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上海高考)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乙醇、甲苯、硝基苯 B.苯、苯酚、己烯 C.苯、甲苯、环己烷 D.甲酸、乙醛、乙酸 2.(2011年广东惠州模拟)除杂时加入的试剂需稍加过量,最后过量的物质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现要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Na2SO4。下列选用试剂及加入的顺序正确的是(  )。 A.BaCl2、Na2CO3、HCl B.Na2CO3、BaCl2、HCl C.Ba(NO3)2、Na2CO3、HCl D.BaCl2、Na2CO3、H2SO4 3.(2011年广东华师附中测试)利用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鉴别SO2和CO2气体:用酸性KMnO4溶液 B.证明溶液中含有NH: 用浓NaOH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 C.鉴别Br-和I-:用双氧水和淀粉溶液 D.鉴别NO2和Br2蒸汽:用蒸馏水 4.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Fe2+、SO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 B.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得浅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C.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 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浓NaOH溶液,加热,试管口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5.以下各组物质中,只用一种试剂(必要时可以微热)就可以鉴别的是(  )。 ①AgNO3、NaOH、NH4SCN、HCl; ②NH4NO3、NaOH、CaCO3、NaCl; ③Ba(NO3)2、KCl、Al2(SO4)3、CH3COOH; ④苯、四氯化碳、己烯、乙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③ 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7.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和CO C.用互滴的方法鉴别Na2CO3 溶液和NaHSO4 溶液 D.用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鉴别Fe2+和Fe3+ 8.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 溶液 B.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D.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二、双项选择题 9.只用水做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酸、四氯化碳三种液体 B.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 C.乙醇、乙醛、乙酸三种液体 D.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三种气体 10.(2010年广东高考)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图K5-31-1 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Ⅲ: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11.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③所得溶液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有SO B.一定有CO 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HCO是否存在  三、非选择题 12.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Fe3+、Al3+、Fe2+、Mg2+、Cu2+、NH、K+、CO、SO等离子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K5-31-2所示:  图K5-31-2 在第③个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有图K5-31-3所示的相互关系,据此可知:  图K5-31-3 (1)在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满足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的要求,一般可溶解两种常见物质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第③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Al2(SO4)3、Na2SO4、Ba(NO3)2、AgNO3和CuSO4中的若干种。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②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③取①中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1)请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写出每一步实验得出的结论(如肯定存在的物质或肯定不存在的物质等)与理由。 步骤 结论 理由  ①    ②    ③     (2)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步骤③确定的物质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稀氨水中通入过量的步骤③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碳酸钠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工业碳酸钠大多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所得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方案一:沉淀分析法。 (1)把一定质量的样品溶解后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________(填操作)、洗涤、烘干、称量。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K5-31-4 方案二:气体分析法。 (2)把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用图K5-31-4装置测定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B中的溶液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但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够准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质量差分析法。 (3)把一定质量的样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采用如图K5-31-5所示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利用其质量差求算样品的纯度。  图K5-31-5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有: ①在干燥管内填满碱石灰,质量为m g;②取n g样品装入广口瓶中;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干燥管质量为w g;⑤关闭止水夹;⑥打开止水夹;⑦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⑧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 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写序号):③→________ →⑥→________ →⑤→________ →⑦→________ →④。 Ⅱ.若去掉装置A,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去掉装置B,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1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 1.C 解析:乙醇、甲苯和硝基苯中,乙醇可以和水互溶、甲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轻、硝基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重,可以鉴别,排除A;苯、苯酚和己烯可以选浓溴水,苯不和溴水反应、苯酚和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己烯和溴水加成使其褪色,可以鉴别,排除B;苯、甲苯和环己烷三者性质相似,不能鉴别,选C;甲酸、乙醛、乙酸可以选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甲酸能溶解新制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醛不能溶解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酸只能溶解氢氧化铜,可以鉴别,排除D。 2.A 解析:本题提纯NaCl有三个关键的点:①是除SO只能加BaCl2,不能加Ba(NO3)2;②先加BaCl2,再加Na2CO3;③最后只能加盐酸除CO。 3.B 解析:证明溶液中含有NH是用浓NaOH溶液,加热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4.D 解析:检验NH时,加入NaOH溶液,加热,能产生NH3,NH3可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故D不正确。 5.A 解析:①组用FeCl3溶液;②组用石蕊试液;③组用Na2CO3溶液;④组用溴水。 6.D 解析:灼热的铜网虽能除去O2,但CO又能将其还原,引入了新的杂质CO2;加热使NaHCO3分解,产生了新的杂质Na2CO3;氨水是弱碱,与Al(OH)3和Fe(OH)3都不反应。 7.C 解析:Al(OH)3和Mg(OH)2均不溶于氨水,故无法鉴别;Ba(NO3)2与SO和CO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盐酸酸化的KMnO4,盐酸能与酸性KMnO4反应,使KMnO4已失去氧化性,不能鉴别。 8.B 解析:量取KMnO4 溶液,应该用酸性滴定管,A选项错误;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乙酸与生石灰反应生成醋酸钙,由于两者沸点相差很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B选项正确;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因为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有机层在上层,C选项错误;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不会有白色沉淀生成,因为盐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D选项错误。 9.AB 10.CD 解析:CCl4的密度比水大,下层呈紫红色,故A错;Al(OH)3沉淀不能溶解于弱碱氨水中,故B错;实验Ⅲ生成血红色的Fe(SCN)3溶液,故C正确;CaO有一定的吸水性,能使饱和溶液中的水减少,有CuSO4·5H2O晶体析出,故D正确。 11.BC 解析:一定没有SO,因为加盐酸酸化时产生的是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为加盐酸后溶液中必定有Cl-,所以加AgNO3溶液产生AgCl沉淀,并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由于原溶液呈强碱性,故一定没有HCO。 12.(1)Fe3+、Fe2+、Cu2+、NH、CO (2)KAl(SO4)2[或KAl(SO4)2·12H2O] MgSO4 (3)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 解析: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无Fe3+、Fe2+、Cu2+;通过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可知溶液中含有K+;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SO而无CO;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Mg2+,可能有Al3+;加Na2O2固体出现无色无味气体及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无NH;根据第③个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的图示可推知溶液中有Al3+。 13.(1) 步骤 结论 理由  ① 没有CuSO4 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而CuSO4溶液呈蓝色  ② 有Na2SO4 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存在Na+,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a2SO4  ③ 有MgCO3, 无Ba(NO3)2 和AgNO3 ①中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在足量稀盐酸中并产生气体,故沉淀不可能是BaSO4和AgCl,只能是碳酸盐沉淀,所以一定含有MgCO3  (2)Al2(SO4)3 (3)①MgCO3+2H+===Mg2++CO2↑+H2O ②CO2+NH3·H2O===NH+HCO 解析:完成三步实验后,只有Al2(SO4)3无对应的推断信息,所以无法确定Al2(SO4)3是否存在。MgCO3微溶于水,且其溶解于酸生成CO2是分两步进行的,即先生成HCO,继续反应转化为CO2。 14.(1)过滤 沿玻璃棒缓慢地向过滤器中的沉淀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物,使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2)饱和NaHCO3溶液 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与NaHCO3溶液作用生成CO2 (3)Ⅰ.② ⑧ ① ⑥ Ⅱ.偏大 偏大 解析:方案二是测定CO2的体积,使用的是排水法,因其使用的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气体进入B前应先净化,而CO2能溶于水,所以需使用饱和NaHCO3降低其溶解度,减少实验误差;方案三测定的是CO2的质量,使用碱石灰吸收CO2,则反应进行前,应先除去体系内的CO2及H2O,过程中应保证通入碱石灰中的CO2是干燥的,反应完成后则应使体系内的CO2被完全吸收,据此可以确定实验的步骤,并分析出各装置的作用。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