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3-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山东潍坊三市县2012届高三期中,12)“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化。材料中“申江”指上海,从1842年《南京条约》中规定上海为通商口岸后出现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今年买经更陆续”表明由于外商的到来,出现了生丝的出口。因此选A。 答案:A 3.(江苏如皋中学2012届高三质检,27)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 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危机 解析:银价上涨,说明白银大量外流,故选A。这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国大量倾销商品,白银外流有因果关系。B选项错在“开始”两个字,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早在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时就开始了。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A 4.(山东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21)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对该表的正确解读是 (  )   年份 地区   1900 1915 1920 1924  山东章丘 0.1 35 45 50  山东济阳 0.2 15 25 40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山东聊城市2012届高三期中,36)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抓住关键词“自强” “海防”“根本目的”“纾商民之困”,既求强,也求富,B选项概括最全面,吻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7.(山东菏泽学院附中2012届高三5月冲刺,13)1861年由曾国藩创立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其规模较小,以手工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科学技术专家。下列对安庆内军械所的“内”理解错误的是(  ) A.资金全靠湘军内部供应 B.产品全部供给湘军内部使用 C.技术力量主要依靠国外 D.相对于外洋器物和洋人而存在 解析: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大多依靠外国技术力量,根据材料安庆内军械所的技术人员“全用汉人,未雇洋匠”,判断C项错误。 答案:C 8.(福建泉州市2011届高三质检,16)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说明开平煤矿(  )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C.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D.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材料中“股东”说明这些企业中存在着股份制的成分,这是近代西方企业的特点。 答案:D 9.(广东省珠海市2011届高三质检,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解析: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洋务派的这些做法,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据此本题“柳”是指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答案:D 10.(广东省桂山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8)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着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 A.苏州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资企业在各通商口岸大量出现;六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大批洋务企业;受到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产生。本题中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同时存在三种类型企业的城市应该是上海。(沙市指现湖北荆州)。 答案:C 11.(山东省淄博一中2011届高三期中,8)“‘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解析:根据对材料分析,题中公和永缫丝厂的机器都是外国生产,技术人员也由外国人担任,市场也依赖于国外市场,一旦外国的剥削压迫加大,其发展就受到限制,体现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极大依赖性。本题选D项。 答案:D 12.(福州市2011届高三期末质检,8)发昌机器厂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了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有四五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关于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 B.由传统手工作坊发展为机器工厂 C.性质上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D.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洗礼的产物 解析: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而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2012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始繁。” 材料二 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 材料三 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中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图与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围绕天津由封建性城市到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演变命题,题目设计新颖,试题难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回答第(1)问时,首先明确图中A、B、C所表示的区域,然后分析原因。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可结合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相关史实说明。第(2)问注意审清题目中叙述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然后分别举例。至于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可结合有利于天津城市近代化思考。最后一问中的第一小问可结合1902年的史实分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所述内容逐条归纳概括,切忌不要原搬材料原句。 14.(北京市西城区示范校2012届高三期中,50)经济发展与时代特色紧密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汉武帝在位时兴修水利、穷兵黩武,使汉朝国力达到最高点,但同时也引发了政府的财政危机。新增的大批政府开支亟需新的收入,而终武帝王朝,为寻求收支平衡的努力一直未曾停止过。 ——费正清《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艺制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有时甚至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平。景德镇的官窑为皇宫及官府烧制了大量瓷器,有的还专供出口。……景德镇的瓷器在当时制瓷工艺尚不发达的欧洲,确实是无上的珍品,因而被欧洲人尊称为“中国器皿”(Chinaware )。同时,苏州亦成为国内商业、金融业和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纺织、染色业)的中心。附近的松江地区则是晚明时期棉纺织业的中心,当地人利用外地原料进行加工后,再将成品返销各地。广州的铁锅亦畅销内地、海外以及中亚地区。 ——费正清《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1)结合所学,列举出汉武帝为增加收入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明中后期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手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政府在税收方面出现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解析:第(1)问考查了对教材知识的再现,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汉武帝为增加收入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第(2)问需注意问题要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品种多,技术水平高;部分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等,教材中应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手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一问是考查平时所掌握的知识点。第(3)问作为选择题考查时有出现。可根据“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按要求进行作答,分析中需特别注意工商杂税收入税额增长幅度较大这一点。这些变化的原因需要联系到中国沦为两半社会后经济领域多方面的变化。 答案:(1)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将最有利可图的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收归官办)、官营贩运,对工商业者征收重税等。 (2)特点: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品种多,技术水平高;部分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影响:手工业发展带动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促进了国内外贸易发展;有利于白银流入中国,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促进了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冲击贱商传统,带动了思想观念及社会风气的变化。 (3)总税额大幅度上升。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工商杂税收入税额持续、大幅度上升,取代了农业税成为清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并带动总收入大幅度上升。 原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关税增加;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带动工商杂税大幅度上升。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