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地理高三一轮复习测试试题
1.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解析: 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2月3日地球离开近日点(1月初)1个月,故靠近乙处。
答案: 1.A 2.B
(2011·衡水模拟)下表是北京和M地同一天中的天空状况观测记录,完成3~4题。
天空黑暗结束
晨光
日出地平线
日落地平线
昏影
天空昏暗开始
北京
5:35
5:36
6:10
18:20
18:44
18:45
M地
0:00
0:40
23:40
0:00
3.这一天约在( )
A.春分日前后 B.五一劳动节前后
C.夏至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
4.M地位于( )
A.赤道附近地区 B.副热带地区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解析: 这一天北京昼长为12小时10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以北附近。这一天M地出现极昼现象,应为北极地区。
答案: 3.A 4.C
读寒带不同纬度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5~6题。
5.若该图表示极昼现象,则T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大约在( )
A.3月21日 B.4月22日
C.5月23日 D.6月22日
6.除极昼现象外,该图还可以表示哪些现象( )
①极夜 ②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 ③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 ④极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读图可知,T地极昼持续约60天,即该地极昼开始于夏至(6月22日)之前一个月左右。该图显示,极圈内某地理现象,随纬度升高,持续时间递增。因此它可以表示极夜或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的持续时间。
答案: 5.C 6.A
(2011·徐州调研)右图反映的是我国M、N、P三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情况,读图回答7~8题。
7.表示夏至日情况的一组是( )
A.M1、N1 B.M2、N2
C.M1、P2 D.N1、P2
8.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P、M、N B.M、N、P
C.N、M、P D.P、N、M
解析: 第7题,夏至日,我国各地昼长夜短,据此,图中M1、N1、P1符合条件。第8题,据上题,M1、N1、P1夏至日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故选D。
答案: 7.A 8.D
(2011·湖南联考)
某学校(116°30′E)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校园内用“立竿(旗杆)见影”的方法测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为教学楼,OM垂直于OP。结合图示,回答9~11题。
9.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 )
A.北京市 B.汕头市
C.南宁市 D.昆明市
10.教学楼位于旗杆的( )
A.正东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西方向 D.东北方向
11.该小组每天正午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1:20 B.11:46
C.12:00 D.12:14
解析: OP在6月22日缩短为零,表明该地6月22日有直射现象,位于北回归线上。该地一年中除6月22日外,正午杆影朝北,而OM垂直于OP,故教学楼位于旗杆的正西方。该小组(116°30′E)与120°E相差3°30′,则地方时相差14分钟。
答案: 9.B 10.C 11.D
(2010·安徽文综)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下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 m。完成12~13题。
12.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解析: 据图且依材料: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判断图示时刻为当地正午,并由甲地日影朝向正北方向,判断该地为北半球。隔25小时后,为11月23日13时,太阳向西南方向移动,且太阳高度降低,故楼影向东北方向移动,且楼影变长,故选B。
答案: B
13.此后一个月内( )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
解析: 11月22日以后一个月,仍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云南省昼短夜长。北半球夏半年,法国冷饮畅销,广东省进入雨季。澳大利亚播种季节为北半球春季。
答案: D
(2010·福建文综)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完成14~15题。
14.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 )
A.开普敦(18°32′E)
B.伦敦(经度0°)
C.惠灵顿(174°46′E)
D.布宜诺斯艾利斯(58°24′W)
解析: P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即P位于极圈内。P点盛行东南风,则推出P位于南极圈内。4月3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则P点地方时为12时。据图中信息可知:120°E地方时为20时。根据地方时计算方法可算出P点所在经度应为0°。
答案: B
15.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 )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
解析: 3月21日~6月22日P点自南极点向北移动到极圈位置;6月22日~9月23日,P点从南极圈向南移动到南极点位置;9月23日~12月22日,P点从南极点向北移动到极圈位置;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P点从南极圈向南移动到南极点位置。
答案: C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在乙图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哪段是晨线、哪段是昏线;在乙图右上角粗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6分)
(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子指向________。(6分)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6分)
(4)画出M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6分)
解析: 第(1)问,此刻,对着太阳的部分为白天,因此晨昏线左侧的部分为白昼,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由甲、乙两图可知,此刻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故乙图所示半球为北半球,所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PM为晨线,MN为昏线。第(2)问,Q地所在纬线的昼弧跨270°,故昼长为18小时;地方时为3时时日出于东北方向。第(3)问,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第(4)问,M点位于北极圈上,该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达46°52′,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0°。
答案: (1)图略(PM为晨线,MN为昏线;逆时针方向自转)。
(2)18 3 东南
(3)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发生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4)如下图。
17.青云花园是我国某城市(36°34′N)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下图a为青云花园小区分布平面图,图b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一日内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tan 30°≈0.577)。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b中OF、OH、OI、OG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_______,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南面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________,该城市所在的大地形单元是________。(6分)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6分)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你认为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并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4分)
解析: 第(1)题,杆影与日出方位相反,该日太阳东北出西北落,昼长夜短,为夏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所以南面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小。该地正午是北京时间12:12,计算可知该地的经度是117°E,结合纬度进行定位,该地位于华北平原。第(2)题,计算步骤如下:
H正午=90°-纬度差=90°-(36°34′+23°26′)=30°
楼间距=20÷tan30°≈34.66(米)
第(3)题,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前楼的影长大于上海,所以楼房间距宽于上海。
答案: (1)OF 小 华北平原
(2)小区位于北纬36°34′,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小为30°,此时,楼的影长达34.66米,远大于楼间距20米。
(3)楼房间距应比上海宽。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
高考资源网
w w w.ks5u.com 高 考 资源 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