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质量检测(六)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2年山东聊城模拟)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和城市布局略图,完成1~2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3 5.6 9.5 15.8 20.7 24.3 28.4 27.9 23.4 18.3 12.4 6.8  降水量(mm) 73.2 84.2 138.2 126.6 146.6 231.1 159.4 155.8 145.3 87 60.1 47.1    1.关于该市所在区域特征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市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 600mm B.图示范围内河流不可能发生凌汛 C.该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是河流和交通 D.该市所在区域的主要农业区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解析:该市年降水量把各月降水量累加起来即可,不到1 600mm, 选择错误的选项,即选择A项。该市范围内,最低气温在0度以上,不会出现凌汛现象;从城市与河流的位置及铁路交通等来看,影响城市的发展;从该市的气候资料来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答案:A 2.关于该市工业区布局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纺织工业区不合理,应布局在郊区,以接近原料地 B.高新技术区较合理,沿铁路布局,便于产品和原料运输 C.发电厂布局不合理,既污染大气,也污染水源 D.化学工业区不合理,会造成城区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解析:城市工业生产布局,要符合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考虑环境因素,使对城市污染降到最低;纺织工业对环境污染小,可以布局在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区,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优美的环境,铁路线附近环境污染大,不合理;发电厂主要是大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化学工业在河流的上游和上风方向,污染大气和水源,不合理;D项正确,本题选择D项。 答案:D (2012年北京丰台模拟)2009年,北京市在优先保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优势产业用地供应的原则下,制定了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3~4题。  3.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是(  ) A.公用事业的发展     B.该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发展 D.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 解析:在该市的城市规划中商业服务用地较少,一是商业所占范围小,另一方面,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因此这样规划,选择D项,北京为首都,但商业服务业的服务范围不能覆盖全国。 答案:D 4.该土地供应计划最有利于该市(  ) A.改善人居环境 B.促进工业发展 C.调整产业结构 D.推动科教事业 解析:该土地供应计划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幅度增加,最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 答案:A 下图是我国南方平原地区某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市拟建一所大学、一所医院和一个污水处理厂,应分别布局在(  ) A.戊、丁、乙 B.乙、甲、丁 C.丙、乙、戊 D.丙、甲、乙 解析:大学应布局在科技区;医院的位置应方便人们就近就医,故医院应布局在生活区;污水处理厂应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的最下游处。 答案:B 6.关于该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丁功能区之间布局了绿化带 ②空间布局形态为集中式 ③道路系统为自由式 ④城市类型为铁路枢纽城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生活区与工业区之间应布局绿化带;城市各功能区集中于河流的干支流交汇处。 答案:A 成渝经济区的实质是以重庆、成都两个超大城市为中心,以重庆城市群、成都都市圈、成内渝经济带、成德绵城市带以及川南城市群等多个城市群落为主体的超大城市群。2011年新春伊始,四川、重庆两地《政府工作报告》都聚焦川渝工作,成渝经济区2011年进入实质运作。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 ②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 ③该经济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 ④该经济区可建成为能源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以IT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成渝经济区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该经济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灾害多发;根据当地条件对该地区的定位(④所述内容)完全正确。 答案:D 8.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成渝经济区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但该经济区的建成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有(  ) ①城市政府之间的组织协调 ②成渝两市之间快速交通通道的建成 ③川南城市群的发育形成 ④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作为一个经济区域,成渝经济区的空间范围必然跨越现有的行政区域范围,因此,成渝经济区的构建显然不能离开城市政府之间的组织协调;成渝两市在经济上的融合、互补程度,直接取决于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性,以及形成的物流、人流、资本流、信息流的流速和密集程度;川南城市群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成渝两市的中间地带,川南城市群发育成型后,将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激活成渝城市发展轴线,从而增强成渝两市的相互作用;成渝经济区可以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但这不是其发育的前提条件。 答案:C 读不同城市居民上下班拥堵所花时间与其忍耐极限时间(单位:分钟)比较图,回答9~11题。  9.居民上下班“拥堵所花时间”和“忍耐极限时间”最长的城市分别是(  ) A.北京、南京 B.北京、北京 C.上海、北京 D.上海、南京 解析: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均是北京。 答案:B 10.下列城市中,居民对上下班交通拥堵最反感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重庆 解析:“拥堵所花时间”超过“忍耐极限时间”越长,居民对上下班交通拥堵越反感。图中重庆市“拥堵所花时间”超过“忍耐极限时间”长达12分钟,是备选项四城市中最长的。 答案:D 11.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大力发展私人汽车 B.限制汽车发展,鼓励人们使用自行车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建设市内铁路网 解析:私人汽车、自行车占用道路多,载人量少,会加剧拥堵;市内铁路会影响其他道路运行,且大气、噪音污染较大。 答案:C (2011年江苏单科)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与上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13.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解析:第12题,根据图中M-N一线的不同等级地价分布图,可以看出,一类分布在市中心附近,最高地价分布区完整连续,没有断裂,故A项错误;从一类地价到N,各类地价分布依次降低,没有波状起伏,故B项错误;从一类地价向左到M,紧接着是四类,然后是三类,有高低起伏,故C项正确;D选项没有体现这一点,故D选项错误。第13题,影响城市不同区域地价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地形、距市中心远近、交通的通达度等,图中的P区域位于市中心附近,道路密集,没有河流通过,也没有显示高低不平的信息,故A、B、C选项都错误;P区域虽位于市中心,但有两条铁路线平行穿过,车站也占了较大面积且易产生大的噪音污染和其他污染,影响地价,故D选项正确。 答案:12.C 13.D (2011年上海单科)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回答14~15题。 14.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 解析:第14题,考查城市地租理论: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原则。第15题,考查经济适用房等区位选择,其主导因素在于土地价格低廉,一般在远郊地价低廉。 答案:14.B 15.A 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17题。 时间(年) 1949 1954 1978 1980 1990 1996 2000 2002 2006 2008  城市人口比重(%) 10.6 15.4 17.9 19.4 26.4 29.4 36.2 39.1 43.9 45.7  16.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的发展 17.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是(  )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 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解析:第16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第17题,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是控制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数量),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答案: 16.A 17.D 2011年12月10日,2011年中国城市建设峰会暨建设行业公益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主题为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回答18~20题。 18.关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 B.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 C.世界各地普遍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D.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速度明显减慢 解析: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地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速度明显减慢。 答案:B 19.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交通拥堵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鼓励购买私家车 B.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C.取消红绿灯,缩短等待时间 D.植树种草,加强绿化 解析: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而随着私家车的增多,交通拥堵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植树种草主要是针对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答案:B 20.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在后世博时代,上海通过“再城市化”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加快产业转型 ③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④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会出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三废污染等问题。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改善交通、保护环境等措施有利于遏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从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的。 答案:D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21~23题。  21.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焚风效应 C.热岛效应 D.酸雨现象 22.为避免该问题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增大城市空间 23.下列有关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城市地面径流 B.造成城市交通拥挤 C.造成土壤污染 D.引起沙尘暴 解析:第21题,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城市热岛效应”。第22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易给城市大气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第23题,城市化会增加城市地表径流,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固体废弃物、水污染均会导致土壤污染,只有沙尘暴不是城市化带来的影响。选D。 答案:21.C 22.A 23.D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乙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悠久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社会福利优越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 B.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是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D.丙国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解析:第24题,乙国(美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第25题,据图可知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西亚的一些产油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英国,而不是美国;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国城市化水平较低。 答案:24.B 25.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2011年12月3日,在“2011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北京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根据规划,北京市轨道交通2015年运营里程将达561千米,此后向河北延伸1 100千米地铁。 材料二 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图  材料三 北京市2009年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表 用地类型 面积(公顷) 比重(%)  商业服务 200 3.5  住宅商品房 700 12.3  经济适用住房 600 10.5  科教文卫体行政 400 7  工业仓储 800 14  其他产业 200 3.6  基础设施 2 800 49.1  (1)此前河北涿州、廊坊、燕郊、保定等地都曾希望北京地铁能延至当地,请你估计从北京向河北延伸的地铁最先会向什么方向延伸?并说明理由。(3分) (2)结合北京地铁的外延,河北提出要构筑“环首都新型城市群”,以三河、香河、大厂为基础,建设京东新城,以涿州市为基础,建设京南新城,以怀来县、涿鹿县为基础,建设京北新城。请你说明它们建设的优势条件。(3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北京市2009年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中,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1分) (4)北京市2009年城市建设供地结构,最有利于(2分)(  ) A.改善北京市的人居环境 B.促进北京市的工业发展 C.调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 D.推动北京市的科教事业 解析:第(1)题,结合北京周边的自然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北京西部、北部多山地,东部、南部地势低平、城镇密集,最有可能最先成为地铁扩展到的区域。第(2)题,河北提出建设的三个环首都新型城市群,距离北京较近,联系密切,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强。第(3)题,商业服务用地的特点是集约,因此所占城市用地面积少。第(4)题,北京市2009年城市建设供地结构中基础设施和住宅规划占到71.9%,说明重在改善居住环境条件。 答案:(1)东部、南部。 北部、西部多山地,地质条件差,东部、南部城镇密集。 (2)距离北京近,交通便利,可提供城市建设用地,受北京辐射带动作用强。 (3)商业服务用地高度集聚。 (4)A 27.2011年4月8日,上海迪尼斯乐园正式开工,2012年4月主题乐园开建,一期工程总投资245亿元人民币,预计2015年开园。迪士尼乐园是世界知名的现代主题公园。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悄然启动,将于十二五期间建成,可为当地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而且中国内地80%以上的客流将被吸引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的亚洲游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简述迪士尼乐园选择落户上海市的原因。(5分) (2)上海选择图示地区建设迪士尼乐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2分) ①濒临海洋,海运便利 ②距离浦东国际机场较近,交通便利且快捷 ③能提供大片的建设用地 ④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上海迪士尼乐园将对上海产生哪些影响?(5分) 解析:(1)侧重分析上海市在位置、资金、交通、市场、科技等方面的区位优势。(2)上海迪士尼乐园地址位于浦东内陆地区,并不濒临海洋;迪士尼乐园现代化程度较高,对廉价劳动力的要求不多。(3)主要分析迪士尼乐园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城市美誉、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如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等)。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上海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资金雄厚;交通便利,人员往来方便;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源丰富;科技力量强;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 (2)D (3)提高上海的知名度和国际地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丰富上海的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结构转型。 2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简述该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及成因。(4分) (2)简述厦门、泉州等地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具备的条件。(2分) (3)比较甲海峡两岸海岸的差异及对交通的影响。(2分) (4)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6分) 解析:(1)城市的空间分布可从城市的空间位置,集聚程度,与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等方面分析。(2)该地区具备的条件可从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腹地面积、政策等方面分析。(3)读图可知大陆沿岸海岸线曲折,港口多,而台湾沿岸海岸线平直,港湾少等。(4)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从城市体系、空间分布均衡程度、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1)沿海平原地区城市数量较多,内陆山区城市数量较少;城市呈点状沿东北到西南方向延伸分布。成因:沿海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众多;海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地形以平原为主;开发和发展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较好;开放历史悠久;内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交通不便等。 (2)劳动力丰富;土地面积大,租金低;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环境压力小;政策优惠等。 (3)大陆沿岸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台湾沿岸多泥沙质海岸,岸线平直,不利于港口建设。 (4)问题:城市数量较多,密集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城市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衡;缺乏特大城市的中心带动作用,城市产业体系不完整;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差,竞争强烈。对策:促进城市扩大规模,发挥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实施合理的城市产业分工,增强城市之间的互补性;引导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完整的城市体系等。 29.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2011年12月15日,喀什特区政府宣布,“十二五”期间,喀什经济特区将着力打造国际第五新城,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350亿元。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材料二 下图为南疆地区现代城镇与古城遗址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为南疆地区五座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关系图。  (1)根据材料二,图中所示城镇从古到今位置移动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1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城市化与和谐度的制约因子以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之间的关系。(2分) (4)为提高该地区生态环境和谐度,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3分) (5)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喀什建设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8分) 解析:第(1)题,通过读图对比古城遗址与现代城镇的位置关系,结合其与河流的位置推断出城镇向河流上游等地迁移。第(2)题,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大多数河流为内流河。第(3)题,通过分析材料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关系图,并结合材料二图中自然环境特征及城市的变迁得出制约因子为水源,再根据图中曲线变化特点得出答案。第(4)题,提高该地区生态环境和谐度即改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植树种草、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第(5)题,结合材料一综合分析喀什建设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 答案:(1)向河流上游(河流源头、山麓、盆地边缘)迁移 (2)干旱 (3)水资源(水源)。由图可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呈非线性关系。 (4)控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植树种草;保护水源;整治河道;统筹规划流域开发;合理用水;节约用水。(3点即可) (5)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位于祖国最西端,周边与五国接壤,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有利于接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喀什水土光热、旅游、矿产、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通往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国际大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交通便利,战略地位突出;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喀什享受产业、税收、金融、土地、外贸等优惠政策。(4点即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