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强化专练一
1.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D
A.1 mol         B.1.5 mol         C.2 mol          D.2.5 mol
2.(NH4)2PtCl6晶体受热完全分解,生成氮气、氯化氢气体、氯化铵和金属铂。在此分解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C )
A.1:2         B.1:3        C.2:3       D.3:2  
3.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2O2     H2O   IO3-       I2     MnO4-     Mn2+    HNO3     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B  )
A. H2O2       B. IO3-      C. MnO4-      D. HNO3 
4. 下列物质中,按照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
	A.F2、K、HC1		B.C12、A1、H2
	C.NO2、Na、Br2		D.O2、SO2、H2O
5.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1O发生如下反应:3NaC1O→2NaC1+NaC1O3。在相同条件下NaC1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B   )
	A.NaC1、NaC1O		B.NaC1、NaC1O3
	C.NaC1O、NaC1O3	D.NaC1O3、NaC1O4
6.已知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可以发生反应:2FeC13+H2S     2FeC12+S↓+2HC1。在标准状况下,向100mLFeC13溶液中通入aL的H2S气体后,再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经测定金属阳离 子的浓度为3mol/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则原FeC1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C   )
	A.1.5mol/L	B.1mol/L	C.2mol/L	D.无法确定
7.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如NH4H与水反应有氢气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NH4H是共价化合物
	B.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D.NH4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生成
8、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B  ) 
A.9.02g       B.8.51g       C.8.26g       D.7.04g
9.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I2+ZnAt2    AtI+2NH3(1)===NH4I+NH2At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AtI与液氨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D.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某同学用回收的镁铝合金制取氢气。现有l0.8 g镁铝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常温下与足量18mol/LH2SO4反应,最多可放出0.6 mol H2
常温下与足量2mol/LHNO3反应,最少可放出0.45 mol H2
常温下与足量2 mol/L H2SO4反应,放出H2的量在0.45 mol~0.6 mol之间
常温下与足量2mol/LNaOH反应,放出H2的量在0.45 mol~0.6 mol之间 
11.氯酸是一种强酸,室温下,浓度超过40%时就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 HClO3 = bO2↑+ c Cl2↑+ d HClO4 + e H2O,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4>HClO3    
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8e—
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
5C12 + I2 + 6H2O = 12H+ + 10Cl- + 2IO3-
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mol混合气体质量为52.5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6HClO3  = 15O2↑+ 8C12↑+ 10HClO4 + 8H2O
12.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2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C   )
A.2 mol 		  B.1 mol		   C.0.5 mol	       D.0.25 mol
13.将NaClO3和Na2SO3按2∶1的物质的量之混合于烧瓶中,再滴入适量硫酸,并用水浴加热,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C
	A.Cl2        B.Cl2O         C.ClO2              D.Cl2O3          
14.在标况下,将O2与NO按3:4的体积比充满于一真空干燥烧瓶中,然后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中液面逐渐上升后,至几乎完全充满烧瓶,最终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接近于Aw.w.w.k.s.5.u.c.o.m
A.0.026mol/L		  B.0.030mol/L  		C.0.036mol/L   D.0.45mol/L
15.将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只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的溶质是Fe(NO3)3、H2SO4,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D
	①(a+b)×63g	②(a+b)×189g	③(a+b) mol	④Vc-(9a+b)/3 mol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 + Z=X + Z2+;Z2+ + Y=Z + Y2+。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A
A.R2+>X2+>Z2+>Y2+	B.X2+ >R2+ >Y2+>Z2+	C.Y2+>Z2+>R2+>X2+	D.Z2+>X2+>R2+>Y2+
17.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作腐蚀液,有关反应为2FeCl3 + Cu =2FeCl2 + 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B
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        	C.铁、铜都有     	D.铁、铜都无
18.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BC
A.30        		B.46            	C.50             	D.66
19. 还原2.4×10-3 mol XO(OH)3+到X元素的低价态时,消耗0.2mol·L-1的Na2SO3溶液
30mL,则X元素反应后的价态是	( A   )
A.+1       	B.-1       	C.0      	D.-2
20、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D   )
(A)S2-     (B)S      (C)SO32-    (D)SO42
21.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下)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原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D.原溶液中c(Br-)=0.4mol/L 
22.38.4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则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C   )     
A.1.0 mol    B.1.6 mol      C.2.2 mol     D.2.4 m 
2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 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C
	Al2O3+N2+3C ==  2AlN+3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2得到的3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24.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       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     mol。
(3)CuI可由Cu2+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Cu2++___I--___CuI+___I3-
24.各2分)(1)+1     (2)CuI,  0.5      (3)2,5,2,1
25.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实验②中化学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5.(1)ClO-+2I-+2H+=I2+Cl-+H2O(2分)
   (2)0.004 mol (没单位不给分) 
   (3)SO42-、I2、ClO-
26.化合物X大量用作漂白剂、饮水处理剂、消毒剂等。氯酸钠是生产X的原料,在稀硫酸溶液中用草酸(H2C2O4)还原氯酸钠生产X。此外,向亚氯酸钠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氧化,也可生产X。X在碱性溶液里可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两种相近价态的钠盐。
⑴写出化合物X 的化学式及名称。
                                     
⑵分别写出上述用草酸还原和用氯气氧化生产X的反应方程式。
     
     
⑶写出上述X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⑴. ClO2  二氧化氯    (各1分)                                
⑵. 2ClO3??+H2C2O4+ 2H+ = 2ClO2 + 2CO2 + 2H2O                     
或 2NaClO3 + H2C2O4 + H2SO4 = 2ClO2 + 2CO2  + Na2SO4 + 2H2O(2分)
2NaClO2 + Cl2 = 2ClO2 + 2NaCl    (2分)
⑶. 2ClO2 + 2NaOH = NaClO2 + NaClO3 + H2O                          
或 2ClO2 + 2OH? = ClO2??+ ClO3??+ H2O     (2分)
27.(1)已知氢氧化铁可以被次氯酸钠氧化成FeO4n-,当3.21gFe(OH)3参加反应时,反应中共转移了0.09mol电子,则n              。
(2)根据上题推断结果,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    ]Fe(OH)3+[    ]ClO-+[    ]OH-——[   ]FeO4n-+[    ]Cl-+[   ]H2O   
(3)结合以上反应,推测FeO4n-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填序号)           。
	A.Cl2	B.SO2	C.H2S	D.O2
27.(1) 2  (1分)   (2) 2, 3 ,4, 2, 3, 5, (2分)    (3) B   C   (2分)
28.已知将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而溶液的紫红色褪去。现有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中,共有KCl、Cl2、浓H2SO4、H2O、KMnO4、MnSO4、K2SO4七种物质:
   (1)该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中,还原剂是______,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物是___  。
   (2)写出一个包含上述七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需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 mol。
   (4)如果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溶液又变为紫红色,BiO3-反应后变为无色的Bi3+。证明NaBiO3的一个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⑴、KCl (1分)    H2SO4 (1分)   
⑵、2KMnO4+10KCl+8H2SO4=6K2SO4+2MnSO4+5Cl2↑+8H2O 
(方程式没配平为0分,2分)  
⑶、5  (2分) 
⑷、NaBiO3的氧化性比KMnO4的强(答其它答案不得分,2分)
29.实验室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取的气体是                  
    ①HCl  ② H2S ③ O2 ④ CO2 ⑤ Cl2 ⑥ NO ,(填序号)
29、 ③⑤⑥
30、(1)写出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的反应方程式                                                                   ,
(2)该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为            和还原产物为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30、(1)3(NH4)2SO4====4NH3+3SO2+N2+6H2O                        ,
(2)氧化产物为   N2  和还原产物为  SO2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1:3	
31.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
⑴请将Au2O3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如以下空格内。
⑵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还原剂是                 。
⑶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下列空格中,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剂) (还原剂)
⑷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后布匹的“脱氯剂”,Na2S2O3和Cl2反应的产物是H2SO4、NaCl和HC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31、⑴Au2O3、Na2S2O3、H2O、Na2S4O6、Au2O、NaOH
⑵   Na2S2O3         ⑶   ⑷1:4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