  苏中地区 37.7 46.3  苏北地区 31.2 39.5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4)江苏省从苏南到苏中再到苏北梯度差异比较明显,实现该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为(多选)(  ) 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 C.苏中地区要加强淮河流域开发 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 答案 (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后期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 (2)差异: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位差异,从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科教水平等。 (3)①水资源问题:由于污染严重,存在水质型缺水现象;②能源问题: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③土地资源问题: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耕地大量减少;④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大,治理投入跟不上。 (4)ACD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