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章 第2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 ③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④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⑤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 [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并不是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 [答案] A 2.(2010年揭阳模拟)森林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种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答案] A 3.有关全球森林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地区在非洲 B.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 C.亚洲地区无热带雨林的分布 D.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带在南美洲 [解析] 森林的分布要联系气候、地形等多种因素,结合教材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确定世界森林的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穿过的地区,其中在南美洲分布最广;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在南半球缺失。 [答案] B 4.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解析] 亚马孙雨林的减少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由此带来的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和岛屿等地势较低的地区。 [答案] B 5.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此保存完好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 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解析] 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是由于雨林为全球最古老的生物群落,受人类的影响最小,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答案] A (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6~7题。           降雨量(mm) 降雨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6.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同降雨强度下,流失泥沙量由小到大是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故D正确。 [答案] D 7.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混交林地泥沙量较小,油松幼林地(单一树种)泥沙量大,故①③正确。开垦坡地泥沙量最大,不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故②错。荒草地与油松幼林地相比,降雨强度相同条件下,荒草地泥沙量小,故④错。 [答案] B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08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07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据此回答8~10题。 8.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 [答案] B 9.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问题。 [答案] D 10.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解析] 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 A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回答下题。 11.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资源和环境而采伐亚马孙平原雨林属于破坏性开发。 [答案] B 二、综合题 12.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垂直运动,回答(1)~(4)题。  (1)A处降水类型为________。此时日本东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2)据研究,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 (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虽然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河中的水量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表示的是南美洲地区的低纬环流圈,在亚马孙河流域空气上升,因此降雨类型属对流雨,此时下沉气流表示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明显南移,太阳应直射南半球,东京正逢冬季。 (2)雨林地区,植被繁茂,地表水主要用于植物蒸腾。 (3)亚马孙流域水汽来源的海洋是大西洋,通过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输送到陆地。 (4)审题时应特别注意“近年来”,要以“雨林的破坏”为问题的突破口,然后依据水循环的原理进行分析回答。 [答案] (1)对流雨 寒冷干燥 (2)植物蒸腾作用消耗 (3)大西洋 (4)热带雨林被破坏,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下渗的雨水减少,大量汇入河中 13.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内容: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 (2)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___________年才能重新使用。 (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__就不可避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4)当前亚马孙流域遭受破坏的主要直接原因有哪些? (5)从图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很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的恶化。 (6)国际社会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措施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 [解析] 此题以轮荒这种耕作制度为背景,综合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看出,玛雅人为了获得建筑材料、燃料及农田而过度地砍伐和焚烧,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最后造成了文明的衰落。玛雅文明在公元前形成于中美洲。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20年地力才能重新使用。热带雨林地区流水侵蚀非常严重,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就不可避免产生。玛雅文明15、16世纪消失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过度砍伐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答案]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此为①②③⑤④  (2)20年 (3)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4)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商业性伐木;③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④开辟大型农牧场。 (5)生态环境   (6)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高考资源网 w w w.ks5u.com 高 考 资源 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