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吉林二模) 国家的主权从何而来?是谁赋予的?这是古今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提升、或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材料二  卢梭认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 材料三 袁世凯称帝时宣称:“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观点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卢梭的观点和袁世凯称帝的理论依据的相同点是什么。 (3)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及其作用有哪些? 解析:第(1)问詹姆士一世的观点在教科书中有体现,阿奎那的观点则需要从材料中归纳,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君权问题;第(2)问要注意放下对袁世凯的偏见,从材料中找到其关于人民主权的论述;第(3)问从所学的知识中提取举措和作用即可。 答案:(1)异:阿奎那认为君权由上帝授予,所以教权高于王权;詹姆士一世认为君权由上帝授予,所以王权至上、不受限制。同:君主在世俗社会中专制。 (2)人民主权说。 (3)举措: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用:使民主政治、共和政体成为历史潮流;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的制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近代化。 2.(2012·西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 权利方面,妇女生来是自由的,而且始终与男人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保存女人和男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而国民无非就是男人和女人的联合。 ——奥林普·德·古兹《女权宣言》(1790年) 材料二 第一条 1791年  信仰、出版、集会、示威自由  第十五条 1870年  所有公民不得由于肤色、种族的区别或曾被强制劳役而受到选举权的限制  第十九条  1920年  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  第二十六条  1971年 保护18岁以上公民选举权   ——节选自《美国宪法修正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女权宣言》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女权宣言》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解析:本题考查对欧美民主进程的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观点”的核心是突出男人和女人权利的平等;从《女权宣言》颁布的时间可知该宣言受到启蒙思想和法国《人权宣言》的影响,1790年的现实就是法国大革命。第(2)问,从图表中权利内容的规定可知该修正案保障基本人权,并放松了对选举权的限制,其实质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答案:(1)妇女应该得到与男人相同的权利。理论来源:启蒙思想家宣传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思想。现实依据:法国的《人权宣言》确立的人权、自由、法治等原则。 (2)主要内容:规定了基本人权;逐渐放宽了选举权在种族、性别和年龄方面的限制。实质:美国实现由少数人的民主向多数人的民主转变。(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3.(2012·青岛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代议制发展完善的简要进程: 法国 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②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拿破仑法典; ⑤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⑥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⑧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⑨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通过了共和制   ——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 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 ——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小学的《从军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代议制在发展进程中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具体指什么?对法国历史发展有何意义?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国民主政体确立过程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分析图表信息,结合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过程进行分析;第(2)问根据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和作用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内容和出处分析出共和政体在法国的深入人心。 答案:(1)特点:伴随不断发展变化的革命历程,政权不断更替;共和派与保皇派反复较量,共和道路曲折艰难。 (2)解决:通过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意义:标志法国人民完成了反封建的斗争任务,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说明共和政体在法国已深入人心。 4.(2012·西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前后中国人对宪法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宪政的意义。 解析:第(1)问考查对宪法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答案均可依据材料进行分析;第(2)问答题时要注意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回答。 答案:(1)变化:1895年前很少有人了解;1895年后明确提出立宪。 原因:1895年前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1895年后维新变法的需要。 (2)意义:康有为提出君主立宪主张,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政治理论,促进了思想解放。民国立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限制袁世凯专权,促进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民初,西方政党观念传入中国,很多先进知识分子都主张在中国建立两党制,但在如何构建两党制的问题上却分歧严重。下表是当时关于构建两党制的几种观点及杜亚泉(清末民初重要启蒙思想家)的评论。 观点 依据 评论  民吏两党说  中国向行专制,官吏之权威甚重,宪政之实行以后,民气日长习于威福自恣之官吏,为拥护其固有之权势计,必出死力以争之,而民间急进之士,欲促宪政之进行,决不能不排除其权势 政党结合的根本原因在于利害关系的不同。在当前中国,官吏与平民之间的界限并不泾渭分明,人们的阶级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始终处在变动之中,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而没有完全分化。因此,以此作为构建中国两党制的基础,并不牢固  南北两党说 中国南北两方,气候风土,地势物产,迥然不同;其人情风俗、言语思想、品性才能等亦各具特长,而各异其倾向。故向来政治上,必分为南北两党,各依其居住之地域,以结合团体,而争政权 政党以地域为界限,政党往往蜕变为地方人士互相倾轧的工具。民国政治兵马权重而法律权轻,金权、兵权相互为用,再加上结党营私,必然带来国家分裂、民不聊生的恶果   ——摘编自李阳华《杜亚泉的政党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部分知识分子主张“民吏两党制”和“南北两党制”的主要依据。 (2)依据材料对杜亚泉的政党思想加以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的民主思想。第(1)问根据材料归纳依据即可,注意不要照抄原材料。第(2)问评价应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角度,辩证地思考,客观地评价。 答案:(1)“民吏两党制”:中国素有专制传统,官民长期对立;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民吏两党会相互牵制制衡,达到民主的结果。“南北两党制”:南北地理与人文环境差异较大,导致南北利益不同;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南北两党相互制衡,达到民主结果。 (2)积极:有利于加深国人对西方政党制度的了解,促进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认识到了政治实践中政党制度异化的苗头(政党成为私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局限:政党起源问题上,没有认识到政党产生的经济根源和阶级性;设想在一个没有法制传统和现实法律保障的国家建立理想的两党制度显然是一种幻想。(任意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6.(2012·福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0~1918年欧洲部分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基本数据 国家 创建年份 确立男性普选权年份 工业领域工人比例(%) 选举最好年份得票比率%  丹麦 1876~1878年 1901 24.0 29.6  德国 1875 1871 39.1 34.8  英国 1900~1906年 1918 44.6 7.0  荷兰 1894 1917 32.8 11.2   材料二  1895年恩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胜利的选票。“相信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他们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处,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马克思的这位老朋友还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唐纳德· 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欧洲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在选举中得票率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的原因。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解析:本题考查对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注意提取表格中的各项数据反映的信息。第(2)问,原因从信息“这种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选权”中归纳即可,而根据所学则必须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状况来分析。理解恩格斯的话,要注意“合法手段”和“不合法手段”的含义。 答案:(1)①男子普选权确立时间的早晚;②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创建时间的长短。 (2)原因:①19世纪末德国工业发展迅速,无产阶级队伍壮大;②马克思主义传播;③第二国际的推动;④德国工人取得了普选权。理解:社会主义运动不只暴力革命一条道路。(或和平方式更适合当时西欧工人运动的实际)。  1.(2012·皖北协作区联考)美国《独立宣言》的序言指出:“美洲十三合众州全体一致宣告……解除一群人民与他群间之政治捆缚,并视其地位——基于自然法与造物主之赐——于尘世诸政权间为互不隶属且相互平等,适切尊重人类宣告独立的目标理想之需求。”该序言强调美国宣布独立的主要依据是(  ) A.自然法和造物主的恩赐 B.政治平等和自然权利 C.不平等的政治隶属关系 D.自然法律和政治理想 解析:选B “解除一群人民与他群间之政治捆缚”即要求政治平等;“基于自然法与造物主之赐”即自然权利,因此选B项。A、C、D三项的表述不全面。 2.法国《人权宣言》被誉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这一宣言 (  ) A.以法律形式否定了王权、神权和封建特权 B.成为美国《独立宣言》的理论依据 C.宣告了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D.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任务彻底完成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了《人权宣言》的进步性。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据此选A项。 3.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表明(  ) ①内阁权力增强,国王权力被逐步削弱 ②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形成 ③首相及内阁的权力来源于议会 ④议会对内阁不信任时,内阁须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对责任内阁制确立的理解能力。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一是从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来看,内阁的解散与组成取决于议会下院的信任与否及议会大选的成功与否,内阁在重大政策上必须对议会负责;二是在行政权的掌握上,内阁权力增强,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成为政府的代表。 4.古代历史上,共和制只存在于城邦国家,一旦地域扩展,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就会发展成帝制。古代罗马就是一个例子。既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要在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对此提供了解决方法的是(  ) A.《权利法案》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解析:选D 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可知是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使美国由松散的邦联过渡到中央集权的联邦,确立了联邦制。 5.(2012·合肥二检)“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的时间内就给了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以公民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小农都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表明法国在革命过程中追求的主要是(  ) A.自由、人权        B.共和、博爱 C.平等、民主 D.法治、科学 解析:选C “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法国人以公民权”体现的是“平等”;“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体现的是“民主”。因此C项最符合题意。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