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第7课时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一学时课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及化工生产
【ⅰ温基础获新知】
知识梳理
1.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物质的溶解通常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这一过程中,溶质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分子或离子之间的引力,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是一个物理过程;另一个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是一个化学过程。 
(2)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物质溶解于水,当扩散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时,溶液的温度就下降。当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时,溶液的温度就上升。当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热量时,溶液的温度就不变。
2.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反应热
①概念: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的热量,其符号为          ,单位为          。
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若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则Q          0,为          反应。反之则为         反应。
③类型
燃烧热:在101kPa时,         物质         生成               时所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在稀         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放出的热量。
  (2)热化学方程式
①概念:表明反应所        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②意义:①表明化学反应中        的变化;②表明化学反应中        的变化。    
(2)燃料充分燃烧条件
(1)                     。
(2)                                                    。
【ⅱ名师助学】
热点一、化工生产
例题:利用Cu与浓硫酸反应可以制备Cu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常温下Cu不能与O2反应,也不能与稀H2SO4共热反应。但工业上却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通入空气来制CuSO4,化学方程式为                       。以上两种方法_______者好(填“前”或“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 2H2SO4(浓)→CuSO4 + SO2↑+2H2O;2Cu+O2+2H2SO4→2CuSO4++2H2O;以上两种方法前者好(填“前”或“后”),原因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变式——加深理解类
1.主要工艺有“七原理”①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原理②增大反应物浓度原理③热交换原理④逆流原理⑤催化原理⑥充分利用原料原理⑦连续生产原理。针对上述原理某一条,举例说明是如何利用该原理的?
热点、绿色化学
例题:国际上提出的“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的__________。
A.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严格管理             B.在化学生产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
C.在化工厂及周围种草、种树、种花,使工厂成为花园式工厂。
D.以绿色植物为原料,以生物催化剂实现化工生产过程的化学。
答案:B
变式——加深理解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没有(或极少有)有毒、有害物质排出,合成品的原子利用率尽量达到百分百
B.绿色食品是指未使用过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绿色的产品      
C.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健康无害      
D.SO2在大气中因缺乏催化剂而不能转化为SO3,所以它可以不算做污染物
2.“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室效应                          B.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煤和石油      D.自然界硫化物的分解
3.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人1.06g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后,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A.等于1.06g                                B.等于2.86g
C.大于 2.86g                                D.大于 1.06g,小于 2.86g
4.地球外层的臭氧层中存在臭氧和氧原子,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但不少大气污染物会破坏臭氧层,如超音速飞机排放物中的NO与NO2,它们可发生如下反应:O3+NO→NO2十O2、O+NO2→NO十O2,这两个反应反复循环,其总的反应方程式为                                   ,由此可见,氮氧化物在破坏臭氧层过程中起了         的作用。
【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A级能力提升】
1.人体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
A.K      B.Ca      C.Na      D.Fe
2.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3.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邓稼先       B.李四光       C.华罗庚       D.侯德榜
4.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
  A.Mg2+      B.Ca2+     C.Na+      D.Fe3+
5.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化学界享有盛名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达尔文      C.居里夫人      D.欧拉
6.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
  A.0.9%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铵溶液     
  C.1.25%碳酸氢钠溶液             D.5%葡萄糖溶液
7.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里昂       D.含汞电池
8.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水变成汽油                  D.干冰转化成原子晶体
9.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
  A.用木材作燃料                B.用液氢替代汽油     
  C.开发风能                    D.开发地热
10.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
  A.发现新物质                      B.合成新材料
  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11.有效地利用现有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1)可用改进汽油组成的办法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我国即将全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含铅汽油中溶有能提高汽油抗震性的四乙基铅),其主要目的是         。
A.消除汽车尾气中的铅对大气的污染B.提高汽油的燃烧值
C.减少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D.提高汽油的抗震性
(2)天然气的燃烧产物无毒,热值高,管道输送方便,将成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之一。天然气常和石油伴生,其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A.煤、石油       B.太阳能           C.氢能              D.核能
(3)1980年我国首次制成一辆燃氢汽车,乘员12人,以50km/h行驶了40km。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的制氢方法是(填写编号)。
①电解水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          ③光解海水
其次,制得纯氢气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写出一种)。
【ⅲ过程与方法B级过关】
1.把下列物质溶于适量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  
A.硝酸铵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食盐
2.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D.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和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不相等
3.如下左图所示,在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人冷水,然后再加人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人的物质可以是       。
A.浓H2SO4           B.食盐           
C.硝酸钾             D.硝酸铵
4.如上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人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硝酸铵固体
5.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是       。
A.物理过程       B.吸收热量的过程  C.化学过程         D.放出热量的过程
6.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溶液达到饱和时,则       。
A.已溶解的物质和未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        B.溶质溶解的速率等于溶质结晶的速率
C.溶质溶解的速率不等于溶质结晶的速率        D.溶质溶解与溶质结晶都不再进行
7.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这一现象称为       。
A.风化            B.潮解             C.蒸发             D.结晶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结晶水合物受热时失去结晶水,发生了风化
B.潮解是指有些晶体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的现象
C.物质溶于水,有吸热现象或放热现象
D.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蒸发溶剂而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
C.溶质开始溶解时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都变成不饱和溶液
10.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a克无水硫酸铜粉末,放人一定质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得到bg蓝色晶体。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的浓度不变                     B.a、b上的关系为b>a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无变化             D.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
11.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自然界中以现存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二次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能是二次能源                      B.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一次能源                    D.焦炉气是一次能源
12.在空气中能发生潮解,并且吸收CO2后又发生风化的固体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无水硫酸铜     C.熟石灰           D.氢氧化镁
13.在20℃时,向100g饱和CuSO4溶液中加入1.6g CuSO4白色粉末后,经充分搅拌并静置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析出蓝矾2.5g                   B.溶剂减少0.9g,析出蓝矾2.5g
C.溶液浓度和质量均无变化,溶液下部仍为1.6gCuSO4     D.溶液质量减少,析出蓝矾3g
14.在盛有硫酸铜饱和溶液的容器中,投人一块不规则的硫酸铜晶体,隔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       。
A.晶体部分溶解了                           B.晶体的形状和质量都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加了,形状也发生了改变       D.晶体的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了
15.在toC时,向足量饱和Na2SO4溶液中加入ag无水Na2SO4,结果析出bgNa2SO4·10H2O晶体,则b—a是指       。
A.饱和溶液失去的水的质量                   B.饱和溶液失去的溶质的质量
C.减少的饱和溶液的质量                     D.ag无水盐所结合的结晶水的质量
16.根据燃料的性能分析,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卫星,其载运体“长征三号”火箭的第三级所用的燃料应是       。
A.固体酒精            B.凝固汽油             C.液态甲烷            D.液态氢
17.有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即熔融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因它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就熔化,又在日后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故可用于调节室内的温度或作夏日防暑用的枕垫或座垫。这些物质可称为潜热材料。现将几种盐的结晶水合物的有关数据选录如下:
根据上述数据并从实用性考虑,实际运用时常采用的物质应该是       。
A.①B.②C.③D.④
18.汽车尾气(含有CO、NO、SO2及烃类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控制城市空气污染的方法可以有         。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第7课 第2学时  铜锌原电池、电解食盐水和氯化铜及其应用
【ⅰ温基础获新知】
知识梳理
1、原电池的概念
(1)原电池的定义: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2)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动性        两种金属(金属和非金属)做电极;
②两电极必须用      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③电解质溶液。
(3)原电池的化学原理:较活泼的金属      电子,做      极,发生        反应。
                       较不活泼的金属做      极,发生        反应。
(4)原电池正负极判断:负极:      电子发生      反应。正极:      电子发生      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从      极经过导线流向      极。
2、电解池的概念
(1)电解池的定义:电解质在           作用下发生           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的条件:①两个电极;②         电源;③电解质溶液。
(3)电解池的化学原理: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4)电解池电极判断:阴极与    极相连,      电子发生      反应。
阳极与    极相连,      电子发生      反应。
(5)电解池电极类型:第一类电极(惰性电极):只导电不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如           。
                    第二类电极(活性电极):既导电又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如           。
    阳极选择要求:若只要电解电解质,则只能用         类电极做阳极。
3、典型的原电池和电解池
(1)铜锌原电池,如右图所示
负极(Zn):                     (氧化反应);
现象:                                     。
正极(Cu):                     (还原反应);
现象:                                     。
    总电极反应:                               。
(2)电解氯化铜溶液,如右图所示
阴极:                                            ;
现象:                                            。
阳极:                                            ;
现象:                                            。
    总电极反应:                                      。
(3)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如右图所示
阴极:                                            ;
现象:                                            ;
产物检验方法:                                    。
阳极:                                            ;
现象:                                            ;
产物检验方法:                                    。
总电极反应:                                      。
4、钢铁的电化腐蚀和电化学保护
(1)电化腐蚀的概念: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发生          反应而腐蚀的过程。
(2)金属的电化腐蚀——钢铁腐蚀
①析氢腐蚀——酸性较强条件下:
  负极(Fe):                  (氧化反应);正极(C):                  (还原反应);
②吸氧腐蚀——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
负极(Fe):                  (氧化反应);正极(C):                  (还原反应);
5、金属的电化防腐
(1)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2)覆盖保护层
(3)电化学保护法
①牺牲阳极保护法:利用原电池原理,将被保护金属连接一些更为活泼的金属。
②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利用电解原理,将被保护金属连接在阴极上。接一些更为活泼的金
【ⅱ名师助学】
1.离子的放电顺序反应规律
(1)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得e)
Au3+>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K+
(2)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失e)
前提:阳极——惰性电极
S2->I->Br ->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
2.电解中电极附近溶液pH值的变化。
(1)电极区域
A.阴极H+放电产生H2,阴极区域pH变大。
B.阳极OH-放电产生O2,阳极区域pH变小。
热点、疑点归纳
  原电池及其应用
例题:判断下列装置是否属于原电池,说明理由
解法指导: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判断,①活动性不同两种金属(金属和非金属)做电极;
②两电极必须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③电解质溶液。
答案:(1)否,电极为同种金属。             (2)否,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3)是,符合形成条件。                 (4)否,没有电解质溶液。
(5)是,符合形成条件。                  (6)否,不能自发形成。
变式——加深理解类
1.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人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a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2.下列事实不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需装上一定数量的锌块                B.铝片不需要特殊方法保存
C.纯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大  D.镀锌铁比镀锡铁耐用
【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A级过关】
1.原电池工作时,电流流向正确的是        。
A.从阳极到阴极                   B.从阴极到阳极
C.从正极到负极                   D.从负极到正极
2.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人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3.如图所示,试管中的铁钉最易腐蚀的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口铁(镀锡)镀层破损后会加快铁的腐蚀          B.钢铁腐蚀时,铁为正极  
C.含杂质的金属在干燥的空气中会发生电化腐蚀        D.电化腐蚀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5.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①Fe2+转化为Fe3+;②O2被还原;③产生H2;④杂质碳被氧化;⑤Fe(OH)3失水形成Fe2O3·H2O
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下列容器中盛有等浓度的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⑤④       B.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⑤
7.A、B两电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C、D两极相连.对CuC12溶液进行电解,A极上有气泡产生,则D极是       。
A.正极           B.负极               C.阴极           D.阳极
8.有关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浓度不变                      B.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不变
C.正极得到氧气                          D.阴极得到钠
9.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10.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11.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
    A.2H++2e →H2                             B.2H2O+O2+4e→4OH(
C.Fe -2e →Fe2+                             D.4OH(-4e →2H2O+O2
12.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C.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D.锌跟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
13.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后放置一段时间,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下列化学反应没有发生的是       。
A.4Fe(OH)2+2H2O+O2→4Fe(OH)3↓        B.2Fe+2H2O+O2→2Fe(OH)2↓ 
C.2H2O+O2+4e →4OH(                           D.Fe-3e → Fe3+
14.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15.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
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ⅲ过程与方法B级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极板为负极   B.形成原电池时,氧化、还原分别在两个极上发生
   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D.电子流入的极是正极
2.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3.某学生将粗盐配成饱和溶液,以石墨为电极电解该溶液,电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阴极处溶液变浑浊                    B.在阴极处滴入酚酞溶液时,电极附近颜色不变
C.在阳极处滴入石蕊溶液时,电极附近出现蓝色
D.阳极与阴极产生的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试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5.市场上出售的“热袋”,其主要成分是铁粉、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打开盛有以上成分的塑料袋轻轻抖动就会放出热量,其原因是       。
   A.铁粉的表面积大,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化合反应,放出热量       B.木屑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C.发生原电池反应,放出热量    D.炭粉表面积大,在空气中和氧气接触,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6.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入液态冰晶石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H2O,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
7.以锌片和铜片为两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当导线中通入2mol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溶解了1mol时,铜片上析出1mol氢气       B.两极上溶解和析出的物质质量相等
  C.锌片溶解了1g,铜片上析出1g氢气              D.锌片溶解了1mol,硫酸消耗了1mol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钢铁电化腐蚀的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水膜的pH不同,引起的正极反应不同
  D.无论哪种类型的腐蚀,其实质都是金属被氧化
9.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若电解时转移的电子数是3.01×1023,则此时在阴极析出铜的质量是       。
A.8g       B.16g      C.32g      D.64g
10.铋酸钠在酸性溶液中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在调节铋酸钠溶液的酸性时,如只能提供下列物质,最好选择       。
    A.稀硝酸               B.氢硫酸           C.盐酸         D.硫酸氢钾
11.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在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
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硫酸铜溶液。片刻
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12.下图中能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是       。
13.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
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
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
二、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检测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    ____  成绩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Cl—35.5;Na-23;K-39;Mg―24;Al—27;Ca—40;Cu―64;Fe―56;Ag—108;Ba—137;Co—59
单选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下列电解质溶液
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Fe2+、Fe3+、SO42(、Cl(                         B. Ca2+、Ag+、NO3(、Br(
 C. H+、MnO4(、I(、K+                             D. H+、Al02(、Na+、Cl(
3.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3O4与盐酸反应                                    B. 密闭容器中的NO2放入热水中颜色变浅
 C.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                     D. 久置的氯水颜色由深变浅
4.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5.在下列反应中,H202作还原剂的是………………………………………………………(     )
    A.H2S + H202→S↓+ 2H20          B.H202 + Pb02 → Pb0 + 02↑ +H20
    C.4H202 + PbS → PbS04 十4H20     D.H202 + H2S03→ H2S04 + H20
6. 下面化学方程式系数配得正确的是…………………………………………………(     )
A.2KMn04 + 11H2S + 5H2S04→K2S04 + 2MnS04十13S↓+ 16H20
B.2KMn04 + 8H2S + 4H2S04 → K2S04 + 2MnS04+ 9S↓+ 12H20
   C.2KMn04 + 5H2S + 3H2S04 → K2S04 + 2MnS04+ S↓+ 4H20 
   D.2KMn04 + 5H2S + 3H2S04 → K2S04 + 2MnS04+ 5S↓+ 8H20
7.若锌与稀硝酸反应时有下列反应方程式:  4Zn + 10HN03→aZn(N03)2十bM + cH20,
  则a、b、c, M可能是……………………………………………………………………(     )
  A.4,2,4,N02或4,3,5,N0             B.4,3,5,N0
  C.4,1,5,N20或4,1,3,NH4N03                  D.4,1,3,NH4N03或4,3,5,N0
8. 下列物质在潮湿空气中露置易被氧化而变色的是(     )
    ①FeSO4溶液 ②Na2O2  ③Fe(OH)2  ④苯酚  ⑤无水CuSO4 ⑥浓HNO3  ⑦生铁
A.全部      B.除⑤⑥⑦外      C.除②⑤⑥⑦外       D.除②⑤⑥外
9. 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 况)。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O.12mol         B.0.11 mol        C.0.09 mol         D.0.08 mol
10. 已知含有a mo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当溶液中有1/3的Br一被氧化时,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
   A.5a/3 mol          B.4a/3 mol               C.5a/6 mol          D.2a mol 
11.由两种卤素化合物合成的物质叫卤素互化物,如溴化碘 (IBr),它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  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十H20 → HBr + HI0,则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固态溴化碘是分子晶体                 
B. 和NaOH稀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I0
C. IBr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              
D. 与水反应时,I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2. 已知Cu+2Fe3+→2Fe2++Cu2+,Zn+2Fe3+→2Fe2++Zn2+。现把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Cl3和Zn
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反应容器中所得离子除SO42-和Cl-外还含有(    )
  A.Zn2+、Cu、Fe3+                B.Zn、Cu2+、Fe3+
C.Zn2+ 、Cu2+、Fe、Fe2+          D.Zn2+ 、Cu、Cu2+、Fe2+ 
13. 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
A.Mg      B. Cu    C. Ag        D. H2
14. 下列各级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可归为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①Cl2+ H2O  ②NO2+ H2O   ③H2S +SO2   ④Na2O2+ CO2   ⑤CO2+ C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5. 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Cl2,下列关于混盐CaOCl2的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该混盐与硫酸反应产生1mol氯气时转移2NA个电子
B.该混盐的水溶液呈碱性
C.该混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该混盐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 
16. 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 硒酸转化为亚硒酸(HCl + H2Se04 → H2Se03 + C12 + H20),通S02于亚硒酸溶液中,有单质硒析出。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e04氧化性弱于C12                          
 B.亚硒酸氧化性强于亚硫酸
   C.Se02还原性强于S02                            
   D.析出1mol Se ,需H2Se03、S02、H20各1mol
17.下列离子中最易给出电子的是(     ).
A.Cl- 	   B.Cu2+	      C.Fe2+	     D.F-
18.某温度下,将Cl2通人Na0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103、NaC10的混合液,经测定ClO( 与ClO3( 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5            B. 11:3        C.  3 :1        D.4 :1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答案
19. 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20.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元素为-1价)………………………………………………(     )
    A. 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C.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21. 下列叙述能正确解释显黄色原因的是(     )
    A.KI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显黄色,是因为碘元素被还原所致
B.工业所用粗盐酸显黄色是因为HCl分解生成的Cl2溶于盐酸
C.久置浓HNO3显黄色,是因为浓HNO3见光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中
D.实验室制溴苯时,生成的溴苯显黄色是因为少量的溴溶解在溴苯中
22. 已知下列反应:2ICl+2Zn=ZnCl2+ZnI2;ICl+H2O=HCl+HI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ZnCl2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ZnI2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ICl和水反应,I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ICl和水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23.一定条件下,S02与H2S的混合气体共2.5mol,充分反应后测得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6g,则原混合气体中S02和H2S的质量比为…………………………………………………(     )
    A. 16:17         B. 8:17           C. 17: 32          D.  48: 17
三、填空题
24. (1)1986年,化学上第一次用非电解法制得氟气,试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中          元素被还原;电子转移的总数          ;
(2)	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为
强弱为:Cl-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