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安徽版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知识重组 1.1840~1894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西方列强的侵略 鸦片战争 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②1840~1842年,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③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1856~1860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联合发动。②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中国人民的反抗 太平天国运动 ①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③《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规律启示(1)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得出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2.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鸦片战争后,“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传统的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中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洋务运动的兴起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始引进西方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兴起。②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中国工业化进程。③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民族资本主义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逐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加之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②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规律启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①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少。②集中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③地区分布不平衡,沿江或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较发达。 3.“向西方学习”思想成为社会思潮 “新思想”萌发 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魏源著《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中体西用”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②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兴起了洋务运动  早期维新思想 ①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②他们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规律启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技术→制度→思想的历程,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 4.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 西式服装、饮食、建筑等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  19世纪60~90年代 轮船招商、唐胥铁路、有线电报、《申报》等在中国出现  规律启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比较明显的大多发生在通商口岸等沿海、沿江地区,主要与这些地区较早受到外来侵略、自然经济瓦解较早有关。而广大农村地区,相对比较封闭、落后,社会习俗变化不大。 误区警示 1.民族独立和近代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两大任务,其中民族独立是前提,近代化是最终目标。 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这两个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发展,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民族独立是前提,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2.《资政新篇》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纲领。 《资政新篇》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纲领,因为当时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它只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也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事实上并未实施。 3.清王朝兴办洋务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它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虽然洋务运动的兴办客观上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这不是清政府的根本目的。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 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但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一直没有能够发展起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背景下产生的。  考情调研 时间 考点 试题在线  2010 18世纪以来的中国外交 例题1  2012 19世纪70年代的钱庄 例题2  考向例析 1.18世纪以来的中国外交 【例题1】(2010·安徽文综,3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王,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尊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同上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 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 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 (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以来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第(1)问,“态度”较为简单,“影响”实际上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第(2)问,要注意材料的背景是1844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经历了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清政府已经对西方列强先进的军事技术有所了解,对外态度逐渐由轻视转向畏惧;第(3)问,三则材料分别代表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外交的特点,结合三个时期国情的不同特点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其他国家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了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备考指南本题以18世纪以来的中国外交为切入点,考查了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以及新中国的外交。近代中国的外交是屈辱外交。一要掌握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背景和影响;二要掌握从古到今中国外交发展的线索;三要学会分析影响外交的主要因素。 深化提升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史实 ①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北洋军阀政府:袁世凯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③南京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的一系列屈辱条 约,如《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同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近代中国会出现屈辱外交的原因 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 ②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③西方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殖民扩张。 2.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影响 【例题2】(2012·安徽文综,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以1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商人的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可以看出,重庆商人从上海采办洋货可以通过钱庄完成付款交易,故可得出钱庄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排除B项;A、C两项题干不能体现,排除;答案选D项。 答案:D 备考指南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影响、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及影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各省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在复习备考时,注意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去理解,把它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联系起来学习。 深化提升近代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 (1)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2)建设性(客观影响):列强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横向综合 全面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有灾难与痛苦,但也给中国社会带来积极进步的因素。 社会性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随之发生变化  社会政治 导致清朝政局开始变化,出现洋务派  社会经济 开始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阶级关系 农民负担加重,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社会思想 “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社会习俗 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从文明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选项中不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C.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 D.西学传入、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 2.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3.(2012·安徽省省城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5)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4.(2012·华南师大附中期末,9)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5.(2012·河南洛阳高三统一考试,12)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B.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 C.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 D.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 6.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 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2012·安徽蚌埠二中高三年级月考(十月),10〕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  ) 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9.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这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10.(2012·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8)“中体西用”是晚清时期流行一时的思想观点,它主要阐述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也涉及政治思想领域。下面哪一主张不能明确体现这一思想(  ) A.“器物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B.“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重新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二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地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 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头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故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的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也正是由于中国的被侵略,让中国理所当然站在正义的一方,在两次大战中不至于沦为世界所不齿的邪恶轴心国。 ——2009年10月15日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3)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什么观点? 1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答案: 1.A 解析:本题题眼是“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即所给选项能说明西方侵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A项强调的是政治上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这是中国的沉沦,而不是中国社会的进步,故选A项。本题属于易错题,原因是很多同学忽视了题目给我们限定的思考问题的角度,而是只根据题干的后半部分寻找答案,导致错误。 2.B 解析:从“圆明园为夷人劫掠”一句,排除A项,作者指出了外国人的侵略行为。从“奸民乘之”分析出,作者认为有中国人参与了洗劫,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作者亲身经历了火烧圆明园,因此,该日记不是一手材料,排除C项。火烧圆明园发生于1860年,排除D项。 3.B 解析:根据“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判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与民族危机有关,故A项可以排除;由“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可以排除D项,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根据时间信息“最初”可排除C项。 4.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夷制夷”可以理解为在《马关条约》中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以夷制华”应理解为在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借英、法的力量剿灭太平军,即中外反动势力首次联合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以华制华”即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此题应选择A项。 5.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和所学史实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加紧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这带动了某些行业的发展。 6.C 解析:从材料“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说明只许官商合办,不允许私人办企业,这显然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A 解析:由“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得出①正确;由“至中国自设之电线……操持仍属西国”得出②正确;由“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得出③正确;由“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得出④正确。 8.C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点: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反映的内容:西餐,分析可得:近代西方生活方式对中国沿海城市社会生活产生影响。A、D两项题干没有反映,B项不符合史实。 9.C 解析:“公举”“惟不世及”“不四载即受代”等信息表明,魏源向往美国的总统制。19世纪中期,中国主要向西方学习科技,还没有深入到学习政治制度。因此其文字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10.C 解析:“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强调中学和西学只能分立,不能合用,故不属于“中体西用”思想。 11.参考答案:(1)观点:鸦片战争是使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的转折点。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面对世界;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惊醒了部分中国人,使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面对世界。 (2)直接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间接影响: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观点: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文明的转型问题。回答第(1)问时,“观点”可从材料“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来解答,“理解”则需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来归纳。回答第(2)问,从材料中概括即可,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回答第(3)问,注意运用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12.参考答案:(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略。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及其影响。第(1)问,首先要明确促进自然经济解体的因素是商品经济,然后,在材料一中寻找属于商品经济的经济要素;第(2)问,“迷惘和阵痛”是工业文明冲击对乡民的负面影响,这是提取材料信息的基本方向,然后根据材料含义进行层次划分即可;第(3)问,要正确理解陈旭麓的观点,从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角度选取史实进行论证。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