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44年,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最终按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其原因主要在于 (  ) A.美国是会议的发起国 B.布雷顿森林环境优美 C.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 D.二战尚未结束,美国召开会议的环境较安全 2.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  A.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 B.反映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C.标志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D.说明美国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 3.“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 (  ) 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罗马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4.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 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利匪浅 C.关贸总协定消除贸易壁垒的努力正见成效 D.美国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 5.《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机,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种现象说明了(  )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 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以下哪一徽记所代表的组织体现了其成员“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和防务全方位的联合”?(  )  7.“它成立之初,就拥有3.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它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盟 8.2011年3月9日,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高级官员会议在华盛顿正式启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声称美国不仅重新与亚洲接触而且决心发挥领导作用。亚太经合组织创建的宗旨是 (  ) A.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B.消除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C.逐步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 D.组成经济、货币联盟,推动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 9.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相继成立,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B.有利于形成多极化世界格局 C.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D.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10.为了解决右图所示经济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接受受害国申诉请求的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 11.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进口的,进价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0.007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7欧元。七八十欧元的棉服,从中国进货时大约只需付七八十元人民币。中国获得的利润很低,欧洲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这种现象不能说明(  )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西方强权使中国产品利润空间很小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12.右面是一幅“中医”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出(  ) 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推动者 B.中国是世界金融风暴中的受益国 C.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 D.世界金融风暴对经济全球化毫无用处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纵观国际货币体系100多年来的演变历史,实质上是国际货币形态和汇率制度的变化过程,国际货币形态更替反映了经济霸权力量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观察下面表格: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 体系名称 开始时间 主要特点  国际金本位制 盛行于1880~1914年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输入  布雷顿森林体系 开始于1944年 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牙买加体系 开始于1978年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 际储备货币职能延续   材料2: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1950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当1914年英格兰银行宣布停止英镑的黄金兑换时,大英帝国的雄风就一去不复返了。当尼克松1971年单方面关闭黄金窗口时,美利坚的辉煌业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材料3:面对美元长期贬值,许多学者提出要藏汇于民,以分摊国家的外汇储备损失的风险……与其藏汇于民,不如藏金于民。任何外汇从长期来看都会对黄金贬值,只是贬值速度不同而已,要想将中国已经创造出的巨大财富实现购买力保值,唯有变外汇储备为黄金白银储备。国际黄金价格波动其实不过是个假象而已,看破了这一层,哪怕它汇率市场掀起千重浪,中国自有万吨黄金作为定海神针。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1)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伦敦和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6分) (2)结合材料1中1880~1914年间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分析它在20世纪30年代瓦解的历史必然性。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试分析其原因。(6分) (3)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1976年成立的牙买加体系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4)面对“金融大战”,材料3中著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汇率制度变化从浮动到固定,又从固定走向浮动甚至无序,反映了怎样的历史问题?(4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2: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摘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材料3: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 人均产值 国家类别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 129美元 22 185美元   ——摘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3分) (2)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3的观点。(5分) (3)材料4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根源何在?(6分) (4)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6分) 详解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二战期间,布雷顿森林会议接受美国的方案,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经济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 答案:C 2.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的资本主义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这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B项,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实施标志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实现。C项,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与本题材料无关。D项是美国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重要保障。 答案:A 3.解析:本题材料引自教材“资料回放”,摘录自《布雷顿森林协定》,1944年美国、英国、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答案:B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数字可以看出关贸总协定在消除贸易壁垒中成效显著,使世界贸易额增长了10倍以上,A、B、D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 答案:C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体现的是西欧六国在经济上的合作,《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于1951年,当时欧洲的合作仅限于经济领域,还未扩展到政治领域,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有④的选项。 答案:A 6.解析:材料中“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和防务全方位的联合”,指欧盟,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本题中四个徽标:A项——欧盟;B项——亚太经合组织;C项——北美自由贸易区;D项——世界贸易组织,本题选A项。 答案:A 7.解析:从材料信息,“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可以看出这一区域组织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且人口较少,只有3.6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此特点的只有C项。 答案:C 8.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1989年成立的,它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B、D是欧共体和欧盟的宗旨,C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 答案:A 9.解析:本题考查了所学有关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积极影响这一知识点。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多极化世界格局;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本题D项说法错误。 答案:D 10.解析: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D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为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A错误。世界银行主要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B错误。《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协定书,C错误。 答案:D 1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表明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国产品的利润空间小并不是因为西方强权,而是因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答案:C 12.解析:漫画中中国正在为国际金融危机中全球经济“号脉”,体现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其余三项中“唯一”“受益国”“毫无用处”的表述均有误,故选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解析:第(1)问,由“1850年”联系到英国工业革命,由“1950年”联系到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第(2)问,由金本位制的特点,即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输入分别产生的后果来回答“瓦解的历史必然性”,主要涉及货币供应、国际收支、统一监管等方面。联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力的下降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第(3)问,根据材料1中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特点来概括回答;第(4)问,由材料3中的第一句话即可回答“观点”,后一问从理想(各国希望稳定货币秩序)与现实(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两个角度回答。 答案:(1)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美国:利用二战(战争),大发战争财,推动建立和主导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 (2)金币自由铸造使生产和供应不稳定;自由兑换使国际收支不平衡;缺乏国际监督和保障机制。 原因:日本、西欧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体系自身存在缺陷。即美元与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强制性挂钩。 (3)特点:继续美元的领导地位和储备货币职能。 (4)观点:“藏金于民”。既反映出世界各国对于稳定货币秩序的渴求,又反映出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利益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和复杂性。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及受益国、实质以及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的对策。第(1)问主要是从材料1、2中概括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可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第(2)问涉及对经济全球化实质以及评价的理解,要结合教材知识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回答;第(3)问是图表题,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问考查我国的对策。 答案:(1)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 (2)材料3的观点是片面的。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主导的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体现。 (3)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扩大。 根源:全球化进程中,旧的国际格局,新殖民主义依然存在;发达国家掌握了技术优势,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4)要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