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一、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3分,共69分)
1. 高炉炼铁用于还原氧化铁的还原剂是
A.一氧化碳      B.焦炭        C.石灰石         D.空气
2.实验室为了妥善保存硫酸亚铁溶液,常加入少量的
	A.锌粉	B.铜 片	C.铁片	D.镁粉
3.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的金属是
A.Fe      B.Cu        C.Ag         D.Hg
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 食盐        	D. 生石灰
5.炼铁时,加入石灰石的作用是
A.石灰石能降低石灰石的熔点      B.石灰石能改变生铁的性能
C.石灰石能促进氧化铁的还原      D.石灰石用于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6.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
7.证明溶液中是否有Fe2+,其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 ②加少许氯水 ③滴加少许KSCN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②
8.在电子工业中,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铜的“腐蚀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该反应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A .氧化性       	B.还原性?      	C.导电性        	D. 导热性
9.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呈红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10.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A.锌粉       	B.镁粉?      	C.铁粉        	D. 铝粉
11.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
A.过量的铁与稀盐酸反应                 B.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C.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D.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
12.只用一种试剂能把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BaCl2      B.FeCl2        C.FeCl3         D.Fe(NO3)3 
13.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
	A.浓盐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浓氢氧化钠溶液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
B.Ba(OH) 2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H+ = H2O 
C.Al(OH) 3沉淀中滴加盐酸    Al(OH) 3+3H+ = Al3++3H2O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OH-=Al2-+2H2O
15.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KSCN       	B.BaCl2       	C.NaOH        	D.HCl 
16.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
A.Cu、Fe3+	B.Fe2+、Fe3+	C.Cu、Cu2+、Fe	D.Cu、Fe2+、Fe[来源:学§科§网]
17.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
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18.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的是
  A.Fe2O3       B.FeCl3        C.Fe2(SO4)3  D.FeO
19.把铁放入下列溶液中,铁溶解而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氯化铁溶液  B.稀硫酸  C.热的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铜溶液
20.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判断a、b、c、d、e依次为
A. Fe、Cu、Al、Ag、Mg         B. Al、Cu、Mg、Ag、Fe       
C. Mg、Cu、Al、Ag、Fe         D. Mg、Ag、Al、Cu、Fe
21.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a+、HCO3-、Cl-        B.Fe3+、SCN-、Cl-、NO3-  
C.Mg2+、Fe2+、SO42-、NO3-    D.Fe3+、SO42-、OH-、NO3-、
22. 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2NaCl===2Na+Cl2              B.MgO+H2====Mg+H2O
C.Fe3O4+4H2===3Fe+4H2O       D.2HgO===2Hg+O2 
二、(本大题4小题,共23分)
24.(4分)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面列出了金属的几种性质:①导热性、②导电性、③还原性、④延展性、⑤具有金属光泽。请在下面金属用途后的横线上填上金属性质对应的序号。
(1)用铝定制成包装用的铝箔                 ;
(2)用铝制成的高压铝锅                  ;
(3)用铁粉回收照相业废液中的银                 ;
(4)电信业中大量使用的铜丝、金属电缆               。
25.(6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怎样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
(1)铁粉中混有铝粉                                                         
(2)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                                                   
(3)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                                                   
    (4)Fe2O3中混有的Al2O3                                                  
26.(5分)下图中A~J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D为金属单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它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是			,H是			(填化学式)。
(2)写出J与D反应转化为G的离子方程式:							。
(3)A在常温下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8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圆底烧瓶中除加入水外还需加入的物质是                              。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4)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
       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① 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步骤II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1小题,共8分)[来源:学科网]
28.(8分)铁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共48.8g, 加入到700mL的稀硫酸中, 恰好完全反应, 得到氢气0.1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NH4SCN溶液, 搅拌均匀, 溶液未见红 色。 求:
(1)混合物中铁和氧化铁的质量。 
(2)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