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乌鲁木齐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2.(2012年重庆卷)如图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解析:由古代妇女“妇好”塑像可知,它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文物都是一些青铜器、玉器、宝石器等,而铁器、瓷器与漆器都是在商代以后,故本题选 B 项。 答案:B 3.(浙江省台州中学2012届高三统练,25)右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  )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元朝 解析:本题考查了教材中有关“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排鼓风冶铁图”,著作记载,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提高了冶铁生产效率。 答案:B 4.(无锡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11)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中的冶炼业的发展,从题干分析其技术特点,依据所学知识,这是灌钢法,因此,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5.(南京实验国际学校2012届高三期中,3)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珐琅彩瓷的装饰工艺,即珐琅彩,也称为瓷胎画珐琅,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三幅图片中出现时代最迟的是珐琅彩瓷瓶,盛于清朝。所以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为D。 答案:D 6.(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2届高三期中,6)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政治非常开明 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C.制瓷技术精湛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 解析:笑话反映出外国元首和使节对中国瓷器的喜爱,喜爱的原因当然是瓷器精美,故事反映出制瓷技术的精湛。本题考查明朝手工业的情况。注意材料里的“官窑瓷器”,官府手工业的产品质量非常好,工艺精湛,对外国元首和使节有很强的吸引力,才会有如此之举动。 答案:C 7.(2012年江苏卷)《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依据材料明显体现分工细致的手工业生产特点,因此选C项。 答案:C 8.(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2届高三9月联考,2)“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 A.丝织品 B.棉纺织品 C.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 解析:丝、毛、麻等作为纺织原料在中国古代较早就出现了,丝和毛较昂贵,普通百姓使用不普遍,诸葛亮生活在东汉末、三国时期,这一时期纺织业已较为发达,诸葛亮以“布衣”自称,“布”应是麻。棉花在北宋时引入,明代时全国普及。 答案:D 9.(山东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测试,2)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解析:分析材料,描述了当时棉花的种植、加工与销售情况,A、B、C三项说法在材料中都没能得到体现,本题选D项,反映了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答案:D 10.(山东省冠县2012届高三第二次考试,18)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铁器/商周-陶器/唐宋-瓷器/明清 B.青铜器/商周-瓷器/唐宋-棉布/明清 C.玉器/商周-漆器/唐宋-玻璃/明清 D.漆器/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提取能力,商周时期以青铜器为主,唐朝奠定南青北白的格局,宋朝景德镇为瓷都,生产出很多瓷器。明清时期棉布生产得到大规模推广。 答案:B 12.(北京市西城区示范校2012届高三期中,32)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冶铁业的发展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雇佣关系必须具备“机工出力,机户出资”的条件,题中并未明确反映是官营或者是私营。分析材料可了解到,罗定山区冶铁的炉场规模大,分工细,①②③项正确,第④项“雇工经营”从材料中没有得到反映,可用排除法得出A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江苏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10月调研,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 材料二 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 ——《汉书·货殖列传》 材料三 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 ——翦伯赞《秦汉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 (2)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 (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问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来进行回答,材料一中“三服官”是汉官名,负责皇帝冠服的制作。“东西织室”:设在长安,专为皇室织衣。这些机构的手工业类型是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可根据教材了解到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等。第(2)问回答汉汉纺织业繁荣发展的表现,从材料二可以了解到交易大,材料三可以了解到纺织品质量高、远销中亚、地中海等地。第(3)问女性是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可以从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男耕女织”一点上了解到。女性的劳动成果不被计算可从女性社会地位低、纺织业仅是农业的补充等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1)官营手工业。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 (2)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 (3)“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想。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琦秀……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四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请回答: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