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高一新人教必修二模块检测7(新人教必修二)
、选择题
读图,完成以下3题。
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 )
A.四川、广东 B.湖北、重庆
C.河北、山东 D.新疆、内地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央视网报道:英国德文郡的莫德伯里镇已经引领欧洲各城市之先,发起了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活动。购物时,顾客可以从店里拿到可降解的淀粉袋,可回收的纸袋或者可重复使用的棉麻袋。根据材料回答以下2题。
下列选项中不能解释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活动的原因的是 ( )
A.塑料袋生产中会消耗大量石油
B.塑料袋不易腐烂,易造成污染
C.塑料袋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D.塑料袋不结实,不方便使用
使用可降解的淀粉袋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都不对
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示意图,回答以下3题。
工业生产成本比重
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
A.西北内陆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山东半岛 D.辽东半岛
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 )
A.在广州建棉纺厂 B.在上海建钢铁厂
C.在南京建石化工厂 D.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厂
20世纪下半叶,丙类工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
A.日本→中国沿海→韩国→中国内地
B.中国内地→中国沿海→韩国→日本
C.日本→韩国→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D.韩国→日本→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
①地价便宜 ②人流量大
③接近货源地 ④道路通达性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右图中,M、N、G分别为原料地、能源地和市场。P1点是某企业生产产品的运费最低点和劳动力费用最高点,以P1为圆心的同心圆是该企业的等运费线(单位:元)。下表是该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单位:元)。据此完成以下2题。
地 点
P1
P2
P3
P4
劳动力费用
50
42
28
20
若仅从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成本考虑,企业厂址应选择 ( )
A.P1点 B.P2点 C.P3点 D.P4点
若企业的厂址选择在P4点,则该企业可能是 ( )
A.印刷厂 B.制糖厂
C.电子元件厂 D.电解铝厂
下图为某海岛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年降水西多东少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南北长约10千米
、填空题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相关问题。
阶段Ⅱ研究成果:
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玩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水稻土
工业特征
以重工业为主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
(3)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十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迅猛发展,但在2008年末,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钢铁企业相继出现减产、限产、甚至停产的状况,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
材料二 下面是攀钢和宝钢的区位略图。
(1)试说出与宝钢相比,攀钢发展钢铁企业的主要优势。
(2)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攀钢、宝钢减产、限产的主要原因。
(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2011年山东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综合练习1(新人教必修二)答案
、选择题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成为人口迁出地区,西亚因石油开采而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迁入区。
答案:C
解析: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方向是由内陆省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省。
答案:A
解析: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答案:A
解析: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因为在生产时会消耗大量石油,在使用后会造成严重污染等,而不是因为使用不方便、不结实。
答案:D
解析:淀粉可生产、淀粉袋可降解,不会对资源造成浪费,又不会污染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答案:B
解析:本题体现了考纲对“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的要求。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比重大,属于技术导向型,应该布局在科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工业的区位选择。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比重大,属于原料导向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地理信息、掌握地理原理、运用地理规律的能力。丙类工业工资投入比重大,科技投入比重小,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具有充足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其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答案:C
[解析] 大型商厦布置在城郊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利用了当地的交通优势和远离商业中心地价便宜优势。
[答案] D
解析:将四点的运费和劳动力费用相加,和最小的地点即为厂址。
答案:C
解析:P4点的区位最靠近N(能源地),应为电解铝厂。答案:D
解析:该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受地形影响,降水西多东少。
答案:B
、填空题
解析:(1)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该区域为东北地区。(2)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地广人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4)合理化建议应主要从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农业、改善环境的角度回答。
答案:(1)东北 (2)见下表。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黑 土
工业特征
轻重工业并重,综合性强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3)商品谷物农业
(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更新。
解析:本题以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当前面临的困境为背景设置题目,难度适中。攀钢位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及上海,劳动力价格低,但附近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随着市场对钢铁需求量的减少,两大钢铁企业开始限产、减产,为此,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优势互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答案:(1)附近有铁矿、煤矿,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靠近水电站,满足企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劳动力成本低。
(2)钢铁需求量减少;市场的萎缩。
(3)利用攀钢的资源优势初炼钢,利用宝钢的技术优势深加工,再利用宝钢的品牌优势、接近海港的优势出口。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