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化学反应速率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通入大量O2 B.增大容器体积 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 2.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的反应中,将Al片改成Al粉 3.设:A+2B2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1;2X+Y2Z(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少 C.v1增大,v2减少 D.v1减少,v2增大 4.在一密闭容器中,高温下发生下述反应(不考虑NO与氧气的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 ΔH<0。容器中NH3、O2、NO、H2O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曲线如图K3-15-1所示。反应进行至2 min时,只改变了某一条件,使曲线发生变化,该条件可能是下述中的(  )。  图K3-15-1 A.充入了O2(g) B.降低温度 C.加了催化剂 D.扩大了容器体积 5.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B C D  研究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N2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示      6.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1~t4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测定时刻/s t1 t2 t3 t4  c(A)/mol·L-1 6 3 2 2  c(B)/mol·L-1 5 3.5 3 3  c(C)/mol·L-1 1 2.5 3 3  A.在t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 B.A的转化率比B的转化率低 C.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B2C D.在t2~t3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t3-t2)]mol·L-1·s-1 7.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2B(g) C(g)。20 s后,反应物A的浓度由2.0 mol/L降到1.0 mol/L,此时反应物B的浓度由1.0 mol/L降到0.5 mol/L所需反应时间为(  )。 A.5 s B.大于5 s C.小于5 s D.无法判断 8.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ΔH<0。达到平衡状态后,在t1时刻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K3-15-2。下列对t1时刻改变条件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图K3-15-2 A.保持压强不变,升高反应温度 B.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3(g) 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 二、双项选择题 9.(2010年广东韶关模拟)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两种X、Y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3X(g)+3Y(g)2Z(g),并达到平衡。已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测得X的转化率为37.5%,Y的转化率为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的反应速率为0.15 mol/(L·s),则Z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s) B.若向容器中充入氦气,Y的转化率增大 C.开始充入容器的X、Y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K3-15-3,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  图K3-15-3   组别 c(HCl)(mol/L)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2.5 30 块状  3 2.5 50 块状  4 2.5 30 粉末状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11.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V2O5同时改变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三、非选择题 12.(2010年重庆高考改编)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V2O5是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 (1)一定条件下,SO2与空气反应t min后,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和b mol/L, 则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 ;生成SO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L·min) 。 (2)工业上制硫酸,尾气SO2用__________吸收。 13.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 ΔH =-90.8 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 + H2O(g) ΔH=-23.5 kJ·mol-1; ③CO(g)+H2O(g)CO2(g) + H2(g) ΔH=-41.3 kJ·mol-1。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 (g)的ΔH=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2)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14.(2010年全国高考)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 mol/L、c(B)=0.200 mol/L及c(C)=0 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K3-15-4所示。  图K3-15-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 (3)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 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 实验②:vB=______________; 实验③:vC=______________。 第15讲 化学反应速率 1.A 解析: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在此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 2.D 解析:A项,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反应速率;B项,浓硫酸使铁钝化,使反应停止;C项,增大压强对溶液反应影响不大;D项,增大了固体的比表面积。 3.A 解析:不管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增大。 4.C 解析:反应进行到2 min时,各曲线突然变陡,说明反应速率加快,条件为升温或加压或加催化剂。 5.C 解析: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用时间越短,A错误;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N2的转化率减小,B错误;增加N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瞬间不变,平衡向右移动,C正确;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故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短,D错误。 6.D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应没有进行到底,所以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A+BC,t3时刻达到了平衡而不是反应终止,A、C错误;达到平衡时,A转化了2/3而B转化了2/5,B错误。 7.B 解析:随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应逐渐减慢,开始20 s内的B平均反应速率为v==0.1 mol/(L·s),而后一阶段v=<0.1 mol/(L·s),所以t>5 s。 8.D 解析:A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中温度不变增大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C中充入SO3,如果保持容积不变,那么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D中温度和压强不变,容器容积增大,但SO3的浓度仍然增大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所以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9.AC 解析:反应容器是固定容积的,故加入不参与反应的氦气,对化学平衡无影响,Y转化率不变,B错误;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错误。 10.AC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和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1的盐酸的浓度最小,反应的温度最低,所以化学反应速率最慢;由于实验3的反应温度比实验2的反应温度高,所以反应速率实验3大于实验2;而实验4和实验3虽然浓度相同,但反应的温度不同,物质的状态也不相同,所以不能比较。 11.AD 解析:加入催化剂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项正确;降低温度使反应速率降低,将延长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C项错误;根据计算平均速率的定义公式可得D项正确。 12.(1)a+b b/t (2)氨水 解析:(1)由S守恒可得,SO2的起始浓度为(a+b)mol/L;SO3的速率为单位时间内SO3浓度的变化,即b/t mol/(L·min)。(2)SO2可以用碱性的氨水吸收。 13.(1)-246.4 kJ· mol -1 ce (2)①> ②0.04 mol·L-1  0.16 mol·L-1·min-1 解析:(1)观察目标方程式,应是①×2+②+③,故ΔH=2ΔH1+ΔH2+ΔH3=-246.4 kj·mol-1。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CO的转化率减小;加入催化剂,平衡不转移,转化率不变;减少CO2的浓度、分离出二甲醚,平衡右移,CO的转化率增大;增大CO浓度,平衡右移,但CO的转化率降低;故选c、e。 (2)此时的浓度商Q==1.86<400,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v正>v逆;设平衡时二甲醚的浓度为0.6+x,则甲醇的浓度为(0.44-2x)有:400=,解得x=0.2 mol·L-?1,故0.44 mol·L-1-2x=0.04 mol·L-1。 由表可知,甲醇的起始浓度为(0.44+1.2)mol·L-1=1.64 mol·L-1,其平衡浓度为0.04 mol·L-1,10 min变化的浓度为1.6 mol·L-1,故v(CH3OH)=0.16 mol·L-1·min-1。 14.(1)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 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 (2)40%(或0.4) 0.06 mol/L (3)> 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4)0.014 mol/(L·min) 0.009 mol/(L·min) 解析:(1)比较①、②可看出,两者最终的平衡浓度相同,即最终的平衡状态相同,而②比①所需的时间短,显然反应速率加快了,故由影响反应速率和影响平衡的因素可知是加入(正)催化剂;③因为该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所以不可能是改变压强引起速率的改变,又由于两条曲线A物质起始浓度相同,故不可能是改变浓度影响反应速率,再由③比①达平衡所需的时间短,平衡时反应物A浓度更小,故不可能是改用催化剂,而只能是升高温度来影响反应速率的。 (2)不妨令溶液为1 L,则②中达平衡时A转化了0.04 mol,由反应计量数可知B转化了0.08 mol,所以B转化率为×100%=40.0%;同样在③中A转化了0.06 mol,则生成C为0.06 mol,体积不变,即平衡时c(C)=0.06 mol/L。 (3)理由:由③和①进行对比可知升高温度后A的平衡浓度减小,即A的转化率升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升温平衡是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 (4)从图上读数,进行到4.0 min时,实验②的A的浓度为0.072 mol/L,则Δc(A)=0.10-0.072=0.028 mol/L,v(A)=Δc(A)/Δt==0.007 mol/(L·min),vB=2vA=0.014 mol/(L·min);进行到4.0 min实验③的A的浓度为0.064 mol/L:Δc(A)=0.10-0.064=0.036 mol/L,v(A)=Δc(A)/Δt==0.009 mol/(L·min),vC=vA=0.009 mol/(L·min)。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