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1-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新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2)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春秋战国时期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君主专制,为君主争霸出谋划策的学派是法家。 答案:B 4.(山东省沂源县2012届高三期中,2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解析:由材料“仁”、“仁政”、“仁义”可见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也重视人的社会责任,故A正确。B仅是孔子的思想,C仅是荀子的思想,D是汉朝董仲舒的思想,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北京市西城区示范校2012届高三期中,4)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 A.民贵君轻 B.兼爱尚贤 C.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A属于孟子的思想,B属于墨子的思想,D属于道家的思想。 答案:C 7.(厦门双十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解析:儒学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较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汉代儒学汲取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形成新儒学;在宋代儒学又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形成新儒学即理学。据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指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本题选C项。 答案:C 8.(山东济南一中2011届高三11月考,17)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家的主要区别是(  ) A.宣扬仁和礼 B.主张仁政 C.宣扬人性本善 D.提出“天人感应” 解析:董仲舒发展了儒学的思想是提出“天人感应”,他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同时提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本题选D项。A项是孔子的重要主张;B、C项是孟子的思想。 答案:D 9.(武汉市部分学校2012届高三调研,7)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一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可知,董仲舒认为“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下务明教化民”,据此分析各选项,D项正确。 答案:D 10.(广东省珠海市2012届高三9月摸底,13)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C.有力地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D.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 “外儒内法” 解析:考查董仲舒新儒学。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结合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主张用思想大一统巩固政治大一统,符合汉武帝的统治需要,选择B项。 答案:B 11.(河南五市2011届高三联考,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秦朝之后建立汉朝,汉初以道家思想为治国理念,“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一句说明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B、C、D说法错误。 答案:A 12.(北京市西城区示范校2012届高三期中,8)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比较。该题较容易,回答中需注意“根本着眼点”,应选D项“加强君主专制”。B、C项明显错误,A项是表面现象。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江西省六校2012届高三9月联考,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最早章太炎认为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说儒》里指出儒是从事“治丧相礼”的“殷民族的教士”,葛兆光先生根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之《要》篇所引孔子言“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 ——孟鸥、王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 内容组织与学生认知》 材料二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至儿女、弟弟都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材料三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做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 材料四 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在处于温饱与饥饿之间的农业社会里,生存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所以“家”的功能很难超出利益交易和保险互助,温情脉脉会过于奢侈,这种社会可能必须要有“刚性”的家庭结构,要阉割个性,否则“家”之内的经济交易就很难有确定性,这就是儒家以及任何传统农业言语化的共性。在近代西方社会的生产力上升,人们的收入超出温饱之后,“家”的经济功能逐渐由金融保险市场来胜任,这时的“家”文化没必要那么“刚性”,也不必约束个人的自由,因为感情的交融是逼不出的,只有基于个人权利、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交流才是自愿真诚的,才不是出于“义务”责任感而为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儿女都会照顾父母老人,只不过前者可能更多出于“义务”责任感,而后者是出自“爱”,差别即在此。 ——材料二、三、四均摘编自 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儒者的特征。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儒家文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概括传统中国家庭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家庭的不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考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1)问在材料中可直接找出。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三纲五常”的消极意义即可。第(3)问主要从中西方经济基础、传统文化的差异等角度以及材料中家庭关系的不同即可解答。 答案:(1)特征:与巫相近,重视仪式。 (2)影响:维护了传统家庭的稳定与延续,抹杀了家庭成员的个性;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较低。 (3)不同: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 原因:传统农业社会下生存的需要;西方近代以来金融保险市场的逐步发展、完善。 14.(湖南省永州市2011届高三一模,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 材料二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 材料三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及人性在治理国家和规范社会方面的见解。 解析:第(1)问,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反映了孟子的伦理观,即人性善,政治上则主张仁政;从材料二中的“生而有好利焉”等,结合所学知识,荀子认为人性恶,政治上主张礼法并重。第(2)问,麦迪逊认为“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都主张用法律来加以约束与引导(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第(3)问,全面客观地分析人身两个方面的统一。 答案:(1)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 (2)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 (3)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一面; 见解:通过教化宏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