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今天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可以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 A.“和而不同”和“仁”的思想 B.民本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解析: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主张。 答案:A 2.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本题考查道家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庄子的“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思是说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干扰天道。B、D都是儒家代表孟子的观点,C虽然是庄子的观点,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 ①仁者爱人,君轻民贵    ②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③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④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①是儒家的主张,②是道家的主张,③是墨家的主张。 答案:D 4.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汉朝儒生发展君主专制理论的是董仲舒,故D正确;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A错误;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人,B、C错误。 答案:D 5.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 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题关键是掌握各家学派的主张。孔子的主张体现出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墨子主张体现出他要求有一个社会秩序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孟子的主张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因此三人主张的实质就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C项符合题意。A、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B项不适合墨子。 答案:C 6. 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  )  A.“因材施教”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从材料内容分析,“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应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答案:B 7.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④先王之政不需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掌握诸子百家、主要是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主张。韩非代表法家的历史观是“社会发展变化”的说法,且据此要“是今非古”、不断改革变法,即与时俱进,故选项C正确;②是老子的主张,④是儒家的主张,故A、B、D错误。 答案:C 8.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经过董仲舒的改造使之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在宋明时期,朱熹等更是把其发展到理学阶段,因此①是正确的。太学的设立、地方官办教育机构的设立、科举制的形成,说明②④是正确的。③的表述是错误的,如佛教的传播。 答案:D 9.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时各家的主要主张,意在考查考生对各家学说的区别能力。解答本题必须先弄清楚题干材料的意思是“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这反映出作者主张诸侯之间要相爱,不要发生战争;家族宗主之间要相爱,不要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要相爱,不要相互残害。这是墨家的“兼爱”的思想。 答案:B 10.青年时期的钱伟长在美国大使馆填写签证表的宗教信仰一栏时说:“我没有宗教信仰。”美国官员说:“没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这件事情说明(  ) A.外国人一直把儒教当成中国的国教 B.中国以外的世界,把儒家视为一种宗教 C.儒家应当积极参与世界宗教对话 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选项B、C、D的说法是错误的,儒家思想只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不是宗教,亚洲受儒家思想影响大的国家也不把它作为宗教,而是一种文化。西方对中国的文化认识不全面,误把儒家思想当作宗教信仰,看成是中国的国教。 答案:A 11.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他的基本观点是(  ) A.将背离儒家传统的道教、佛教视为夷狄之教 B.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C.宣称儒家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道统”思想 D.指出唐朝根本弊端在于不重儒学纲常伦理 解析:唐宋时期出现的儒学复兴运动。韩愈最突出的特点是提出了“道统论”。 答案:C 12.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宋明理学的思想,解题关键是掌握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它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又把“理”说成是封建伦理道德,宣传“存天理,去人欲”的说教。理学是一种新式的儒学,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儒、道、佛互相渗透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它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因此被采纳为官方哲学。宋代理学受到明清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依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 答案:C 13.观察右图,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在于(  ) 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 B.将心学发展到顶峰 C.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再根据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判断该著作最精彩之处在于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C 14.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儒学的内容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宋代理学强调“理”是万物本源,心学认为“心”是万物本源,C正确;A显然错误,可以排除;B、D是汉代儒学的特点,可以排除。 答案:C 15. 针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在研究学问上的不足,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家提出了(  ) A.工商皆本 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 D.发明本心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属于容易题。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的代表,强调理(或心)是万物的本原,不是后天实践的产物,因而做学问时与实际相背离。B项是程朱理学的方法论,D项是阳明心学的主张。A、C两项都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A项针对的是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而提出,C项指出的是求学问要注重时务。 答案:C 二、非选择题(16题19分,17题21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2:《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3: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3分) (2)三则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材料1、2和材料3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8分) 解析:本题以韩非子、董仲舒和黄宗羲三位思想家的相关言论为背景材料,反映他们不同的政治主张,要求从各自的时代特征、本质、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时一定要抓住战国、西汉、明末清初这三个时代,根据设问,条理作答。 答案:(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3分) (2)韩非子主张法治,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8分) (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8分) 17.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 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 请回答: (1)图一中历史人物的思想核心是什么?(4分) (2)图二中的历史人物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8分) (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9分) 解析:本题以春联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能力。第(1)问从“仁”与“礼”的思想核心作答。第(2)问注意从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进而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角度作答。第(3)问则从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两种不同政策答起,同时注意本质上的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服务。 答案:(1)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和“礼”。(4分) (2)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8分) (3)态度: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分) 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服务。(3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