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 B C D  存放浓硝酸 分离水和乙酸乙酯 准确量取9.50 mL 水 实验室制取乙烯       解析:选B。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且应用细口瓶装液体A选项错误;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用分液漏斗分离,B选项正确;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 mL,C选项错误;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的温度为170 ℃,该温度计的量程不足,D选项错误。 2.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氧气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NO、CO2等气体 解析:选B。蒸馏装置用于分离两种沸点不同但相溶的液体,A不对;用水吸收氨气要防倒吸,NH3不溶于CCl4,装置②能防倒吸,B对;MnO2与H2O2反应不需加热,C不对;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D不对。 3.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21.48 mL盐酸;③用容量瓶配制210 mL 1 mol/L的硫酸溶液;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18.20 mL 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A。解此题的关键在于依据所用仪器的精确度,如实记录可测得的可靠数值。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精确度0.1 g,①正确;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精确度为0.1 mL,②错误;容量瓶的规格中有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没有210 mL的,③错误;中和滴定要用滴定管,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18.20 mL的数值合理,④正确。 4.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均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解析:选C。检验氧气用带有余烬的木条或火柴梗,火柴不能检验,A错;选项B中的盛有石灰水的小试管不能用单孔胶塞封闭,否则试管内的气体增多,容易弹飞胶塞;铝热反应中的铝粉、氧化铁混合均匀,而氯酸钾应该撒在混合物之上,起到引燃的作用,D错。 5.下列实验操作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  A 向Ba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2 CO3溶液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无沉淀 Ba2+的浓度为0  B 加热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红色加深 CO水解时吸收热量  C 用碱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标准HCl溶液,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后粉红色刚好退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已达滴定终点  D 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加热前后分别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 n1a)。 (4)根据丙同学所得的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含量为__________。 解析:(2)图2中可能引起测定结果偏大的两处错误分别是:①使用浓盐酸,挥发出的HCl会与NaHCO3反应生成CO2,使测定结果偏大;②酸溶液占据体积,加入的酸溶液会排出烧瓶中等体积的空气,分液漏斗无刻度,无法减去酸溶液的体积,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图3装置使测定结果可能偏大的主要原因是CO2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干燥管中;使测定结果可能偏小的主要原因是装置中的CO2没有完全被碱石灰吸收。(3)步骤②为调节E、F的液面,使两者液面相平;步骤⑤为待反应充分,装置冷却后,调节E、F的液面,使两者液面相平。 答案:(1)关闭A的旋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若活塞能回到原位,证明不漏气,否则漏气 (2)使用浓盐酸 用分液漏斗滴加酸溶液 CO2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干燥管中 装置中的CO2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3)调节E、F的液面,使两者液面相平 待反应充分,装置冷却后,调节E、F的液面,使两者液面相平 (4)106(b-a-V)×10-3/(22.4×m) 12.为了探究碱式碳酸镁[mMgCO3·nMg(OH)2·xH2O]的组成,某化学小组仅利用下列仪器组装一套完整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向装置中通入空气,若空气流从左向右,装置连接顺序为(装置不重复使用,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空气―→(  )(  )―→(  )(  )―→(  )(  )―→(  )(  )―→(g)。 (2)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后,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1)中的整套实验装置有缺陷,其不妥之处为__________;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装置改进后进行实验,称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镁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6 g残留物,生成1.32 g二氧化碳和 0.72 g水。则此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时向装置中通入空气为了将产生的CO2和H2O蒸气全部赶出以便精确测出它们的质量,所以空气在进入E试管之前一定要净化;空气―→B―→A―→E―→C―→D。 (2)加热前,先将整个系统内原有的空气赶出,防止原空气中的CO2和H2O(g)进入C和D内,所以关K1,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再开K1、关K2。 (3)仪器B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A的作用是吸收H2O(g)。 (4)空气中的CO2和H2O(g)可能进入D中,使测出CO2的质量偏大,改进方法是D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m(MgO)=1.6g?n(MgO)=0.04 mol=n(MgCO3)+n[Mg(OH)2],n(CO2)=n(MgCO3)==0.03 mol?n[Mg(OH)2]=0.01 mol。 n(H2O)==0.04 mol,那么结晶水有0.04 mol-0.01 mol[Mg(OH)2产生的H2O]=0.03 mol,所以判断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3MgCO3·Mg(OH)2·3H2O 答案:(1)d c a b i j(或j i)e f (2)关闭K1,打开K2,通入足量空气后,再打开K1,关闭K2 (3)吸收空气中的CO2 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4)D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气体 D后再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3MgCO3·Mg(OH)2·3H2O 13.下面所列的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几种常见的玻璃仪器: ①温度计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烧杯 ⑤圆底烧瓶 ⑥量筒 ⑦玻璃棒 (1)在仪器上具体标明使用温度的是(不考虑温度计)__________(填写编号);可做反应容器并可加热的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2)需要用到温度计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用乙醇制取乙烯 ②石油分馏 ③浓硫酸稀释 ④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 (3)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①搅拌 ②引流 ③蘸取溶液。不同实验中其作用可能不完全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A.在“用无水碳酸钠配制100 mL 0.12 mol/L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B.在“用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水等试剂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等杂质离子以获得纯净的食盐”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解析:(1)标记温度的是不能直接或间接加热的仪器,如滴定管、容量瓶、量筒。可做反应容器并可加热的是烧杯和圆底烧瓶。 (2)用到温度计的实验是要控制液体的温度(用乙醇制取乙烯170 ℃,溶解度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测量)或蒸气的温度(石油分馏)。 (3)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要溶解(搅拌),转移到容量瓶中(引流)。粗盐的提纯要先溶解(搅拌)、蒸发(搅拌)、调节酸度(蘸取溶液测pH)、过滤(引流)。 答案:(1)②③⑥ ④⑤ (2)①②④ (3)①② ①②③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