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合理容量 每课一练 一、选择题 (2011·安庆模拟)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1~2题。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 (亿)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 由表可知,各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与合理人口密度是因气候差异而产生的,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差异决定的,两项数据中,只有热带雨林气候区是目前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是由于气候过于湿热、植被茂盛且蚊虫孳生,影响人口居住条件。 答案: 1.B 2.D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3~4题。  3.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人口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4.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解析: 第3题,环境人口容量是用来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的概念。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第4题,人地关系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人口数量永远不超过环境容量,如图Ⅰ所示,使人与环境永远和谐发展下去。最不理想的是人类破坏了环境,使环境人口容量变小,如图Ⅲ所示。 答案: 3.C 4.A (2011·广州高一检测)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5~7题。 5.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6.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7.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变大 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方式应该为自发迁移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也将会越来越高 D.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会得到提升 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由于距海远加之山岭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承载力小;加之社会经济落后,科技欠发达等,环境人口容量小。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使人口素质提升、生育观念的转变,会使人口增长率降低。 答案: 5.B 6.C 7.C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是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关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所以,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答案: 8.C 9.C (2011·海淀区练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0~11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9亿  10.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B.15.1亿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11.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解析: 人口合理容量为最适宜的人口数,由表中可知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为8~9亿。影响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歉程度、地区开放程度、科技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它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无关。 答案: 10.C 11.D 人口和资源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阅读下表后,完成12~13题。 年份 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人)  1750 2~2.5 9 4.5~3.6  1850 4.1 12.1 2.95  12.这一时期我国耕地总数增加了,而人均耕地却减少了,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剧增 B.自然灾害不断 C.战乱频发 D.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 A 13.上表中人口与耕地之间的变化说明,一个国家要坚持持续发展(  ) A.只有发展人口、增加劳动力 B.必须处理好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C.必须保持安定统一的国内环境 D.只有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B 二、综合题 1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新社2010年5月22日报道,由于大量外国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寻求借其繁荣经济的光,中国正在考虑制定其首部移民法。移民法很有可能将潜在移民分成若干类别,如熟练工人、工作移民和投资移民等。 材料二 中新网2009年12月31日电,据美国《侨报》报道,2010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达3亿零840万人,比上年增加260多万人,人口增长率为0.9%。人口普查局人口估算部主任普斯沃夫29日表示,美国人口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新出生人口的自然增长,同时也有国际移民的因素,2009年大约有近90万移民流入美国,大约每37秒钟就有一位外国移民流入美国。  (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 (2)结合我国国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原因?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试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解析: 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增长的知识。移民法的制定说明,面对我国目前严重的人口、环境问题,从环境承载力方面考虑人口容量问题。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会进一步加大对世界能源、粮食、工业产品的消耗,从而向全球转嫁其人口压力。 答案: (1)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2)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降低国内环境承载压力。 (3)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加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15.(2011·福建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P×G=C×Y[P—人口总量;G—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粮食播种面积;Y—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材料二 下图为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  (1)在人口增长条件下,满足粮食需求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现实中,材料一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衡的(P×G≠C×Y),下面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是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P×G-C×Y>0 ②P×G-C×Y=0 ③P×G-C×Y<0 (3)材料二显示,人们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分别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土壤肥力下降等。 (4)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除材料中所提到的措施外,今后更需要大力发展________(科学)技术。 解析: (1)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生产率均能提高粮食总产量。(2)P×G为某年所需的粮食总量,C×Y为某年所生产的粮食总量,所以当P×G-C×Y>0时,粮食供不应求,会导致开荒种地,进而破坏环境。(3)人们可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和增施化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它可能带来水资源短缺和土壤肥力下降。(4)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可提高粮食产量。 答案: (1)扩大耕地面积 提高耕地生产率 (2)① 人口所需粮食总量大于目前耕地面积所能生产的粮食总量,被迫毁林毁草扩大耕地面积,草地和森林面积减小 (3)扩大灌溉面积 增施化肥 水资源更为紧张 (4)生物(基因工程)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