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  元素周期律专题(三)
玉山一中高三课题研究组  王苏翔
1.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下列铝的应用:①制铝锭;②制易拉罐;③制电线电缆;④制牙膏皮;⑤用明矾净水;
  ⑥制炊具;⑦用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⑧用Al(OH)3制成药片治胃病;⑨制防锈油
  漆。其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A.①②④⑤⑥⑦⑧    B. ②⑤⑥⑦⑨	  C.②④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2.NaH是—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氨、
  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 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
	C. 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D. 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
3.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5B、115B, 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 则对硼元素中的105B
  质量分数判断正确的是			
  	A. 20%         B.略小于20%   	C. 略大于20%    	  D. 80%
4.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过程正确的有:①蛋白质的变性 ②蛋白质的盐析 ③胶体的聚沉 ④盐类水解 ⑤焰色反应 ⑥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6.下列结合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 = Na2O2
	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 Ag2S↓+2C1―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 +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3―+Ca2++2OH―= CaCO3↓+CO32―+2H2O
7.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 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 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8.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FeCl2溶液
	B.若W是氢氧化钠,则X与Z可反应生成Y
	C.若X是金属镁,则W可能是强氧化性的单质
	D.若W为氧气,则Z与水作用(或溶于水)可能生成一种强酸
9.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 铜,完全溶解后,又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不含有Cu2+      	B.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        	   D.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10.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甲<乙
甲
乙
丙
丁
戊
B.非金属性:乙<丁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丙<丁
D.最外层电子数:丙>丁>戊
11.碘 - 硫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制氢方法,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1) SO2+I2+2H2O=H2SO4+2HI  (2) 2H2SO4=2SO2+O2+2H2O  (3) 2HI=H2+I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中SO2氧化性比HI强   B.循环过程中需要补充H2O
C.循环过程H2O作催化剂        D.循环过程中产生2mol H2的同时产生0.5mol O2
12.日常生活中所用自来水管,你认为选用下面哪种既经济又耐用
    A.普通钢管     B.铜管   C.不锈钢管   D.镀锌管
13.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
3CO2+4NaxR+C(金刚石)。则 x、R为
A.1、Na2CO3       B.2、Na2CO3       C.4、Na2CO3     D.2、Na2O
14.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   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m﹣x + 2         B. m + x﹣2          C. m﹣x﹣2        D. m + x + 2
15.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16.关于铯(CS)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 碳酸铯加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铯。 	② 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
③ 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易溶于水。   ④ 铯只存在一种氧化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7.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     B.Fe3+      C.Fe2+  	 D.H+
1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的一种元素E的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则下列有关A、B、C、D、E五种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E
A.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 
B.D在过量的B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DB2
C.E的氢化物的沸点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D2E2分子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9.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比较Fe3+、Cu2+的氧化性强弱   
B.用乙图装置测定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中铝的含量
C.用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                 
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20.1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的浓度都为0.1mol/L,向混合
溶液中滴加某溶液Z(0.1mol/L的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所得
沉淀的物质的量随着Z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X、Y、Z分别是  
A.AlCl3、FeCl3、NaOH       B.AlCl3、MgCl2、NaOH
C.NaAlO2、Ba(OH)2、H2SO4  D.NaAlO2、BaCl2、H2SO4
2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还含少量二价铁和三   
价铁的氧化物及硅的氧化物。以下是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晶体的流程图::
(1)	试剂A的化学式是_______  ;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   ;操作II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_______       、坩埚钳和三角架。
(2)生成气体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3)	使用试剂B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转化为,试剂B最好选用_____  (填选项序号)。
A.酸性KMnO4溶液   B.双氧水   C.浓硝酸    D.氯水
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4)	已知:
试剂C的使用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使转化为沉淀予以分离。试剂C宜选用_______(填选项序号);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氨水    D.CuO
为完全除去溶液c中的而又不使沉淀,则应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 。
(5)	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Fe3+是否完全除去(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                                                                
                                                                              。
22.元素周期表有多种形式,下图是一种三角
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上标有第ⅦA
族以及第ⅣA族碳、第IA族钾两种元素
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所列的六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呈弱酸性的是      (填元素符号);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R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为____。
(2)请在图中将过渡元素(副族和VIII族)所在的位置涂黑,并在图中画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3)写出“B” 阴离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写出“R”的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                    。
(4)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能与另一由A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现有A、B、C、D、E、F六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A4的溶液中Fe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6)方案③中,当Fe3+全沉淀时,溶液中c(Cu2+)的范围为                     。
1、C 2、B 3、B 4、B 5、C 6、B 7、B  8、C  9、D  10、C 11、B  12、D  13、B 14、C 15、C  16、D  17、C  18、19、D  20、C
21、(1)H2SO4   过滤   蒸发皿(2)Cu2(OH)2 CO3  + 2H2SO4 = 2CuSO4 + 3H2O + CO2↑
(3)B   2Fe2+ + 2H+ + H2O2=2Fe3+ + 2H2O  (4)D   3.7~4.8 
(5)取待检溶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Fe3+已完全除去;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Fe3+未完全除去
22、(1)C;H2O;5 
(2)(涂黑2分 分界线2分)                
(3)S2―   
(4)SO2+H2O2=H2SO4 
23、
(2)
(3)Al3++6F―=AlF63―
(4)90%   N2(g)+3H2(g)≒2NH3(g)  △H=﹣92.4 kJ · mol-1
(5)①NH4+的水解程度大于NO2―的水解程度 
②取少量两种溶液,分别滴加稀硫酸加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为NH4NO2;
取少量两种溶液,分别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为NH4NO2
24、(1)第三周期 VIIA族  离子键和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2)①Cu2++2H2O+2Na=== Cu (OH)2↓+2Na++H2↑ 
(写2Na+2H2O===2Na++2OH―+H2↑,Cu2++2OH-=== Cu(OH)2↓  也可)
 ②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
(3)Na2SO3 为0.05 mol, NaHSO3  为0.05 mol  
(4)Cl2 + S2O32― +H2O = 2Cl― + 2H+ + S↓+ SO42―
25、(1)Fe  Fe3O4  HCl   (2)③⑥   (3)Fe3++3SCN-===Fe(SCN)3[
(4)3Fe+4H2O(g)Fe3O4+4H2 0.8     (5)Fe3++3HCO===Fe(OH)3↓+3CO2↑
26、(1)Cl2 + 2OH― =Cl― + ClO―+ H2O   (2)<   (3)①26    1.2 
②3ClO― + Fe3+ + 3H2O=Fe(OH)3↓+ 3HClO 
③2FeO42―+Fe3++8OH―=3FeO43―+4H2O 
(4)稀KOH溶液    饱和KOH溶液
27、⑴FeO  Fe2O3    Fe3O4        ⑵H2  CO  CH4(无顺序)
⑶                            
⑷
28、(1)使茶叶灰分中的钙、铁、铝等难溶化合物转化成可溶性氯化物,使Ca2+、Al3+、Fe3+浸出(或使Ca2+、Al3+、Fe3+溶解)(2)Ca2++(NH4)2C2O4 = CaC2O4↓+2NH4+
(3)Fe(OH)3、Al(OH)3                     (4)Fe3++3SCN—Fe(SCN)3
(5)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使之与铝元素分离(6)检验Al3+存在    (7)<
29、(1)4CrO3+3C2H5OH+6H2SO4  2Cr2(SO4)3+3CH3COOH+9H2O
(2)①Cr3O8                 ② 4CrO32Cr2O3+3O2↑
(3)①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②3×10(6
30、(1)溶液呈红色(2)Fe2+、Cu2+  (3)3Fe2++4H++NO3―=3Fe3++NO↑+2H2O
(4)160g(5)ACD (6)≤2.2 mol/L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