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气环境 每课一练12(湘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 )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解析:由图可知⑦①②为太阳辐射,⑤⑥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③、⑤较小使得其气温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低,同时由于①大,③小导致当地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而使得小麦产量高,质量好。
答案:1.D 2.B
读右图,回答3~4题。
3.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
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解析: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甲地有下沉气流b,而乙地有上升气流d,则说明甲地相对较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而乙地相对较暖,气流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系为甲>乙。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两地,由于b、d垂直气流运动,使丙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低,而丁处气压则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高,故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丁>丙。又据随高度升高气压递减的原理,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乙>丁,所以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4.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 )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解析:因为水平气流a是从甲地吹向乙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将有大量废气、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布局在甲地,以确保城市大气环境不被污染。造纸厂污水排放量大,废气排放量较小,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家具厂和电子厂属 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因而选B项。
答案:B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5~6题。
5.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
A.1 004或1 006 B.1 006或1 008 C.1 008或1 010 D.1 004或1 008
解析:根据等值线的性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相邻等值线的高值或者低值。
答案:B
6.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 )
A.台湾岛风速变大 B.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
C.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 D.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
解析: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的等压线在这段时间内变稀疏,因此风速明显变小;其他选项可通过对比等压线的疏密变化来判断。
答案:D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7~9题。
7.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解析:由图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干燥。
答案:A
8.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故日期可能是12月22日前后。
答案:D
9.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解析: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故不可能受到东南信风带影响。
答案:C
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11.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解析:由图可知,两地气温都在1、2、11、12月份较高,应在南半球,甲地气温高的月份降水较少,应是地中海气候,给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带来水汽的是西风。
答案:10.B 11.B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解析:根据实验,说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答案:D
13.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解析: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所以甲底部放一层土,就能直接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地面又把获得的热量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传给大气,所以甲玻璃箱空气的温度高,而乙玻璃箱只有空气,它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综合可知甲箱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地面辐射强弱造成的差异。
答案:B
右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 图完成14~15题。
14.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甲地纬度较乙地低,且该大气环流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所以,图中从甲地向乙地的空气运动,应是从低纬向高纬流,故应为西风带。因此,该环流应为中纬环流,近地面风向应为西北风,故选C项。
答案:C
15.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甲地受高压带控制,并且位于大陆的西岸,若该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那么,甲地气候有可能是极地气候;若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则甲地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或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其气候类型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或热带沙漠气候,故选D项。
答案:D
二、综合题
16.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
依据是 。
(2)此风是在 半球,判断理由是
。
(3)图中的a表示 ,b表示 ,c表示 ,d表示 。
(4)图中a的特征是 ,c的特征是 。
(5)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
解析:由图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气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进而推断b为风向;c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d与b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由于B处等压线较密集,故风力较大。
答案:(1)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北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4)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的大小与趋向 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5)B 等压线较A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A处大。
17.下图是沿北纬60°的一月份气温分布曲线和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三个区域中,属于大陆的是 ,判断理是 。
(2)c区域出现低温的原因是 。
(3)此时e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d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4)此时我国盛行风的风向是 ,其性质是 。
(5)此时印度盛行 季风,进入一年中的 季。
解析: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特征及与季风的关系。解答此题应明确冬、夏季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分布及成因。一月份北纬60°地区在气温分布上应是陆地低于海洋,结合经度即可判断a、c为大陆,b为海洋;此时在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在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结合我国及印度的季风气候即可解答(4)~(5)题。
答案:(1)a、c 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同纬度气温大陆低于海洋(也可根据纬度位置确定)
(2)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月份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气温最低
(3)阿留申低压 亚洲高压
(4)偏北风(西北风) 寒冷干燥
(5)东北 旱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