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第二部分专题9 电解质溶液
1.(2012.福州.期末)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AlCl3溶液中再溶入AlCl3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醋酸溶液加热
1.【答案】B
【解析】A项,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氯化铝,铝离子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溶液酸性增强,溶液颜色不会变深;B项,醋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加热可促进水解,使溶液碱性增强,溶液颜色变深;C项,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使氨水的碱性减弱;D项,醋酸溶液加热可促进醋酸的电离,使溶液酸性增强。B项正确。
3.(2012.潍坊.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l mol·L-l的醋酸加水稀释,c(H+)/c(OH-)减小
B. 体积相同、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完全溶解等量的镁粉,后者用时少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变大
D. VlLpH=11的NaOH溶液与V2LpH=3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3.【答案】A
【解析】B项醋酸为弱酸,随着反应进行继续电离,反应用时较短,不正确;C项Kw只受温度影响,不正确。
4.(2012.杭州.第一次质检)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mol·L-1
C.c1=0.2 D.丁组混合液:c(Na+)>c(A-)>c(H+)>c(OH-)
4.【答案】B
【解析】由乙组实验可判断反应完全时溶液显碱性,因此确定生成的盐为弱酸强碱盐,即HA为弱酸,甲组也完全反应,但得到盐的浓度小于乙组,所以溶液的7c(NH4+)>c(OH一)c(H+)
B.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 ②NH4Cl ③NH3·H2O④CH3COONH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C.0.1 mol·L HA(一元酸)溶液与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H+)+c(Na+) c(OH一)+c(A-)
D.常温下0.4 mol/L HA溶液和0.2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A一)>c(H+)>c(Na+)>c(OH一)
7.【答案】C
【解析】A项不符合电荷守恒原理;B项中①的NH4+与Al3+水解相互抑制,④的NH4+和
CH3COO-水解相互促进,②NH4+水解,③一水合氨微弱电离产生NH4+,故正确的顺序为:①>②>④>③,不正确;D项正确的顺序为c(A一)> c(Na+)> c(H+) >c(OH一)。
8.(2012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高三下学期期初)在25℃时,将0.2molCH3COONa晶体和
0.1molHCl气体同时溶解于同一烧杯的水中,制得1L溶液,若此溶液中c(CH3COO—)>c(C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小于7 B.c(CH3COOH)+c(CH3COO—)=0.20mol·L—1
C.c(CH3COOH)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温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
10.(2012.合肥市.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c(H+)+c(Na+)=c(OH-)+c(HA-)+c(A2-)
B.一定量的(NH4)2SO4与NH3·H2O混合所得的酸性溶液中:c(NH4+)<2c(SO42-)
C.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0.02 mol/L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HSO4溶液、②NH4HCO3溶液、③NH4Cl溶液中c(NH4-):①>②>③
10.【答案】B
【解析】A项不符合电荷守恒;C项二者的浓度和为0.1mol/L;D项NH4+水解溶液呈
酸性,①抑制其水解,②HCO3-促进NH4+的水解,故c(NH4-):①>③>②。
11.(2012.潍坊.期末)下列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与M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H+)+c(M+)=c(OH-)+c(A-)
B. 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03三种溶液:
c(NaOH)c(OH-)>c(HC03-)>c(H+)
11.【答案】D
【解析】D项HCO3-水解微弱,其浓度应该大于OH-的浓度,D项不正确。
13.(2012.山西大同.调研)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学( )
A.含有NH4+、Cl—、H+、OH-离子的溶液中,共离子浓度一定是:c(Cl-)>c(NH4+)>c(H+)c(CH3COO-)
C.0.1mol/L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D.pH=3的一定酸和pH=11的一定碱等体积混和后的溶液中一定是c(OH-)=c(H+)
13.【答案】C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知,因为c(Cl-)>c(NH4+),则c(H+)>c(OH-),A错;pH=6,即c(H+)>c(OH-)
根据电荷守恒知B项溶液带正电,错;由质子守恒知C正确;D项,若是强酸与强碱混合
有c(OH-)=c(H+),若是强酸与弱碱,有c(H+)c(H+);
④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 W(s)△H>0,平衡后,升高温度,c(Z)增大;
⑤在上述④的可逆反应中,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⑥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⑦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⑤⑥⑦
16.(2012.杭州.第一次质检)2011年8月12日,《云南信息报》首度披露 了云南曲靖
铬污染事件,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工业上将制取重铬酸钾(K2Cr2O7)和铬酸酐(CrO3)的剩余废渣称为铬渣,其成分为:SiO2、Al2O3、MgO、Fe2O3、CrO3、K2Cr2O7等。
已知:①重铬酸钾和铬酸酐都易溶于水,这是造成铬污染的主要原因,它们都是强氧
化剂,铬酸酐溶于水呈酸性;
②+6价铬易被人体吸收,可致癌:+3价铬不易被人体吸收,毒性小。
③右表为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参照数据。
回答下列处理铬渣、消除铬污染的有关问题:
(1)将铬渣用稀硫酸浸取、过滤,在浸出液中加入适量的绿矾(FeSO4·7H2O),加入绿矾的目的是 。
(2)再向浸出液中缓慢加入烧碱,至pH刚好达到4.7,过滤,所得沉淀的化学式是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r3+完全沉淀[c(Cr3+)降至10-5mol·L-1视为沉淀完全],溶液的pH应调于a= 。
(3)向(2)中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硫酸,调节至呈强酸性,所得的溶液是含 溶质的溶液。
17.(2012.山东莱芜.期末)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各小题:
已知: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常温下,PH=5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PH=9的中水的
电离程度。(填“>”、”=”或“<”)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氨水混合后,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一定量的溶液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则
(填“>”、“=”或“<”不同);用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制取硫酸钡,若溶液中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
(3)将分别含有的四种溶液混合,调节溶液的PH值,使PH=1,充分反应后:
①若离子有剩余,上述四种离子在溶液中还存在的有 ,一定不存在的是
②若所得混合液呈紫色,上述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有 ,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18.(2012.南昌市.调研)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 4.3×10-7 3.0×10-8
K2 5.6×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下列四种物质:a.Na2CO3, bNaClO,c.CH3COONa
d.NaHCO3;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c(H+) B.c(H+)/c(CH3COOH) C.c(H+)·c(OH-) D. c(OH-)/(H+)
(3)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_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
c(CH3COO-)-c(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准确数值)
19.(2012.宜春.期末)Ⅰ. A、B、C、D、E为五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常温下,A、B可形成B2A2和B2A两种液态化合物,B与D可组成分子X,X水溶液呈碱性,C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与C同周期,且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试回答: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A、D、E三种元素形成的盐(化学式A9D3E)的水溶液呈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3)用A单质和B单质可制取气体燃料电池,该电池用多孔的惰性电极浸入浓KOH溶液,两极分别通入A单质和B单质。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Ⅱ.将20mLpH=2的NaHSO4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 0.1 mol·L-1Na2CO3溶液中,向此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0.001 mol·L-1BaCl2溶液,首先析出的沉淀是 。[KSP(BaSO4)=1.1×10-10mol2·L-2 ;KSP(BaCO3)=5.1×10-9mol2·L-2]
Ⅲ.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M(g)+H2O(g)N(g)+H2(g)
n(M):n(H2O)
M转化率
H2O转化率
1:1
0.5
0.5
1:2
0.67
0.33
1:3
0.75
0.25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该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1molM、3mol H2O、2mol N、1.5molH2,则起始时该反应速率V正 V逆(填“>”、“<”或“=”)
②结合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加H2O(g)的量,M的转化率升高而H2O(g)的转化率降低
B.若M与H2O(g)的转化率相同时,二者的初始投入量一定相同
C.M和H2O(g)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二者转化率之比
D.当M与H2O(g)物质的之比为1:4时,M的转化率为0.85
20.(2012.济宁.期末)欲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铬的毒性,可将Cr2O2-7转化为Cr(OH)3沉淀除去。
已知:
(1)某含铬废水处理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①沉池中加入的混凝剂是K2SO4·Al2(SO4)3·24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
②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2—7+3HSO—3+5H+===2Cr3++3SO2—4+H2O。根据“沉淀法”和“中和法”的原理,向沉淀池中加入NaOH溶液,此过程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证明Cr3+沉淀完全的方法是 。
(2)工业亦可用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2-7废水。实验室利用如图模拟处理含Cr2O2-7的废水,阳极反应式是Fe—2e—===Fe2+,阴极反应式是2H++2e—=H2↑。Fe2+与酸性溶液中的Cr2O2—7反应生成Cr3+和Fe3+,得到的金属阳离子在阴极区可沉淀完全,从水的电离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用电解法处理该溶液中0.01molCr2O2-7时,至少得到沉淀的质量是 g。
20.【答案】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