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专练(二) 1.(1)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 H2O2+2Fe2++2H+===2Fe3++2H2O H2O2+2Fe3+===2Fe2++O2↑+2H+ 在以上反应中Fe2+实际上起着________作用,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2与Fe2+一样发生上述类似反应,类比(1)在下面填入配平的合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O2+I2===2HI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在硫酸和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放出大量的无色气体,溶液呈棕色,并可使淀粉变蓝色。有学生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O2↑+2H++I2,这个离子方程式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两个离子方程式,得出总反应式为2H2O2===2H2O+O2↑,Fe2+起催化的作用。 (2)根据(1)的反应方程式,可以写出2HIO+H2O2===I2+O2↑+2H2O,总反应式为2H2O2===O2↑+2H2O。 (3)分析离子方程式,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O(-1价→0价),I(-1价→0价),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升高,没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故不正确。 答案:(1)催化 2H2O2===O2↑+2H2O (2)2HIO+H2O2===I2+O2↑+2H2O 2H2O2===O2↑+2H2O (3)不正确 O和I的化合价均升高,没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或违背电荷守恒原理) 2.(2012·海淀模拟)某食用加碘盐是将KIO3或KI按一定比例加入食盐中配制而成的,其中还可能含有少量Fe2+、Fe3+。某兴趣小组欲探究该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含量。 已知:①IO、Fe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②I2+2Na2S2O3===2NaI+Na2S4O6。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 确定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 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加碘食盐,并将所得溶液分成2份   ② 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双氧水 向溶液中加入KSCN后无明显变化,加入双氧水后变红  ③ 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足量KI固体,最后加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1)由实验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③中加入KI固体充分反应后,生成的含碘物质只有一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食盐中的碘元素存在于________(填化学式)中。 解析:(1)加入KSCN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碘盐中不含Fe3+;加入双氧水后溶液变红,说明产生了Fe3+,则碘盐中含有Fe2+。 (2)由实验③知,在碘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和KI固体后生成了I2,因此碘盐中含有KIO3,上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IO+5I-+6H+===3I2+3H2O。 答案:(1)碘盐中不含Fe3+,含有Fe2+ (2)IO+5I-+6H+===3I2+3H2O (3)KIO3 3.(2012·郑州模拟)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氧化物及硅的氧化物。以下是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的流程图。  (1)试剂A的化学式是________;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__________、坩埚钳和三脚架。 (2)生成气体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试剂B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试剂B最好选用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性KMnO4溶液     B.双氧水 C.浓硝酸 D.氯水 写出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物质 Fe(OH)3 Cu(OH)2  开始沉淀时的pH 2.3 4.8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6.7  试剂C的使用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沉淀予以分离。试剂C宜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氨水 D.CuO 为完全除去溶液c中的Fe3+而又不使Cu2+沉淀,则应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_。 (5)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Fe3+是否完全除去 (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流程图可以判断试剂A为H2SO4;操作Ⅰ的目的是分离溶液和难溶固体,为过滤;操作Ⅱ是由CuSO4溶液得到CuSO4·5H2O晶体,需要用到蒸发皿。 (2)气体X为CO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4)试剂C选择CuO,因为不会引入杂质,根据提供数据,当控制pH为3.7~4.8时,Fe3+已经完全沉淀,而Cu2+还没开始沉淀。 答案:(1)H2SO4 过滤 蒸发皿 (2)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3)B 2Fe2++2H++H2O2===2Fe3++2H2O (4)D 3.7~4.8 (5)取待检溶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Fe3+已完全除去;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Fe3+未完全除去 4.(2012·郑州模拟)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CO。 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2NO(g)+2CO(g) 2CO2(g)+N2(g) ΔH=a kJ·mol-1。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反应速率,T1℃下,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科研机构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了不同时刻的NO和CO的浓度,如表1所示(CO2和N2的起始浓度为0)。 表1 时间/s 0 1 2 3 4 5  c(NO)/×10-4 mol·L-1 10.0 4.50 2.50 1.50 1.00 1.00  c(CO)/×10-3 mol·L-1 3.60 3.05 2.85 2.75 2.70 2.7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前3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当升高温度时K值减小则正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选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3)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的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根据表2设计的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NO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表2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1 CO初始浓度/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① 350 1.20×10-3 5.80×10-3 124  ② 280 1.20×10-3 5.80×10-3 124  ③[来源:学。科。网] 280 1.20×10-3 5.80×10-3 82  则曲线Ⅰ、Ⅱ、Ⅲ对应的实验编号依次为____________。 (4)已知:N2(g)+O2(g)===2NO(g) ΔH1=+180.5 kJ·mol-1, 2C(s)+O2(g)===2CO(g) ΔH2=-221.0 kJ·mol-1, C(s)+O2(g)===CO2(g) ΔH3=-393.5 kJ·mol-1。 则处理汽车尾气反应中的a=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5)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NO,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 ΔH4。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T2℃下反应,有关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NO N2 CO2  起始浓度/mol·L-1 0.10 0 0  平衡浓度/mol·L-1 0.04 0.03[来源:学&科&网] 0.03  平衡后升高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ΔH4________________(填“>”“=”或“<”)0。 解析:(1)前3 s内v(N2)= v(NO)=×=1.42×10-4 mol·L-1·s-1。4s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NO、CO、CO2、N2的浓度分别为1.00×10-4 mol·L-1、2.70×10-3 mol·L-1、9.00×10-4 mol·L-1、4.50×10-4 mol·L-1,则平衡常数K==5 000。升高温度时K值减小,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设已知的三个反应依次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③×2-②-①可得:2NO(g)+2CO(g)===2CO2(g)+N2(g) ΔH=-746.5 kJ·mol-1。 (5)T2℃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4∶3∶3,升高温度后,再次达平衡时它们的浓度之比为5∶3∶3,由此可以判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4<0。 答案:(1)1.42×10-4 mol·L-1·s-1 5 000 放热 (2)CD (3)③②① (4)-746.5 (5)< 5.(2012·大纲全国卷,有改动)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已知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产生一氧化碳:HCOOHCO↑+H2O)  (1)实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灯1; c.熄灭酒精灯2; (3)若实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 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 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应管中是铜(红色)和氧化铜(黑色)的混合物,反应中逐渐变为红色的铜,尾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CO2因烧瓶中有大量的硫酸,水蒸气不用考虑。 (2)还原的铜样应在CO气体中冷却,故应先熄灭酒精灯2,再关闭漏斗开关,最后熄灭酒精灯1,可保证加入的甲酸得以充分反应。 (3)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差为5.0 g-4.8 g=0.2 g,即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中氧原子的质量为0.2 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为1 g,金属铜的质量分数为80%。 (4)从所给试剂来看,易于操作,且实验效果较好的是:将浓硫酸稀释后,用过量稀硫酸与样品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 答案:(1)样品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CO、CO2 (2)cab (3)80% (4)①将浓硫酸稀释;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样品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 ②CuO+H2SO4===CuSO4+H2O 6.(2012·潍坊模拟)Ⅰ.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铝。纯净氧化铝的熔点很高(约2 045℃),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加入助熔剂冰晶石(Na3AlF6)在1 000℃左右就可以得到熔融体。如图是电解槽的示意图。[来源:Z。xx。k.Com] (1)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来源:Zxxk.Com] (2)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氧气全部与石墨电极反应生成CO和CO2气体,因此,需要不断补充石墨电极。工业生产中,每生产9 t铝阳极损失5.4 t石墨,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 Ⅱ.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含有Fe2O3等)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其中一种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生成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沉淀乙是Fe2O3,向其中加入足量盐酸,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可得到红褐色固体,用简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这一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提取氧化铝的方法叫碱溶法。工业生产中还有一种酸溶法。第一步,向铝土矿中加盐酸,然后过滤;第二步,处理得到滤液。请你思考第二步操作中使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电解时阴极为Al3+放电,电极反应为Al3++3e-===Al。根据2Al2O34Al+3O2↑知每生产9 t铝,阳极产生O2为×=2.5×105 mol,5.4 t石墨的物质的量为=4.5×105 mol,设CO、CO2分别为x mol、y mol,则x+y=4.5×105、x+2y=2.5×105×2,解得y=5×104。 答案:Ⅰ.(1)Al3++3e-===Al (2)5×104 mol Ⅱ.(1)AlO+CO2+2H2O===Al(OH)3↓+HCO或2AlO+3H2O+CO2===2Al(OH)3↓+CO (2)Fe2O3+6H+===2Fe3++3H2O 溶液中FeCl3存在水解平衡,FeCl3+3H2OFe(OH)3+3HCl,加热促进水解,且氯化氢挥发,平衡右移,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2Fe(OH)3Fe2O3+3H2O (3)NaOH溶液或强碱溶液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