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模拟试题】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钾、钠、铷、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其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B. 氧化能力最强的是钠原子
    C. 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D. 单质的密度均小于
  2. 对碱金属而言最具特征的性质是(    )
    A. 优良的导电性			B.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C. 良好的导热性			D. 较强的还原性
  3. 下列微粒中最易获得电子的是(    )
    A.     B.     C.     D. 
  4. 按锂、钠、钾、铷、铯的顺序,性质递变依次减弱的是(   )
    A. 电子层数			B. 单质的还原性
    C. 金属性			D. 熔点和沸点
  5. 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的根本原因是(    )
    A. 钾的密度比钠小			B. 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C. 钾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 加热时,钾比钠更容易汽化
  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7. 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们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B. 它们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碱
    C. 所形成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 单质都能跟氯气发生剧烈反应
  8. 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B.     C.     D. 
  9. 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热稳定性:
    B. 熔点:
    C. 溶解度:
    D. 氧化性: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灼烧时火焰呈黄色的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B. 灼烧时火焰呈黄色的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C. 灼烧时火焰呈黄色的物质一定是金属钠或钠盐
    D. 灼烧时火焰呈黄色的物质一定是金属钠或钠的化合物
  11. 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
    B. 铯与水或与酸剧烈反应,都能生成氢气
    C. 用酒精灯加热碳酸铯可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
    D. 硫酸铯、碳酸铯、硝酸铯都易溶于水
  12.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的铂丝,每次用完后都要(    )
    A. 用滤纸擦干净后才能使用
    B. 用水多洗几次
    C. 用稀洗涤后,再灼烧到无颜色时为止
    D. 先用稀洗涤,后用水洗涤
  13. 实验室里,溶液应存放在(   )
    A. 无色滴瓶中						B. 棕色滴瓶中
    C. 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试剂瓶中		D. 带橡胶塞的广口玻璃试剂瓶中
  14. 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观察到有黄色火焰,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				B. 一定含,也可能含
    C. 既含			D. 可能含中的一种
  15. 将金属钾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产物是(   )
    A. 				B. 
    C. 				D. 
  16. 焰色反应呈现物质的性质是(    )
    A. 单质的性质			B. 化合物的性质
    C. 离子的性质			D. 元素的性质
  17. 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剂灭火
    B. 碱金属单质都可保存在煤油中
    C. 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半径小
    D. 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铯
  18. 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铷投入水中会发生爆炸式反应
    B. 铷是一种强还原剂,铷离子很稳定
    C. 铷可在空气中燃烧,燃烧产物是
    D. 高温下可分解为氧化铷和水蒸气
  19. a组中的各项分别与b组中的各种化合物有联系,将相关连的项填入b组有关项的括号内:
       a组                    b组
    A. 芒硝					(I)碳酸钠			(   )
    B. 缓泻剂				(II)碳酸氢钠		(   )
    C. 发酵粉				(III)过氧化钠		(   )
    D. 受热分解				(IV)硫酸钠			(    )
    E. 强氧化剂				(V)氯化钾			(    )
    F. 苏打
    G. 火焰呈浅紫色
  20. 下列物质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是(   )
    A.      B.     C.     D. 
【试题答案】
  1. BD
    解析:在4种碱金属中,的金属性最强,所以的碱性最强,(A)选项正确;钠原子只能失去电子,不能得到电子,即钠原子没有氧化性,(B)选项错误,核电荷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C)选项正确;从,碱金属的密度逐渐增大,的密度小于但的密度大于,(D)选项错误。
  2.D
    解析: A、B、D也是其他许多金属的通性,但较强的还原性是碱金属元素典型的独特的性质。
  3. A
    解析:还原性顺序为,所以它们的阳离子得电子顺序为
  4.D
  5. B
    解析:影响性质的根本原因是结构。
  6. A    7. A
  8. D
    解析:有这样的规律,就是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相比,的金属性最强,所以这四种元素形成的氢氧化物中,以的碱性最强。
  9. 解析:(A)碳酸盐的热稳定性一般的顺序为正盐>酸式盐>碳酸,故(A)正确;(B)碱金属的熔点从上到下逐渐下降;(C)碱金属的碳酸盐的溶解性比其酸式盐要大,这与碱土金属恰好相反;(D)随着金属性的增强,碱金属从上到下还原性增强,其相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所以本题选(A)、(D)。
  10. D
    解析: 灼烧时能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有钠元素存在,焰色反应是元素的物理性质,故只要含有钠元素即可。所以答案为D。
  11. C
    解析:碱金属原子性质和同一类化合物性质相似,所以铯的有关性质可根据钠的有关性质来判断。由于受热不分解,所以受热也不会分解。
  12. C
  13. C
    解析:液体药品要放到细口瓶中保存,且腐蚀玻璃,所以不能用玻璃塞,如滴瓶是磨砂玻璃塞,所以不能用,只能用橡胶塞,又因为不易分解,所以无需用棕色试剂瓶,无色玻璃瓶即可。
  14. B
    解析: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且钠会掩盖钾的焰色反应。如要观察钾的焰色反应,需用蓝色钴玻璃滤去钠的黄光。
  15. B    16. D
  17. C
    解析:碱金属是否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要看碱金属的密度,只有比煤油的密度大才可行。而的密度小于煤油,故不可。一般保存在石蜡油中,其他少量碱金属均可保存在煤油中。
  18. CD
    解析:同11题。
  19. 解析:(I)填F,的俗名叫做苏打;(II)受热易分解,且可用于制造发酵粉,故填C、D;(III)过氧化钠为强氧化剂,故填E;(IV)硫酸钠的晶体为,俗名为芒硝,故填(A);(V)进行焰色反应时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看见钾的浅紫色,故填(G)。
  20. A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