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卷)通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I2+Z+H2O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
(1)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_______。
??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
(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
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元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均为正整数)。若CR2质量为1g,MmRn质量为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n=_____________(用含和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c
(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原通入气体为SO2;若溶液不变红,则原通入气体是O3
(3)2Fe+3Cl22FeCl3? Fe+SFeS(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①H-C≡N???????? ②CN-+H2OHCN+OH-
(5)16w1:(44w2-aw1)
【解析】X的组成元素为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应为Cl2。Y和Z均由R元素组成,即Y与Z为由R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由Y+2I-+2H+I2+Z+H2O常用作Y的鉴定反应可知Y为O3,Z为O2。
(1)Y与Z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即C。
(2)O3与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O3是与品红发生氧化还原而褪色,SO2是与品红发生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褪色,二者的区别在于SO2使其褪色的溶液不稳定,受热后可以恢复原来颜色,而O3使其褪色的溶液不能再恢复,因此可以加热二者褪色后的溶液,若恢复原来颜色的为SO2,反之则为O3。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已学过的常见化学反应,该反应可以为:H2S+Cl2S+2HCl或2Fe+3Cl22FeCl3、Fe+SFeS等。
(4)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根据H、C、N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可知其分子结构为H—C≡N。
②KCN属于盐,其水溶液显碱性,说明HCN是弱酸,在溶液中CN-发生水解:CN-+H2OHCN+OH-。
(5)由题可知:
即:
即m∶n=16w1∶(44w2-aw1)
(2008·海南卷)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
(4)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 ;
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 (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
??????????????????????????????????????????????????????? 。
【解析】常见的固体单质除了金属之外还有B、C、Si、P、S、I2,而能在空气中反应生成气体化合物的只有C、S。由A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便知A是单质硫。从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确定A是单质硫,因为SO2和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恰为4∶5,硫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化合物E应为H2SO3。
将5 mL 0.10 mol·L-1的E(H2SO3)溶液与10 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为Na2SO3溶液。由于+H2O+OH-,所以溶液显碱性。根据水解的特点可知加热溶液可以促进水解。
(2008·北京卷)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
已知:X+YZ+W??????
(1)Y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态Z和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将1 mol 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______________。
③向烧杯中滴入稀HNO3后发生的现象为:铜片慢慢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变成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2+8H+3Cu2++2NO↑+4H2O
(4)①温度由T1升高到T2,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并变为无色,说明NO2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方程式为:
2NO2(g)2NO(g)+O2(g)。
②根据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则T2—T3时混合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0.7 g·mol-1,即相对分子质量为30.7。
(2008·浙江卷)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耐高温水泥
B.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E.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3)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并给予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SiHCl3+H2Si+3HCl
②SiHCl3+3H2OH2SiO3+H2↑+3HCl? 高温下,H2遇O2发生爆炸
(2)ABCD
(3)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与发生双水解反应,【2007高考】
(2007·上海卷)53.目前,关于二氧化碳是否为大气污染物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的理由是(?? )
①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②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③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④除二氧化碳外,甲烷、一氧化二氮也是温室气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2007·上海卷)53.目前,关于二氧化碳是否为大气污染物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的理由是(??? )。
①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②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③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④除二氧化碳外,甲烷、一氧化二氮也是温室气体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 D.①④
【答案】B
【解析】支持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的理由一是无色、无味、无毒,二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2007·北京卷)11.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人CO2,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5℃以上,溶液变澄清。
C6H5ONa溶液
B
通人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2SiO3溶液
C
通人CO2,溶液变浑浊。再加人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一道实验题。A项:CO2++H2O↓+NaHCO3,在65 ℃以上苯酚溶于水,A正确。B项,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硅酸与CO2不反应,B项错误。C项,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C正确。D项,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
(2007·山东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
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Fe2+可以大量共存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C(石墨,s)=C(金刚石,s)△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2007·北京卷)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①CO、O2 ②Cl2、CH4 ③NO2、O2 ④N2、H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非金属性质。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在滴加水后必须减小。CH4+Cl2CH3Cl+HCl,HCl极易溶于水,压强减小,4NO2+O2+2H2O===4HNO3,气体压强减小,①④光照不反应。
(2007·广东卷)下列溶液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的是(??? )
A.稀盐酸???????????????????????? B.新制氯水
C.氯化钙稀溶液?????????????????? D.生理盐水
【答案】B
【解析】只有新制氯水有漂白性,B项正确。
(2007·海南卷)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
B.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 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氧气、氯气与其他单质之间反应的现象。B、C、D三项正确,A选项错误。
(2007·广东卷)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式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D? 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2007·广东卷)31.从海水可获得的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是
A.Mg??????????????????????? B.K?????????????????????????
C.Br2????????????????????????????? D.I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洋中的元素及物质存在的状态,海水中除含H、O两种元素外,还含有Cl、Na、K、Ca、Mg、S、C、F、B、Br、Sr等元素,显然可制取所要求的4种单质,其中只有Br2单质为液体,故本题答案为C。
(2007·重庆卷)6.题6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 mg/kg
?????????????????????????? 题6表
配料
精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
35±15 mg/kg
储存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答案】A
【解析】该题以生活中的碘盐为载体,考查了碘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食盐中加入的是KIO3,不会遇淀粉变蓝色(I2的性质),C项错误;碘的含量为20~50 mg/kg而不是KIO3,故D项错误;食用时需待食物熟后再加入碘盐,说明高温时会导致碘的损失,A项正确;而KIO3是不能氧化NaCl的,B项错误。
(2007·海南卷)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
B.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 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氧气、氯气与其他单质之间反应的现象。B、C、D三项正确,A选项错误。
(2007·全国Ⅰ)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B.KMnO4(加热)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D.HgO(加热)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常见O2的制备方法的比较,由反应方程式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及2HgO2Hg+O2↑知,等物质的量的四种物质分解时KClO3分解产生的O2最多。
(2007·海南卷)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水玻璃?????? ??? B.硅芯片???????? ? C.黏土?????? ?? D.普通水泥
(2007·广东卷)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 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非金属硅及二氧化硅的知识。A项中硅材料SiO2广泛用于光纤通讯,A正确。工艺师用氢氟酸刻蚀玻璃,因为SiO2+4HF===SiF4↑+2H2O,水晶SiO2不是硅酸盐制品。由粗硅制取单晶硅发生如下反应:Si+2Cl2SiCl4,2H2+SiCl4Si+4HCl,它们是氧化还原反应。
(2007·天津卷)12.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生产的Cl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2007·上海卷)20.20世纪科学飞速发展,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有待化学科学解决的难题是(?? )
A.甲烷分子结构的确定???????????????????? B.高炉炼铁
C.常温常压合成氨????????????????????? ???? D.可充电干电池的制作
【答案】C
【解析】目前合成氨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有待化学解决的难题是合成氨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2007·上海卷)10.将空气中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
????
????A.闪电???????????????????????????? B.电解饱和食盐水车间
????
????? ? C.根瘤????????????????? ?????? D.合成氨车间
【答案】D
【解析】固氮是把游离态的氮变为化合态的氮,A、C、D都为氮的固定,但只有D合成氨属人工固氮。
(2007·天津卷)26.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V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 ;XW的电子式为???????????????????????????? ;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
(2)U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填序号)????????????????????????????????? 。
①原子晶体??? ②离子晶体??? ③分子晶体??? ④金属晶体
(3)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U、V的氢化物沸点较低的是(写化学式)?????????????????????????????????? ;V、W的氢化物分子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写化学式)???????????????????????????????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加以证明??????????????????????????? ??????????? ????????????? 。
(4)YW2气体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VW,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此可知VW和YW2还原性较强的是(写化学式) ??????????????????????????????? 。
【解析】本题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化合物知识、离子反应等内容,综合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由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褪色,可知Y为硫,W为氧元素。由氧化物Z3O4具有磁性可知Z为铁,由于U的原子序数小于氧,且在O2中燃烧生成UO和UW2两种气体,所以U为碳元素。则V元素必为氮,又由金属单质X在CO2中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可知X为镁元素。在六种元素皆已确定的条件下,题目所涉及的问题便可解出。
(2007·四川卷)27.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
(填写序号)。
(4)反应④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化合物D 与KNO3、KOH 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 (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四(或4)???? VIII
(2)1 :2
(3)③
(4)3Fe2+ + + 4H+=3Fe3+ + NO↑+2H2O?
(5)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
【解析】本题涉及铁及其化合物,Al、HNO3、H2SO4、NOx等内容,综合考查考生熟练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知A、D为Fe2O3、SO2中的一种,结合A+O2B知,A为SO2,D为Fe2O3,B为SO3,C为H2SO4;由I为第三周期中熔点最高的金属知I为Al;G、H为Al2O3和Fe中的一种;由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知K为NO2,J为HNO3,L为NO;又由G+HNO3M+NO↑分析知G为Fe,H为Al2O3,M应为Fe(NO3)3或Fe(NO3)2;联系反应④:M+H2SO4F+NO↑知,M为Fe(NO3)2,F为Fe(NO3)3或Fe2(SO4)3,至此全部物质已确定,题目所涉及的问题可顺利解决。
(2007·北京卷)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①CO、O2 ②Cl2、CH4 ③NO2、O2 ④N2、H2
A.①②??????????????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非金属性质。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在滴加水后必须减小。CH4+Cl2CH3Cl+HCl,HCl极易溶于水,压强减小,4NO2+O2+2H2O===4HNO3,气体压强减小,①④光照不反应。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