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读某年份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表,回答1~3题。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 (hm 2/人)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 产量(kg/hm 2) 4 916 5 872 5 870 7 044 6 207 6 175 4 885  1.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 A.上海         B.黑龙江 C.吉林 D.浙江 解析:用“人均耕地×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即可得出人均谷物产量。 答案:B 2.表中人均耕地最少的地区,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水热充足 C.地形平坦 D.机械化水平高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热充足,农作物可一年二熟至三熟,故单产高。 答案:B 3.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B.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C.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D.积极开发宜农荒地 解析:东北地区不应积极开发荒地资源。 答案:D (2012年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摸底)下图为“某种农作物三国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图”,完成4~5题。  4.该作物可能是(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大豆 解析:从“某种农作物三国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图”上看,该作物主产国是美国、中国和巴西,结合世界区域地理的有关知识,不难判断该作物可能是玉米。 答案:A 5.该作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右上图中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解析:玉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 答案:B 6.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 B.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土壤肥沃,黄土广布 D.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解析: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黑土广布;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 答案:A 7.下图代表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  解析:解答本题要根据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农业发展的道路。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强粮食生产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东北地区山区和林区面积广大,适合发展畜牧业;饲料丰富,禽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而以工促农,以工兴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模式,利用丰富的原料发展农畜产品加工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必经之路。 答案:A 我们的屯子东面原是一片开阔的草甸子。春天,青草初生,遍地黄色的“波波丁”(薄公英),云雀在空中旋转,“白云下面马儿跑”。如今,早已成为寂静的庄稼地。……离屯子二十多里外的山林中,有一片我们生产队的“飞地”,称为“大荒地”。当年是十分肥沃的新开垦的山坡地,四周便是成片的树林。……这片山林是我们始终难以忘怀、必须朝拜的“圣地”。……它其实早已消失,仅存于我们心中。当我们重新走上变得低矮的山冈,目及之处已全部是耕地,没有一片树林,没有一株白桦。当年肥厚的黑土,因连年雨水冲刷流失,已变成贫瘠的砂石地,长着低矮的小麦……根据材料回答8~10题。 8.与四川盆地相比,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便利 D.灌溉方便 9.目前,影响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失外,还有(  ) ①湿地面积日益增多 ②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 ③自然灾害频繁 ④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当(  ) A.在平原区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 B.在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这一主题,大力搞好生态环境 C.在山区以森林的开发为核心,走好多元开发的路子 D.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解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等;东北地区由于开发粗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比如水土流失、黑土退化、物种减少、土地沙化、农业环境污染等,所以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环境的整治。 答案:8.B 9.C 10.D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全面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为积极吸引境内外资金投入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当中,2012年2月15日,江西省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当前建设需要,共推出718个招商项目,项目总投资近1万亿元。据此回答11~12题。 1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下列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湿地能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湿地能调蓄洪水,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解析:大力开垦湿地在短期内会使耕地面积扩大,但湿地的开垦会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进而加剧人地矛盾。 答案:B 1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招商项目的是(  ) A.生物及新医药产业 B.有色金属冶炼产业 C.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 D.生态旅游产业 解析:有色金属冶炼产业不仅能耗大,而且会对鄱阳湖及湖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属于该生态经济区的招商项目。 答案:B 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 材料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2年1月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食品价格可能下跌,价格将继续剧烈波动。 材料二 世界粮食贸易路线图  13.上图中箭头表示某种农作物的运输方向,则该作物是(  )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豆 解析:分析图中箭头发现,该农产品输出地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小麦是这些国家大量出口的农作物。 答案:C 14.图中E处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 (  ) A.旱涝灾害 B.低温冷害 C.沙尘暴 D.冰雹 解析:E处为亚洲水稻种植区,位于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答案:A 15.图中A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②灌溉水源充足 ③河谷两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④耕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A区域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境内,这里纬度较低,光热充足;尼罗河两岸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耕作历史悠久。 答案:C 二、综合题 16.读东北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B平原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但近几年来黑土地有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现象,你认为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2)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这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你认为东北林区能够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中A地区有大量的沼泽,黑龙江农垦总局已经做出决定,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这一举措的生态意义何在?停止开垦后,耕地面积不再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何在? 解析:第(1)题,植树造林等增加植被覆盖,加强水土保持,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提高土壤肥力。第(2)题,地处交通不便的山区,减少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使森林得以保存下来。第(3)题,沼泽对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所以现在逐步地退耕还林、还湿,停止开垦后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答案:(1)加强水土保持:进行坡面、沟壑治理,植树造林等;培肥土壤: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草肥等。 (2)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偏低,夏季短暂,病虫害少;地处交通不便的山区,利用难度较大。 (3)沼泽是东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水源地,能调节气候,又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大力发展养殖业;走农业资源综合发展的路子,积极发展农畜产品的深加工,开拓第三产业,如旅游业,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 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1)从地形类型看,“南大荒”属于____________,“北大荒”属于________。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主要是________,“西大荒”主要是________。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解析:第(1)、(2)题,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三大荒”农业生产的地形与气候条件。“南大荒”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地形起伏较大。“西大荒”地处西北内陆,面积广阔,气候干旱,光照充足,但水源缺乏。“北大荒”地处东北,地形平坦,土质肥沃,但纬度高,热量较低。第(3)题,“北大荒”粮食生产属商品谷物农业类型,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等优势条件分析。 答案:(1)低山丘陵 平原 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2)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  (3)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