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将第Ⅰ卷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正确答案答在该试题相应答题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1.0×10-14,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35℃时,c(H+)>c(OH-)
C.溶液:pH(35℃)>pH(2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过程
【答案】 D
2.(2009·浙江理综)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 )
A.0.01 mol·L-1的蔗糖溶液
B.0.01 mol·L-1的CaCl2溶液
C.0.02 mol·L-1的NaCl溶液
D.0.02 mol·L-1的CH3COOH溶液
【解析】 D中CH3COOH为挥发性物质,不符合要求。A中溶质微粒数为0.01V mol,B中为0.03V mol,C中为0.04V mol(V是溶液的体积),C中离子数最多,沸点最高。
【答案】 C
3.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去测定某溶液的pH,该溶液的pH将会
( )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解析】 如果溶液呈酸性,稀释后的pH将会升高;如果溶液呈碱性,稀释后的pH将会降低;如果溶液呈中性,稀释后pH不变。
【答案】 D[来源:学科网]
4.在医院里,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来源:学科网]
( )
A.0.9%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铵溶液
C.1.25%碳酸氢钠溶液
D.5%葡萄糖溶液
【解析】 氯化铵溶液呈酸性,会加重病情。
【答案】 B
5.(2009·山东理综)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来源:学#科#网Z#X#X#K]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解析】 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稀释过程中pH变化小,A错误;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c(HCl)b>c(HCl)c,B正确;电离平衡常数对同一个反应而言,只与温度有关。
【答案】 B
6.(2009·宁夏理综)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
【解析】 向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随着NaOH的不断滴入,c(CH3COOH)逐渐减小,但开始时由于NaOH不足,NaOH完全反应,所以在CH3COOH过量的阶段中,c(NaOH)为零。
【答案】 D
7.(2009·全国卷Ⅱ理综)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
①醋酸 ②苯酚 ③苯酚钠 ④碳酸 ⑤碳酸钠 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
A.④①②⑤⑥③ B.④①②⑥⑤③[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④②③⑥⑤
【解析】 同浓度的六种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①>④>②>⑥>③>⑤,原因是③⑤⑥溶液均水解,从而使溶液显碱性,水解程度是⑤>③>⑥,故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④②⑥③⑤。
【答案】 C
8.(2009·唐山)已知:酸性H2CO3>HClO>HCO,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c(Na+)>c(HCO)>c(H+)>c(OH-)
B.c(HCO)>c(ClO-)>c(OH-)
C.c(HClO)+c(ClO-)=c(HCO)+c(H2CO3)
D.c(Na+)+c(H+)=c(HCO)+c(ClO-)+c(OH-)+c(CO)
【答案】 B
9.(2009·安微理综)向体积为Va的0.05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5 mol·L-1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
A.Va>Vb时:c(CH3COOH)+c(CH3COO-)>c(K+)[来源:学#科#网]
B.Va=Vb时:c(CH3COOH)+c(H+)=c(OH-)
C.Vac(K+)>c(OH-)>c(H+)
D.Va与Vb任意比时:c(K+)+c(H+)=c(OH-)+c(CH3COO-)
【解析】 若Va=Vb,则溶质只有CH3COOK,据质子守恒知,B正确;若Va>Vb,则CH3COOH剩余,溶质为CH3COOH、CH3COOK,A正确;若Vac(CH3COO-),C错误;根据电荷守恒知,D正确。
【答案】 C
10.(2009·全国卷Ⅰ理综)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0.10 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
A.c(NH)>c(Cl-),c(OH-)>c(H+)
B.c(NH)=c(Cl-),c(OH-)=c(H+)
C.c(Cl-)>c(NH),c(OH-)>c(H+)
D.c(Cl-)>c(NH),c(H+)>c(OH-)
【解析】 向氨水中逐滴滴加盐酸,得到溶液的成分可能有①NH3·H2O和NH4Cl;②NH4Cl;③NH4Cl和HCl,A符合①,由电中性原理知B正确,C中电荷不守恒,错误,D符合③。
【答案】 C
11.(2009·上海卷)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clO
K=3×10-8
H2CO3[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K1=4.3×10-7
K2=5.6×10-11
A.c(HCO)>c(ClO-)>c(OH-)
B.c(ClO-)>c(HCO)>c(H+)
C.c(HClO)+c(ClO-)=c(HCO)+c(H2CO3)
D.c(Na+)+c(H+)=c(HCO)+c(ClO-)+c(OH-)
【解析】 由电离常数可知H2CO3的一级电离要大于HClO的电离,故Cl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的水解程度,故c(HCO)>c(ClO-)>c(OH-),A正确。D中的电荷守恒中缺少CO,应为:c(Na+)+c(H+)=c(HCO)+c(ClO-)+c(OH-)+2c(CO)。
【答案】 A
12.(2009·四川理综)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NH):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c(Cl-)>c(OH-)>c(H+)
【解析】 NH3·H2O的电离及NH4Cl的水解都是微弱的,因此c(NH):③>①,A项正确;NH3·H2O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NH4Cl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所以水电离出的c(H+):③>①>②,B项错误;NH4Cl溶液中的质子守恒:c(H+)=c(OH-)+c(NH3·H2O),C项正确;①③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c(NH)>c(Cl-)>c(OH-)>c(H+),D项正确。
【答案】 B
13.(2009·浙江理综)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解析】 饱和Mg(OH)2溶液中c(Mg2+)=,饱和MgF2溶液中c(Mg2+)=,前者小于后者,A错误;向Mg(OH)2的悬浊液中加NH4Cl固体会降低溶液中的c(OH-),因此c(Mg2+)增大,B正确;Ksp(溶度积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C错误;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若溶液中c(Mg2+)·c2(F-)>7.42×10-11,也可转化为MgF2沉淀,D错误。
【答案】 B
14.在体积都为1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9g锌粒,则下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
【解析】 HCl为强酸,CH3COOH为弱酸,pH=2,说明电离的H+相等。但反应过程中CH3COOH还可以再电离,补充H+,所以CH3COOH反应速率快,又因锌相对HCl过量,CH3COOH产生的H2多。
【答案】 C
15.(2008·上海调整性模拟)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ROH是一种强碱
B.在x点,MOH未完全电离
C.在x点,c(M+)=c(R+)
D.稀释前,c(ROH)=10c(MOH)
【解析】 由图像可知分别稀释10倍,ROH的pH下降1、MOH的pH下降小于1,所以ROH是一种强碱、MOH是一种弱碱,A、B均正确;ROH、MOH溶液中的离子分别为(R+,OH-,H+)、(M+,OH-,H+),依电荷守恒:c(R+)+c(H+)=c(OH-)、c(M+)+c(H+)=c(OH-),在x点,两种溶液中的c(H+)、c(OH-)相同,所以c(M+)=c(R+);稀释前,ROH中的c(OH-)是MOH中的10倍,但ROH是一种强碱,MOH是弱碱,所以c(ROH)<10c(MOH)。
【答案】 D
16.(2008·浙江宁波期中)用某种仪器量一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x mL,俯视时读数为y mL,若x>n>y,则所使用的仪器可能是
( )
A.量筒 B.酸式滴定管
C.量杯 D.容量瓶
【解析】 量筒、量杯因为越往上刻度越大,所以读数偏高,即y>n;容量瓶没有读数;只有“0”刻度在上面,越往上刻度越小的滴定管符合题意。
【答案】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4分)化学上常用电离度表示电解质的相对强弱:α=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溶液中原有电解质的总分子数×100%。
已知25℃时几种物质(微粒)的电离度(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如下表:
物质(微粒)及编号
电离度α
A.硫酸溶液(第一步完全电离):HSOH++SO
10%
B.硫酸氢钠溶液:HSOH++SO
29%
CH3COOHCH3COO-+H+
1.33%
D.盐酸:HCl=H++Cl-
100%
(1)25℃时,0.1 mol·L-1上述几种溶液中,c(H+)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2)25℃时,0.1 mol·L-1硫酸溶液中HSO的电离度小于相同温度下0.1 mol·L-1硫酸氢钠溶液中HSO的电离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只有硫酸是二元酸,其他的都是一元酸。硫酸第一步电离的H+对第二步电离有抑制作用,但第二步仍然电离出H+。
【答案】 (1)ADBC
(2)H2SO4=H++HSO,硫酸第一步电离的H+对第二步电离平衡有抑制作用,HSOH++SO,使平衡向左移动,即电离度小于硫酸氢钠溶液中HSO的电离度
18.(8分)(1)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溶液的pH分别变成m和n,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
(2)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
(3)体积相同,pH均等于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
(4)体积相同,pH均等于13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
【解析】 (1)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稀释过程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分别加水稀释10倍后,两者的浓度仍相同,由于盐酸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盐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的电离程度,因此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因此有mn。
(3)由于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在稀释过程中会继续电离出氢离子,其稀释过程中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若稀释后溶液的pH都变成3(画一条平行于x轴的水平线)易得mn。
【答案】 (1)m>n (2)m>n (3)mn
19.(8分)(2009·黄冈高二检测)已知溶液中只存在OH-、H+、Na+、CH3COO-四种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_,溶液中c(H+)_____c(OH-)(填“>”、“=”或“<”)。
(2)若溶液中c(Na+)>c(OH-)>c(CH3COO-)>c(H+),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若溶液中c(CH3COO-)>c(Na+)>c(H+)>c(OH-),则该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NaOH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__________c(CH3COOH),混合前碱中c(OH-)和酸中c(H+)的关系c(OH-)__________c(H+)(填“>”,“=”或“<”)。
【答案】 (1)CH3COONa < (2)NaOH和CH3COONa CH3COOH和CH3COONa (3)< >
20.(8分)如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KW
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或“=”),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2)25℃下,某Na2SO4溶液中c(SO)=5×10-4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__________。
(3)t2℃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 =2,则V1V2=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
(2)10001 (3)911 c(Na+)>c(SO)
>c(H+)>c(OH-)
21.(12分)物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或沉淀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的一种。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为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B为0.1 mol·L-1的NaHCO3溶液,NaHCO3在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为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AgCl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AgCl(s) Ag+(aq)+Cl-(aq)
在25℃时,AgCl的Ksp=1.8×10-10。现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下列液体中:①100 mL蒸馏水 ②100 mL 0.3 mol·L-1 AgNO3溶液 ③100 mL 0.1 mol·L-1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冷却到相同温度,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此时溶液②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NH水解显酸性且水解程度小,所以有:c(NH)>c(SO)>c(H+)>c(OH-)。
(2)NaHCO3溶液中存在三个平衡体系:
①HCO的电离平衡:HCOH++CO;②HCO的水解平衡:HCO+H2OH2CO3+OH-;③H2O的电离平衡:H2OH++OH-;
(3)(NH4)2Fe(SO4)2溶液中,Fe2+水解产生的H+对NH水解起抑制作用,NH水解程度小,与同浓度的(NH4)2SO4溶液相比,前者NH的浓度更大。
(4)①与③相比,③溶液中的Cl-使AgCl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最小,②中溶液中的Ag+虽然使AgCl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但溶液中Ag+的浓度要比①、③中Ag+的浓度大的多,所以②中Ag+浓度最大。②中c(Cl-)==mol·L-1=6×10-10mol·L-1。
【答案】 (1)c(NH)>c(SO)>c(H+)>c(OH-)
(2)HCOH++CO;HCO+H2OH2CO3+OH-;H2OH++OH-
(3)(NH4)2Fe(SO4)2 Fe2+水解显酸性,对NH的水解有抑制作用
(4)②①③ 6×10-10mol·L-1
22.(12分)某种胃药的止酸剂为碳酸钙,测定每片中碳酸钙含量的方法有以下几步操作(设药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
①配制0.100 mol·L-1稀盐酸和0.1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
②取一粒药片(药片质量相同,均为0.100 g),研碎后加入20.0 mL蒸馏水
③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用去体积为V时达到终点
④加入25.00 mL 0.100 mol·L-1稀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过程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2)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所示的仪器中,在配制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时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多选倒扣分)
(4)若某次实验需重复测定4次。实验室现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四种规格的容量瓶,则配制稀盐酸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最好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5)某同学四次测定的V数据如下:
测定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V/mL
12.9
15.4
13.1
13.0
请根据这位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 (1)①②④③或②①④③
(2)CaCO3+2H+=Ca2++CO2↑+H2O;OH-+H+=H2O
(3)平底烧瓶(或烧瓶),分液漏斗,干燥管
(4)250 mL;4次测定恰好需加入盐酸100 mL,加之润洗滴定管、调整液面及排气泡等消耗,故需要的溶液量多于100 mL。
(5)解:每片药剂平均耗NaOH溶液体积为:
=13.0 mL
与CaCO3反应的盐酸的体积为:25.0 mL-13.0 mL=12.0 mL
每片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
×100%=60.0%
答:药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60.0%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