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氮及其化合物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性质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 A.稳定性:AsH3>PH3>NH3 B.非金属性:N>P>As C.还原性:AsH3>PH3>NH3 D.酸性:HNO3>H3PO4>H3AsO4 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NO)=1 mol·L-1的溶液中:NH、Ba2+、Fe2+ 、Br- B.含有较多Al3+的溶液:HCO、K+、Na+、Cl- C.在pH=2的溶液中:NH、K+、ClO-、Cl- 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SCN- 3.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稳定化合物的是(  )。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 4.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图K2-11-1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图K2-11-1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氮氧化物在潮湿空气中转化为强氧化性酸而污染环境 B.NH4NO3爆炸所发生的分解反应无电子的得失 C.铵盐不一定易挥发 D.含氮元素的有机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6.(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 SO2、H2O、N2和 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 A.SO2、H2O、N2、NH3 B.N2、SO2、H2O、NH3 C.N2、SO2、NH3 、H2O D.H2O、NH3、SO2、N2 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HCO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稀HNO3溶液与FeS固体:FeS+2H+===Fe2++H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CaSO4↓+H2O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二、双项选择题 9.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 A.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B.幕布的质量增加 C.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D.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0.10 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A 11.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三、非选择题 12.工业上常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其过程包括氨的催化氧化(催化剂为铂铑合金丝)、一氧化氮的氧化和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料气中空气必须过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铂铑合金做成薄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为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为了提高水对二氧化氮的吸收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项措施)。 13.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的碳粉充分混合物,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K2-11-2连接仪器。  图K2-11-2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时,b瓶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Z是__________。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K2-11-3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图K2-11-3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讲 氮及其化合物 1.A 解析: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RH3)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而还原性逐渐增强。 2.A 解析:B项中Al3+因和HCO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C中溶液呈强酸性,ClO-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Fe3+和SCN-不能大量共存;而A项中NO在酸性环境中才表现出强氧化性,题目并没有给出溶液所处的环境,所以可能大量共存。 3.D 解析:将具体元素代入后再判断。各选项对应的元素和构成符合要求的化合物依次是:A项中,锂和氯能形成LiCl;B项中,H和O能形成H2O2;C项中,H和C能形成C6H6、C2H2等;D项中,N和Mg能形成Mg3N2。 4.C 解析:A项中浓H2SO4不是挥发性酸,不会产生白色烟环;由于NH3的摩尔质量小,扩散速度快,所以离白色烟环远的甲为浓氨水,故C正确。 5.B 解析:NH4NO3中的N有+5价和-3价,爆炸分解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C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以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H4)2SO4===3SO2+6H2O+N2+4NH3,便可以根据系数排序。 7.A 解析:HClO有强氧化性,可把SO氧化为SO,B错;稀HNO3有氧化性,可把S2-与Fe2+氧化,应为:FeS+4HNO3===Fe(NO3)3+S+NO↑+H2O(还有可能生成SO2或SO),C错;D中正确的应为:Ca2++2OH-+2H++SO===CaSO4↓+2H2O。 8.C 解析:A错误,因为Li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2O;B错误,酸性:HCl>H2SO3>H2CO3所以通入后无BaSO3沉淀;D错误,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2NH3+2H2O+CuSO4===Cu(OH)2↓+(NH4)2SO4,接着Cu (OH)2CuO+H2O,溶液中NH3不能还原CuO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2CO3>HClO,反应为:CO2+H2O+Ca(ClO)2===CaCO3↓+2HClO。 9.CD 解析:可燃物着火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达到着火点,二是有足够的空气。氯化铵分解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分解产生的NH3和HCl可隔绝空气使幕布不易燃烧。 10.BC 解析:1 mol Cl2被还原转移的电子数量最多为2nA,A错误;3NO2+H2O===2HNO3+NO,易知B正确;C中,可把N2O4看作2NO2,则有1 mol NO2,所以有3 mol原子,也可以用极端方法,看作全部NO2或全部N2O4考虑,也可得出结果;3Fe+4H2O===Fe3O4+4H2↑,由方程式可知D错误。 11.AC 解析:选项A中漂白粉的成分为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选项B中氨气应用碱石灰干燥,与浓H2SO4会生成(NH4)2SO4或NH4HSO4;选项C中NO2、HCl等气体可用NaOH溶液来吸收;选项D中明矾净水原理是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吸附悬浮物质,从而达净水目的,废水呈酸性会抑制Al3+水解,呈碱性则将大量Al3+沉淀掉,所以均不宜用Al2(SO4)3来净化,应该先中和,后用Al2(SO4)3处理。 12.(1)4NH3+5O24NO+6H2O (2)提高氨的转化率和一氧化氮的转化率 (3)增大单位质量的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4)3NO2+H2O===2HNO3+NO 加压 、降温 解析:(2)根据平衡原理,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3)这是为了增大铂铑合金的表面积,使接触面积增大,提升催化的效果。(4)为了提高吸收率,可根据溶解过程放热采用降温处理,且气体的吸收可用加压的方式。 13.(1)氧 (2)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氮气,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管中 (3)MZ+CM+CO↑,MZ+COM+CO2↑,CO2+C2CO↑,2MZ+C2M+CO2↑ (4)需处理,因为一氧化碳有毒,应该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方法可以将其在导管口点燃,或者用气球收集 解析:考查化学实验问题。确定不了MZ是什么物质,不会影响解答其中的大部分题目。 MZ与过量的碳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道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也就是说Z元素应该是氧。因为一直通入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因此,停止加热时,不会因为温度降低,反应管内气压减小而引起液体倒吸,所以不需要将a和b之间的连接处断开。 第三问不需要知道MZ是什么物质。第四问,根据过量的碳与MZ反应来看,该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二氧化碳之外,还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应该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方法可以将其在导管口点燃,或者用气球收集。本题由于不确定M为哪种元素,可直接用M表示。 14.(1)固体NH4Cl和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碱石灰 除去NH3中的水蒸气 (3)黑色粉末部分逐渐变为红色 2NH3+3CuON2+3H2O+3Cu (4)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 解析:理解实验原理是解实验题的前提和根本。从本题的目的可推出:A处应产生NH3[用NH4Cl和Ca(OH)2];B处应干燥NH3(用碱石灰);C处应是CuO,发生与NH3的反应:2NH3+3CuON2+3H2O+3Cu;D处使物质冷却(H2O液化,过量氨溶于H2O);E处收集N2。要特别注意实验题易出现的问题:回答不完整。如(4)中物质的检验时,若只考虑检验NH3,或只考虑检验H2O,都是不完整的。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