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 解析:选C。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并不是由反应条件所决定。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发生;吸热反应如果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的能量较低,也可以在常温下发生。 2.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产物H2O所具有的总焓大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大于反应产物H2O所具有的总焓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等于反应产物H2O所具有的总焓 D.反应物H2和O2比反应产物H2O稳定 解析:选B。因为是放热反应,所以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0,B项正确;因为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生成物H2O更稳定,D项错误。 3.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H2O(g)===H2O(l) ΔH=-44.0 kJ·mol-1 B.2HI(g)===H2(g)+I2(g) ΔH=14.9 kJ·mol-1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解析:选D。本题考查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物质所含能量的关系。解答时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以及焓变、热效应、物质能量间的关系。A项,只是水的状态变化,属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B项,ΔH>0,为吸热反应;C项,若断裂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大于862 kJ时,反应吸热;D项,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 4.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8 kJ·mol-1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8 kJ·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 解析:选B。1 g甲醇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热22.68 kJ,则1 mol甲醇(32 g)燃烧放热22.68 kJ×32=725.8 kJ,2 mol甲醇燃烧放热725.8 kJ×2=1452 kJ。 5.  (2010年三明市高二调研)如图所示进行下列实验(为便于观察,U形管内的少量水预先加入红色试剂),完成填空。 (1)在锥形瓶里加入一小片铝片和一定量的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U形管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锥形瓶里改加Ba(OH)2·8H2O与NH4Cl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U形管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如果锥形瓶内物质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则锥形瓶内压强与大气压相等,故U形管内两边液面相平。若发生化学反应使气体分子数增多或反应放热会使锥形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致使压强增大,此时,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若发生化学反应使气体分子数减少或反应吸热使锥形瓶内空气遇冷收缩,致使压强减小,此时,左边液面升高,右边液面下降。 答案:(1)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 铝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而且反应放热,气体分子数增多致使压强增大,放热亦使锥形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致使压强增大 (2)左边液面升高,右边液面下降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吸热使锥形瓶内空气遇冷收缩致使压强减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热是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Q<0,反应吸热时Q>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1 mol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发生反应,其反应热相同 解析:选B。反应热与反应产物的物质的量有关,与反应物所处的状态也有关,而与反应条件无关;在一个化学反应中Q<0,反应放热,Q>0,反应吸热。 2.下列反应中,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总焓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解析:选D。若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则ΔH>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只有D项符合题意。解答本题的基础是会分析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反应的ΔH>0 B.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放出能量,新键形成吸收能量 C.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解析:选C。由ΔH=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知,A错;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放出能量;有些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引发,如2Al+Fe2O3Al2O3+2Fe为放热反应;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热能,但也有一部分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4.量热计直接测出的是(  ) A.质量的变化 B.能量的变化 C.温度的变化 D.电流的变化 解析:选C。由反应热的计算公式:Q=-C(T2-T1)知,量热计直接测出的是温度的变化。 5.(2011年石嘴山高二质检)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ΔH1=-483.6 kJ·mol-1。则对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g)===2H2(g)+O2(g) ΔH2=b kJ·mol-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H2O前面的“2”表示“每2个气态水分子分解,就有b kJ·mol-1的热量变化” B.b=483.6 C.|ΔH2|>|ΔH1| D.|ΔH2|<|ΔH1| 解析:选B。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而非物质的分子个数;另外,2个气态水分子分解的热量变化也不应是483.6 kJ·mol-1。反应2H2O(g)===2H2(g)+O2(g) ΔH2=b kJ·mol-1是反应2H2(g)+O2(g)===2H2O(g) ΔH1=-483.6 kJ·mol-1的逆过程,所以ΔH2=483.6 kJ·mol-1,即b=483.6;同时可以判断,两个反应的反应焓变的绝对值是相等的。 6.下列各项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的是(  ) A.反应物的聚集状态     B.反应温度 C.系数 D.ΔH的单位 解析:选D。反应物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反应热不同;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时反应热是不同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ΔH成正比关系;ΔH的单位为kJ·mol-1或J·mol-1,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 7.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 mol 共价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3 kJ·mol-1,H—Cl键的键能为431 kJ·mol-1,则H2(g)+Cl2(g)===2HCl(g)的反应热(ΔH)等于(  ) A.-183 kJ·mol-1 B.183 kJ·mol-1 C.-826 kJ·mol-1 D.826 kJ·mol-1 解析:选A。ΔH=-(反应产物键能总和-反应物键能总和)=-(2×431 kJ·mol-1-436 kJ·mol-1-243 kJ·mol-1)=-183 kJ·mol-1。 8.  有关物质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A(g)+2B(g)===3C(g) ΔH=a a>0 B.3C(g)===A(g)+B(g) ΔH=a a<0 C.A(g)+2B(g)===3C(l) ΔH=a a<0 D.3C(l)===A(g)+2B(g) ΔH=a a<0 解析:选C。从图中物质与能量关系可知:1 mol A(g)和2 mol B(g)总能量高于3 mol C(g)的总能量,所以由1 mol A(g)和2 mol B(g)反应生成3 mol C(g)是放热反应,ΔH<0,其逆反应是吸热反应;由于C(g)能量高于C(l)能量,所以1 mol A(g)和2 mol B(g)反应生成3 mol C(l)是放热反应,ΔH<0。 9.298 K时,0.5 mol N2(g)与适量H2(g)转化为NH3(g)放出46.1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2(g)+3H2(g)===2NH3(g) ΔH=92.2 kJ·mol-1 B.N2(g)+3H2(g)===2NH3(g) ΔH=-92.2 kJ·mol-1 C.N2(g)+3H2(g)===2NH3(g) ΔH=46.1 kJ·mol-1 D.N2(g)+3H2(g)===2NH3(g) ΔH=-46.1 kJ·mol-1 解析:选B。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应从:①反应物、反应产物的聚集状态;②ΔH与系数是否对应;③ΔH的符号是否正确,放热为“-”,吸热为“+”;④单位为kJ·mol-1等几个方面考虑。 10.已知在1×105 Pa、298 K的条件下,2 mol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O2(g) ΔH=242 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1 C.H2(g)+O2(g)===H2O(g) ΔH=242 kJ·mol-1 D.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 解析:选A。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时,应注意状态、反应热大小及ΔH的正、负等。 由题意知,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A项,反应逆向进行,ΔH=242 kJ·mol-1,正确;B项,水的状态错误;C、D项ΔH值应为负值,错误。 11.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99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E、F、ΔH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变反应条件可改变E值大小,如加入V2O5作催化剂,可使E值减小。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ΔH=__________ kJ·mol-1。 (6)若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l)的ΔH′=-Q kJ·mol-1,则ΔH________ΔH′,Q________99(填“>”、“<”或“=”)。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焓变、化学键以及物质能量之间的关系。解题时应分析清楚图象含义以及其与上述四者之间的关系。 (1)因ΔH=-99 kJ·mol-1<0,故为放热反应。 (2)分析图象,纵坐标为能量变化,横坐标为反应过程,则A代表起始能量(即反应物的总能量),C代表终态能量(即生成物的总能量)。 (3)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故E代表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F表示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ΔH表示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差即反应的热效应。 (4)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由于E值改变时A和C并不发生变化,故对反应热无影响。 (5)图中ΔH应表示2 mol SO2(g)在完全转化为2 mol SO3(g)时的焓变,即ΔH=-99 kJ·mol-1×2=-198 kJ·mol-1。 (6)比较ΔH大小时,要连同“+”、“-”比较,类似于数学上的正负数比较,如果只比较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多少,则只比较数值大小,与“+”、“-”无关。由题意可知SO3的状态不同,则反应的ΔH也不相同。因为SO3(g)在转化为SO3(l)时会放热,即1 mol SO2(g)生成1 mol SO3(l)释放的能量比生成1 mol SO3(g)释放的能量多,即Q>99,但ΔH>ΔH′。 答案:(1)放热 (2)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3)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 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2 mol SO2(g)完全氧化为2 mol SO3(g)时的焓变 (4)无影响 (5)-198 (6)> > 12.(2011年烟台高二检测)硅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热能,因此曾被考虑用作固体燃料。 已知:1 mol硅晶体中含有2 mol Si—Si键,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4 mol Si—O键,且破坏1 mol化学键所需能量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O===O Cl—Cl  所需能量/kJ 460 360 436 431 176 494 243  (1)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 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kJ·mol-1。 (2)写出硅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反应Si+2Cl2 SiCl4,试比较1 mol硅转化生成SiCl4和SiO2时的热效应大小。 解析:(1)对于SiCl4(g)+2H2(g)===Si(s)+4HCl(g) ΔH=∑E(反应物总键能)-∑E(生成物总键能) =(4×360+2×436)-(2×176+4×431) =236 kJ·mol-1 (2)Si燃烧生成SiO2晶体。 该反应Si(s)+O2(g)===SiO2(s)的ΔH=2×176+494-4×460=-994 kJ/mol 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i(s)+O2(g)===SiO2(s) ΔH=-994 kJ·mol-1 (3)对于反应Si+2Cl2 SiCl4 ΔH=2×176+2×243-4×360 =-602 kJ·mol-1 故生成SiO2放热多。 答案:(1)236 (2)Si(s)+O2(g)===SiO2(s) ΔH=-994 kJ·mol-1 (3)生成SiO2放热较多。 13.某研究小组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1∶V2=________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__________ mol/L。 (3)若通过实验测定及有关计算知当HCl溶液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时共放出Q kJ的热量,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结合图示和有关条件加以分析。 答案:(1)低于 从图形起点可知:5 mL HCl溶液和45 mL NaOH溶液反应放热后的温度已经是22 ℃,则溶液混合前的实验环境温度一定低于22 ℃ (2)3∶2 1.5 (3)H+(aq)+OH-(aq)===H2O(l) ΔH=-100Q/3 kJ·mol-1或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100Q/3 kJ·mol-1 14.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标准状况下,5.6 L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71.45 kJ热量。 (2)标准状况下,12 g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 kJ热量。 解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 ①标明物质的状态; ②ΔH的数值、正负、单位; ③化学计量数就是物质的量。 答案:(1)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2)2C(s)+O2(g)===2CO(g) ΔH=-220.7 kJ·mol-1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