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高考江苏卷)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 NA
B.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 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A
D.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 NA
解析:A项中,0.1 mol氯气溶于水,仅有少量Cl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远小于0.1 NA,故A错。B项中,n(H2O)==1 mol,含有3 mol原子,故B正确。C项中,在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故C错。D项中,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等于0.1 mol,故D错。
答案:B
2.(2012年石家庄模拟)在(NH4)2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0 mL 1 mol/L的Ba(OH)2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不可能是( )
A.35.3 g B.33.5 g
C.32.3 g D.11.3 g
解析:100 mL 1 mol/L Ba(OH)2溶液与足量(NH4)2Fe(SO4)2溶液反应,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最大值为0.1 mol BaSO4与0.1 mol Fe(OH)3的质量之和即34 g,故A不可能。
答案:A
3.(2012年高考海南卷)将0.195 g锌粉加入到20.0 mL的0.100 mol·L-1MO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
A.M B.M2+
C.M3+ D.MO2+
解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解答。锌粉的物质的量为0.003 mol,完全反应后失电子0.006 mol,若M的化合价由+5变为x,则(5-x)×0.020 0 L×0.100 mol·L-1=0.006 mol,可得x=+2。
答案:B
4.(2012年大理模拟)同温度下,在两个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氦气、氮气两种气体,当它们的密度都相同时,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7∶2 B .2∶7
C.1∶7 D.7∶1
解析:由题意两种气体质量相等,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即n(He)∶n(N2)==7∶1。
答案:D
5.硫酸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强酸,其生产流程包括含硫矿石的燃烧―→SO2的氧化―→SO3的吸收,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密闭容器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SO2 22.4 L和O2 11.2 L,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________1 mol(填>、=或<),其理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为1.84 g·cm-3,浓度为98%的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用此浓H2SO4配制500 mL 0.5 mol·L-1的稀H2SO4,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mL,配制时所需要的仪器有量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配制过程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1)SO2转化为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2SO2+O22SO3,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进行彻底,标准状况下22.4 L SO2和11.2 L O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的SO3小于1 mol。(2)c(H2SO4)==18.4 mol·L-1。用该浓硫酸配制500 mL 0.5 mol·L-1的稀硫酸,需该浓硫酸的体积为≈13.6 mL,配制溶液时,所用仪器除量筒和烧杯外,还需要500 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答案:(1)<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SO2不会完全转化为SO3
(2)18.4 mol·L-1 13.6 500 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偏小
6.(创新预测)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A
B.0.1 mol 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4NA
C.0.1 mol Al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D.0.1 mol Fe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A
解析:Cl2在反应中不一定只作氧化剂,如Cl2跟H2O反应;O2参加反应,生成的氧化物中氧元素不一定呈-2价,如Na在O2中燃烧;Fe参加反应可能生成+2价化合物,也可能生成+3价化合物。
答案:C
7.(创新预测)某温度下,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KOH溶液蒸发掉m g水后恢复至原温度,恰好得到质量分数为2a%的KOH饱和溶液V m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OH的溶解度为100a/(100-a)g
B.原溶液的质量为2m g
C.可以求算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保持温度不变,向原溶液中加入2a g KOH可达饱和
解析:设该温度下KOH的溶解度为S g,则有S/(100+S)×100%=2a%,解得S=200a/(100-2a),A错误。蒸发过程中只减少溶剂水,由于质量分数加倍,故可求得原溶液的质量为2m g,B正确。由于原溶液的密度未知,故无法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错误。欲加入溶质使原溶液饱和,所需溶质KOH的质量必与m有关,D错误。
答案:B
1.(2012年高考四川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 NA
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 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 NA
解析:解题的关键有两点:(1)HF的标准状况下的状态;(2)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HF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故A错;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可以看成是由“CH2”组成的,7.0 g 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的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B正确;C中浓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92 mol,完全反应时会生成0.46 mol的SO2,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不再反应,故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小于0.46 mol,故C错;因N2和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D错。
答案:B
2.m g气体A和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
B.25 ℃时,1 kg气体A和1 kg气体B的分子数比为m∶n
C.同温同压下,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比为n∶m
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比为n∶m
解析:由分子数相等―→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摩尔质量之比为m∶n。A项未告诉温度压强,不一定正确;B项同质量的A和B分子数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即为n∶m;C项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应为m∶n。
答案:D
3.在Al2(SO4)3、K2SO4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如果c(SO)等于0.2 mol/L,当加入等体积的0.2 mol/L的KOH溶液时,恰好沉淀完全,则原混合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 mol/L B.0.25 mol/L
C.0.45 mol/L D.0.225 mol/L
解析:由Al3++3OH-=Al(OH)3↓。c(Al3+)=×0.2 mol·L-1,则c(K+)=2c(SO)-3c(Al3+)=2×0.2 mol·L-1-3××0.2 mol·L-1=0.2 mol·L-1。
答案:A
4.化学学科中经常使用的下列物理量,其中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无关的组合是( )
①相对原子质量(Mr) ②摩尔质量(M) ③原子半径(r)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w) ⑤物质的量(n) ⑥化学反应速率 ⑦气体摩尔体积(Vm) ⑧溶液pH ⑨燃烧热(ΔH)
A.③④ B.②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 D.⑥⑦⑧⑨
解析:原子半径(r)、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无关。
答案:A
5.(2012年威海模拟)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mol/L B.mol/L
C.mol/L D.mol/L
解析:由c=计算即可。
答案:A
6.有物质的量相等的金属单质A和B,A与足量盐酸反应,B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V1、V2为未知数,但已知V1≠V2),若要确定生成物中A和B的化合价,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
A.V1∶V2的值
B.V1和V2的值
C.A和B的物质的量
D.盐酸和稀硫酸的浓度
解析:因为在相同条件下,氢气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又等于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所以,V1与V2(V1≠V2)之比等于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
答案:A
7.(2012年泉州模拟)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0.5 mol/L的碳酸钠溶液1 000 mL,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
A.称取碳酸钠晶体100 g
B.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
C.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
D.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解析: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8.(2012年南通模拟)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共a mol,与b mol O2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和45 g H2O,试求:
(1)当a=1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C2H6)=________。
(2)当a=1,且反应后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O2的时,b=________,得到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n(CO)∶n(CO2)=________。
(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1)45 g H2O的物质的量为=2.5 mol,则解之得n(C2H4)=0.5 mol
n(C2H6)=0.5 mol,=。
(2)a=1时,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2 mol,b==3 mol,则解之得=。
(3)生成45 g H2O,若全部为乙烯时,物质的量为 mol,全部为乙烷时,物质的量为 mol,则a的取值范围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