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7年化学之决胜高考---无机及推断题
1.有常见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B多一个。甲、乙、丙是3种含氧酸的钠盐,甲中含B元素,乙中含C元素,丙中含A元素,甲、丙溶液pH>7,乙溶液pH<7;丁为气体,戊为淡黄色固体。甲、乙、丙、丁、戊、己六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写出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  ___,写出丁和戊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2)用有关化学用语解释:
乙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乙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己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1);;;(每空1分)
(2)NaHSO4=Na++H++SO42-、Na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
CO32-+H2O      HCO3-+OH-、CO3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每空方程式2分,叙述1分)
(3)2H++CO32-=H2O+CO2↑;
2Al3++3CO32-+3H2O=2Al(OH)3↓+3CO2↑(每个方程式2分)
2.(10分)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一种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与足量的B的浓溶液反应能生成C、D、E三种物质,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常温下,L为无色液体,D、J为无色气体,I为气体单质,且J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D的电子式是         ,1mol D与足量G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写出C与H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在一定条件下,E和J能否发生反应                       (填“能”或“否”)若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                   。
(4)若化合物A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A的化学式为                    。
2、答案:(1) (1分)    NA(2分)
(2)2Fe3++3CO32-+3H2O=2Fe(OH)3↓+3CO2↑(2分)
(3)能,(1分)8NH3+6NO2  7N2+12H2O(2分)
(4)Fe3C(2分)
3.已知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单质,且组成它们的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5,A到H是八种常见化合物。上述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见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产物之一
       甲    丙     B    丙       E   水     丙
 
A             D       G            ②
  
       乙    丙     C   丙 ①    F    水    H溶液        
试回答:
(1)与丙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从A到H八种化合物中摩尔质量相同的是___              __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①②两步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答案:⑴O3     ⑵Na2S  Na2O2
⑶ 2SO2+O2           2SO3    2H2O         2H2↑+O2↑ 
4.A、B、C、D、E、F、G、H、I、J、K、L、M等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D为非金属单质,F、G、H为金属单质,A的稀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为无色、无味的液体,K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气体。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⑴I的化学式为          ,通过反应  ②制备1mol G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⑵若F和E的稀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不反应,则下列由F制备A的溶液的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①向E的热稀溶液中加入适量的F和D,至反应完全
②将适量的F和E的浓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至完全
③在适量的E的稀溶液中加入适量F和L,或者加入F和M后通入足量空气,反应完全后,调节溶液的pH到3~4,产生沉淀后过滤,滤渣以合理的方式循环使用
④在适量的E的稀溶液中加入适量的F和10%的H2O2溶液后,控制温度在50℃~60℃至反应完全
⑶若F和E的稀溶液在不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反应,则将F和E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剧烈反应生成的K通入到L的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⑴Fe3O4,8/3 mol  ⑵①③④    ⑶ 2Fe2++NO2+2H+=2Fe3++NO+H2O    或 3Fe2++3NO2+2H+=3Fe3++2NO+NO3—+H2O 等。
5.物质A存在如下转化关系(有些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水未标出):
A由3种元素组成,在一定量O2中高温锻烧时经复杂反应生成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D、J为常见金属,B、C为氧化物,Y为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2)D与F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H与J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检验H中阳离子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 
(1)CuFeS2
     (2)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  2 H2O
     (3)Fe + 2Fe3+=3Fe2+
	 (4)取少量试样,加入少量KSCN溶液,变红色则证明Fe3+存在。
6.下图为周期表中原子体积(单质原子的摩尔体积)  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                 
(1)第二周期原子体积最大的元素形成的固态单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晶体。
(2)试预测下列元素原子体积的关系:Se _____ Br;Xe _____ Ba(选填 >、 = 或 < )。
(3)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选填代 号)。
a. 同一周期中,原子体积先由大变小,而后又由小变大
b. 每一周期中,碱金属的原子体积最大
c. 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体积一般总是逐渐减小 
(4)由此可见,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与它们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均有周期性变化规律。试写出一条Ⅶ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某种性质的变化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分子; (2)<、> (3)a; (4)从上到下,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答
案合理即给分) 
7.工业上可利用反应:CH4(g)+H2O(g)CO(g)+3H2(g) ,生产合成氨原料气H2。
已知温度、压强和水碳比[]对甲烷蒸气转化反应的影响如下图:
图1(水碳比为3)      图2(水碳比为3)         图3(800℃)
该反应平衡常数K=
(1)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图2中,两条曲线所示温度的关系是:t1_____t2(选填>、=或<);在图3中画出压强为2 MPa时,CH4平衡含量与水碳比之间关系曲线。
(3)工业生产中使用镍作催化剂。但要求原料中含硫量小于5×10-7%,其目的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增大  
(2)<  
(3)防止催化剂中毒
8、(10分=2×5)某橙红色晶体A是由N、H、O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撞击A会发生爆炸,并全部气化,无固体残留。A与NaOH小心加热时,会产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把A溶于水滴加浓盐酸,立即产生黄绿色气体,得到的气体用过量的NaOH浓溶液吸收,气体体积减少1/3,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之,能使其复燃。试回答下列问题:
            (1)盐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盐A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A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的作用是______;
            (3)A溶液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NH4O3;2NH4O3=N2  +O2   +4H2O;(2)2NH4O3=2NH3  +2O2  +2H2O;催化剂;
            (3)2NH4O3+4HCl=NH4Cl+Cl2  + 2O2   +2H2O;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