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2题。 城市数目(个) 工业总产值 (万元) 城市人口 (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  1950年 1 12 12 2.7  1980年 3 19 65 38.6  2008年 8 35 83 67.8  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 A.城市数目 B.工业总产值 C.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比重 解析: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都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 答案:B 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 A.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解析:由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环境质量较好,加之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的日益便捷,吸引了大量市区人口向小城镇和乡村地区迁移,城市人口减少,即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答案:C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认为,我国城市可用土地资源已接近极限。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报告,下列地区的城市扩张可能已经没有空间的是 (  ) ①东南沿海地区 ②长三角 ③塔里木盆地 ④珠三角地区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达,可用土地已开发殆尽。 答案:D 4.上述地区城市发展空间紧张的原因是 (  ) 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规模较大 ②城市可用土地资源已接近极限,中国粮食安全需要保持耕地红线 ③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停滞 ④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城市用地紧张的主要原因。 答案:A (2011·河南新乡调研)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5.城市中心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洞” 6.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解析:本题结合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中心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第(2)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易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答案:5.C 6.A 7.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①、②两曲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选) (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与F城相比,E城的规模从小到大,读图可知,公路运输对E城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G城是特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口从中心区开始向郊区迁移,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4)城市的迅速发展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会产生不良影响。(5)城市的发展也会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答案:(1)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公路 (3)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4)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5)ABD 高考资源网 w w w.ks5u.com 高 考 资源 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