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1.奥地利检察官这样指控一个组织:“(它)就在各国政府的眼皮底下,完全秘密地发展成为和各国政府并存的第二国家权力、第二政府,它形成了一个危险的令人担心的竞争敌手。”这个组织是指 (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第一国际 C.第二国际 D.巴黎公社 2.第一国际成立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新”反映在 (  )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 C.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进行了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 3.晚清时期一位中国驻外使节在日记中写道:“昨夜叛勇已入巴黎,约千万人,哗言鼓噪,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巴黎遂无主矣。”这则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巴黎和会 B.普法战争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4.“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 (  ) A.资本主义工业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 B.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尚未建立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 D.第一国际没有起到领导作用 5.巴黎公社关于民主政权建设的措施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仍具有很多借鉴意义,表现在 (  ) ①领导干部由选举产生 ②干部要接受群众监督 ③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进行严格约束 ④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时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政治问题,即如何“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为此,巴黎公社采取了 (  ) ①实行直接民主 ②成立以工人为主体的国民自卫军 ③规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④规定所有公务员实行低薪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7.如图,这里在19世纪70年代曾发生过一件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它至今还吸引着各种肤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旅游者祭奠、驻足。这一历史事件是 (  ) A.新和谐公社的建立 B.巴黎公社的失败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普法战争 8.19世纪后半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的表现有 (  ) ①工人掀起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 ②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③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的建立 ④第二国际诞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9月9日,马克思写道:“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871年,马克思写道:“愚蠢地不愿意开始内战,好像梯也尔力图用暴力解除巴黎武装不像是开始内战似的……国防政府在民族义务和阶级利益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片刻的犹豫便把自己变成了卖国政府。”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他们的第一个企图是什么?就是在普鲁士的庇护之下,用路易·波拿巴的兵卒和比埃特里的警察来谋杀从巴黎开始的民众振兴的事件……但最能说明时代特点的是:它并没有引起官方的欧洲和美国方面普遍的愤怒呼声,反而激发了一股同情和对巴黎狂暴诋毁的逆流。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极困难的境地”指的是什么?“新政府”是哪个政府? (2)材料一中的“蠢举”和材料二中的“愚蠢”是否矛盾?马克思为什么这样说? (3)官方的欧洲和美国为什么“对巴黎狂暴诋毁”? (4)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普、法两国的关系呈现什么状态? 答案 1.B 2.C 3.C 4.A 5.B 6.C 7.B 8.B  9.(1)“极困难的境地”是指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迫使法国投降的状况。“新政府”指的是国防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不矛盾。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形势下,国内阶级矛盾要服从民族矛盾,所以巴黎人民把抵抗的希望寄托在国防政府身上。当梯也尔政府出卖民族利益,要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时,不推翻梯也尔政府也是愚蠢的。 (3)欧美资产阶级政府都仇视无产阶级革命,所以狂暴诋毁巴黎公社。 (4)普、法两国反动政府既为本国资产阶级利益而互相争夺,又为镇压国际工人运动而互相勾结。 解析 本题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第(1)问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第(2)问考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第(3)问考查欧美资产阶级政府对巴黎公社的态度;第(4)问考查普、法两国反动政府之间既斗争又勾结的关系。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