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和氯水 B.二氯甲烷和丁醇 C.七水合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 D.蔗糖和淀粉 解析:选C。A项中的氯水为混合物;B项中的丁醇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如1-丁醇、2-丁醇等;D项中的淀粉是混合物。 2.近期出版的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做“瓶体”,一种磷酸盐做“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双氧水、水玻璃都是纯净物 B.石墨和C60互为同位素 C.磷酸钙中所含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 解析:选D。本题以高科技为切入口,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与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中。本题中水和双氧水是纯净物,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D正确;磷酸钙中钙元素是长周期元素,C错误。 3.现有C、CO、CO2、Na2CO3四种物质,采用下列分类标准,无法将其中两种归为一类的是(  ) A.是否具有还原性 B.是否为氧化物 C.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否相同 D.是否为电解质 解析:选D。A项,C、CO均具有还原性,CO2、Na2CO3不具有还原性;B项,CO、CO2为氧化物,C、Na2CO3不属于氧化物;C项,C与CO中C元素化合价不同,CO2与Na2CO3中C元素均为+4价;D项,C不是电解质,CO、CO2为非电解质,Na2CO3为电解质,无法将C和Na2CO3归为一类。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B.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以制得Fe(OH)3胶体 D.某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该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或一种离子 解析:选D。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是区分溶液、浊液、胶体最本质的属性,B正确;当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微粒应为不带电的中性微粒,不可能为离子。 5.洪水过后,医疗队开赴受灾一线后,首先开展的工作是解决人们的饮水问题。受灾地区到处都是水,但水质污染严重,水体中含有的杂质较多,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颗粒大小及存在的形态可分为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三类。 (1)悬浮物的主要特征是在动水中呈悬浮状态,在静水中的状态是密度小者上浮、密度大者下沉。水体中密度小的悬浮物主要有枯枝水草、浮游生物(如藻类、细菌或原生动物)等;密度大的悬浮物主要是泥沙、大颗粒黏土、矿物质废渣等。医疗队要利用这种水制备初步能够被使用的水(杀菌后可以饮用),下列制备方法切实可行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 A.静置取上层水 B.太阳底下曝晒、蒸发,收集蒸馏水 C.加热制取蒸馏水 D.用活性炭处理,然后过滤,取清水 E.用沙子过滤,取其清水 (2)地上水中的胶体杂质主要是硅酸胶体、黏土胶体(或少量的蛋白质和腐殖质等胶体)。胶体杂质的特征是在水中相对稳定,静置多时也不会自然沉淀。医疗队为了快速制取清水,可以在浑浊的水(浑浊的水中胶体微粒多带负电荷)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 A.氢氧化铝       B.氢氧化铁 C.明矾 D.高铁酸钠(Na2FeO4) 解析:(1)可以联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过滤操作,但最后制取的水必须是澄清的,A中上层水还有悬浮物,所以A不可行;B、C用日光曝晒、蒸发制备蒸馏水的方法不可取,因为操作麻烦,制得的蒸馏水量太少;选项D、E是正确的,特别是利用沙子对浑浊的水进行过滤是最好的方法。 (2)因为浑浊水中的胶体微粒多带负电荷,所以加入的物质产生的胶体微粒需要带正电荷,而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是固体,在溶液中不能成为胶体,明矾中的铝离子可以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高铁酸钠(Na2FeO4)中的Fe(+6价)在水中可被水还原为Fe3+,从而形成氢氧化铁胶体。金属的氢氧化物胶体微粒一般带正电荷,所以可以与浑浊水中的胶体微粒发生凝聚,起到净水的作用。 答案:(1)DE (2)CD  1.(2010·高考福建卷)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解析:选B。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变量,不能确定是哪一个变量影响的,A错误;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C错误;用酸性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应该用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判断,D错误。 2.(2010·高考北京卷)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A.H2SO4、NaOH——腐蚀品 B.CH4、C2H4——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 解析:选B。B项,CH4、C2H4均为易燃气体。 3.(2009·高考广东卷)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解析:选B。解答组合型选择题要关注选项组合。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形成有关,①正确,则排除D选项;硫酸钡是难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③错误,则排除A选项;氯气是非金属单质,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⑤错误,则排除C选项。  1.(201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综合练习)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选项 甲 乙、丙、丁  ①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②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生铁  ③ 基本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糖类  ④ 腐蚀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⑤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⑥ 弱电解质 醋酸、一水合氨、水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⑤⑥ 解析:选C。化学的灵魂是概念。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定义和概念,是学好化学的有效途径,在高考中很多错误都是由概念不清或混淆概念造成的。本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只要深入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便可顺利解题,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不能充当干燥剂;基本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六种营养物质之一;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同时,还生成O2,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 2.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 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 D.Al2O3是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解析:选A。称某元酸或碱是根据组成分类的,称强酸、挥发性酸、难溶性碱、两性氧化物,均是根据性质分类的。 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解析:选B。氧化物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H2O、CO、Na2O2,A中HCOOH是羧酸,Cu(OH)2CO3是碱式盐,A项错;CH3CH2OH是非电解质,C项错;HCOOH分子中只有羟基氢可以电离,属于一元酸,D项错。 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亮的光路,前者则没有 解析:选D。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它们都是电中性的,胶体中的胶粒由于比表面积大,能吸附阴或阳离子而带电;溶液中含有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胶体中的带电胶粒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也会移向某个电极,和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微粒移向另一个电极;溶液和胶体中的微粒都在做无规则运动,都有布朗运动;丁达尔效应用于胶体和溶液的鉴别。 5.(2012·山东济南高三调研)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 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 D.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C。FeCl3溶液一般呈黄色到棕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二者颜色不同;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胶体中分散质颗粒直径;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解析:选B。胶体的性质包括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胶体的聚沉。A选项土壤中的胶体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B中的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长时间后分层,油层在水层的上面,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胶体的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的硫酸能与氢氧化铁发生酸碱中和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6H2O,沉淀消失。 7.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解析:选A。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就是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①可以实现;H2S这种弱酸和FeCl3这种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有HCl强酸生成,②可以实现;复分解反应的产物可以是弱电解质,如醋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物就是醋酸这种弱电解质,③可以实现;一定浓度的硫化氢溶液与亚硫酸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和水,溶液为中性,④可以实现;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臭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⑤可以实现;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气体生成,⑥可以实现。 8.已知有三种溶液:FeCl3的浓溶液、Na2SiO3溶液、稀盐酸,现有下列说法:①将FeCl3溶液滴入冷水中,边滴边振荡,便可制得Fe(OH)3胶体;②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溶液可制得硅酸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③用光照射硅酸胶体时,胶体粒子会使光发生散射;④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能透过滤纸;⑤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⑥常温下,pH=2的FeCl3溶液和pH=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1010∶1,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选C。本题重点考查胶体的制备、概念与性质。制备Fe(OH)3胶体是将FeCl3的浓溶液(或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①错误;胶体粒子直径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②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具有的性质之一,是由于胶体粒子使光发生散射形成的,是鉴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③正确;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④正确;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⑤错误;在强酸弱碱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等于溶液中H+的浓度,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等于溶液中的OH-浓度,分别为10-2、10-12,⑥正确。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直径为10 nm的微粒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溶液 B.液态甲醛俗称福尔马林 C.I2溶于苯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胶体 D.甲醛、苯均能使溴水退色,但原理不同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散系基础知识。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应为胶体;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I2溶于苯中形成溶液;溴水能将甲醛氧化成甲酸或CO2,苯与溴水发生的是萃取作用。 10.(2012·河北周口毕业班质检)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C.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含氧化合物,但元素的一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含氧化合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 解析:选B。A项,NaCl不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故不正确;C项,同种化合价对应的含氧化合物也可能不止一种,如+1价的钠可以形成Na2O和Na2O2两种含氧化合物,故不正确;D项,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也可能有能量变化,如液态水的汽化要吸收热量,故不正确。 11.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1)上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2)以H、O、S、N、K、B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类别中: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式      (3)从上表酸及氧化物中各选出一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并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HNO3、H2SO3、H2SO4 KOH、Ba(OH)2 Ba(NO3)2、KNO3、BaSO4、K2SO4 NO、NO2、SO2、SO3、K2O、KO2等 (3)K2O+2HNO3===2KNO3+H2O(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12.今有下列两组单质:Ⅰ.F2、S、Cl2、Br2 Ⅱ.Fe、Na、Al、Si (1)试将每组单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每种分类都可分别挑选出一种单质,它跟其他单质属于不同“类”。将挑选出的单质(写化学符号)和挑选依据(写编号)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挑选依据仅限于以下四种: A.其组成元素不属于金属(或非金属); B.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族; C.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 D.其组成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 组别 第Ⅰ组 第Ⅱ组  被挑选出的单质    挑选依据    (2)Ⅱ组中一种物质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写出该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Ⅱ两组物质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及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1)第Ⅰ组物质可以根据B依据找出不同“类”的单质,第Ⅱ组物质可以根据A、C、D依据找出不同“类”的单质。 (2)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3)①由题意知,该化合物为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②可利用该分散系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来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答案:(1) 第Ⅰ组 第Ⅱ组  S Si Fe Fe  B A C D  (2)Al(OH)3+OH-===[Al(OH)4]- (3)①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②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 13.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铜绿ACu(OH)2B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解析:根据“铜绿”的组成它应属于盐,且是铜盐,碱式盐,根据性质它应属于不溶于水的盐,有颜色的盐等。 答案:(1)盐、碱式盐、不溶于水的盐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CuO (4)① ②③ 14.(2012·山东枣庄一中高三质检)在如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中学化学所学的物质。C为一种黑色粉末,D为一种气体。  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 (1)若F为可溶性碱,G为蓝色沉淀,则A为________;D可能为____________。 (2)若G为蓝色沉淀,H为难溶性盐,则I为____________。 (3)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I可能为________;F可能为________。 解析:由题中框图关系可知,黑色粉末与一种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B两种物质,应为氧化铜被还原。因为D点燃可生成B,若D为氢气,B为水,若D为CO,B为CO2,C为CuO,A为Cu。因CuO可与酸反应,所以I为酸,E为铜盐,当G为蓝色沉淀Cu(OH)2时,F应为可溶性碱,H为盐。因H为难溶性盐,则F为Ba(OH)2,H为BaSO4,I为H2SO4。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H为难溶性盐,若I为HCl,则E为CuCl2,F为AgNO3,G为Cu(NO3)2,H为AgCl;若I为H2SO4,则 E为CuSO4,F为 BaCl2,G为CuCl2,H为BaSO4。 答案:(1)Cu H2或CO (2)H2SO4 (3)HCl或H2SO4 AgNO3或BaCl2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