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国版 第6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知识重组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1927年) 五四运动 性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影响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 成立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意义 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领导   国民大革命 兴起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成就 北伐战争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结果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 背景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实质 战略转移    遵义会议 1935年召开,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日本侵华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日本的侵华罪行 ①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②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研制使用化学武器   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 国民党正面战场 初期积极抗战;后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中共敌后战场 坚持敌后抗战,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两种前途斗争 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和平和民主,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重庆谈判和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解放战争 战略防御 ①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②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①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反攻;②1948~1949年初,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胜利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规律启示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对中国政局影响巨大,学习中注意归纳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时间 1924~1927年 1927~1937年 1937~1945年 1945~1949年  关系 合作革命 对峙战争 合作抗日 分裂敌对  原因 共同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党叛变革命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 时期 状况 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较快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基本统一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 沉重打击 ①在沦陷区,日军毁坏和吞并;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控制;③官僚资本压榨,使民族资本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①《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②官僚资本实行经济垄断;③苛捐杂税、通货膨胀,导致民族工业进一步陷入绝境  3.思想领域的新成果 新三民主义 概况 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影响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大革命开展起来  毛泽东思想 萌芽 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形成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规律启示 在较长时间内,毛泽东及其思想在党内受到排挤。即使是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毛泽东的正确思想也并非党的指导思想。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才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共“七大”最终以党纲的形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航空业的起步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的航空业开始起步  报刊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 创办《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民党 控制《中央日报》  影视事业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 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并走向成熟   20世纪30~40年代 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误区警示 1.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完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国民大革命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企图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势力。通过北伐战争,革命军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张作霖部也遭受重创。但是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依然存在,这导致国民政府只能形式上统一中国。 2.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当时民族矛盾并非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当时的主要矛盾还是阶级矛盾,即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包括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 4.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5.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和国共十年对峙是同一个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有很多别称,有的称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还有的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6.陕甘宁边区不是敌后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根据地,但不是敌后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从未被日军侵占,不属于“敌后”。  考情调研 时间 考点 试题在线  2010 抗日战争 例题1  2012 民主革命道路 例题2  考向例析 1.抗日战争 【例题1】(2010·课标全国文综,3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解析:从材料信息“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可知这是中共敌后抗战的作战方针,选项中属于此类作战的是百团大战,故本题选C项。太原会战和武汉会战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故不选A、B、D三项。 答案:C 备考指南 抗日战争在高考中是高频考点,通过设置材料、情境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战场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在复习中要深刻理解全民族抗战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深远影响,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共同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深化提升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 一个意图:征服中国。 滔天罪行: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等。 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 战略战术:持久战、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等。 胜利保证:形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五个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双重性);两个战场并存;中国共产党在后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持久抗战。 重大意义: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民主革命道路 【例题2】(2012·课标全国文综,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解析:1920年,中国共产党尚未建立,有人认为俄国革命道路是“恐怖的方式”,显然是指俄国采用革命暴力的方式,毛泽东认为这种道路带有必然性。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 答案:C 备考指南 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是高考关注的热点问题,复习中应把握近代民主革命进程的主要线索,注意理解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深化提升 正确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源于毛泽东对湘赣边界斗争经验的总结,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民主革命指明了道路。 2.其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及其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革命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 3.中国革命要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同时,中外反动势力特别强大,并多集中在城市,力量相对集中,农村是其统治薄弱的地方,易于突破。 横向综合 中俄革命道路的比较 比较点 中国 俄国  历史 背景 ①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是中国人民的主要革命任务;②工业发展远落后于俄国,工人阶级力量较弱,农民阶级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 ①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②工业虽落后于西方,但较中国发达,工人阶级力量较强  革命 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由城市到农村,从而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革命 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 意义 ①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②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1.(2012·山西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21)通过图示可以将历史概念形象化,利于历史学习。依据右面《中国民主革命示意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此图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不同阶段的革命任务不同 B.据图所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C.从整体史观角度看,欧美各国民主革命历程与中国相似 D.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体现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多元化 2.(2012·河南洛阳二模,7)据1922~1923年进行的包括社会各阶层的一项全面调查,已婚者中自订婚姻的占5%,已订未婚者中自订婚姻的已跃升至15%。在同一时期对中国知识女性进行的婚姻状况调查中,已婚者中自订婚姻者占35%,已订未婚者中自订的比例占50%,而未订婚者中愿意自主的比例已上升至62.5%。该材料表明(  ) A.包办婚姻在当时已不是主流 B.民国时期妇女社会地位有所上升 C.知识女性是自由婚姻的主体 D.西方婚姻观念在全社会占据上风 3.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 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 B.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 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4.(2012·河南开封二模,29)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 B.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C.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D.国民党统治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5.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6.(2012·山西第二次阶段性诊断,13)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作了以下战略部署: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吸引进攻陕北之敌北调;以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胶东展开攻势,将进攻山东之敌牵向海边。此举的目的是(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为改变敌我战略态势发动反攻 C.调整军力布局准备战略大决战 D.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国 7.(2012·黑龙江大庆一模,31)陈真编辑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战争一旦结束,不管是政府官员也好,公营事业人员也好,都纷纷转向到收复区的敌产的接收上。……天津的四百家工厂,就是被这些部会和局均分了事。”材料说明的是(  ) A.一战之后民族工业重新萧条 B.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体制 C.抗战后国民党经济接收的情况 D.建国初期民族工业的改造 8.“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 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 800元。”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有(  ) ①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②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③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④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的迅速复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9.(2012·安徽皖南高三联合测评,7)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天津的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在获奖证书中永利碱厂被称为“发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之象征”。永利碱厂获此殊荣主要得益于(  ) A.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走向世界 D.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探索 10.(2012·安徽宿州第一次质检,15)“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这段话出自(  ) A.《论十大关系》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1.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出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子是家长,掌握着家政大权,不允许妇女分割。统治者极力提倡所谓“别内外”“勿听妇言”,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别内外”,是保守妇女“贞操”的手段和伦理。……康熙时即墨(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杨姓家族《家法》规定:“异姓卑幼,妇人不许辄见。小姑之夫不见,侄婿非大事不见,堂侄婿大事亦不见。” ——冯尔康《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论述》 材料二 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上书孙中山:“……或奔走呼号,捐募饷粮;或冒枪烟弹雨,救护军士;或创立报章,发挥共和,鼓吹民气;或投笔从戎,慷慨杀敌。莫不血诚奋涌,视死如归,侠肠毅力,奚让须眉?……际兹宪法将定,国会未集,敢代表全国女界,专诚请愿,乞赐赞成,于参议院存案,俾国会决议时,为女界预留旁听及参政一席。” ——1912年3月4日《时报》 材料三 (工业革命)为妇女工作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但妇女的待遇很差,而且,往往只能从事又苦又累薪水又少的工作。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妇女为就业而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妇女掌握了各种职业所必需的才能。妇女参政的愿望也日益强烈,欧洲许多国家的妇女要求享有选举权,女权运动应运而生。 ——《中国大百科·女权运动》 材料四 中国妇女解放大事记 时间 举措  1949年 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妇女刊物《新中国妇女》创刊  1950年 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规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1986年 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下发的《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为女职工“五期”保健制定明确规定  1992年 全国七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代妇女的地位如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要求?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工业革命是怎样逐步促进妇女解放的。 (4)依据材料四,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我国政府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B 解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相同的:反帝反封建;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欧美国家是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2.B 解析:此题考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化。从材料反映的数据变化中可看出妇女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是妇女社会地位上升的结果。 3.D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解答本题要从当时井冈山斗争环境入手分析。在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面临国民党的“围剿”,物资困难,在这种情形下土地分配方式的变化主要就是为了极大地发挥劳动力的作用,发展生产,巩固根据地和革命政权,故选D项。 4.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且认为抗战的胜利应寄托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说明国民政府号召全国民众抗战。 5.A 解析:此题考查对抗日战争的理解。根据题干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此次战役的特点是破袭战,规模较大,冀晋豫三省同传捷报,进而分析应该是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是在山西东北,属于伏击战,故应排除;太原会战是在山西省境内,属于会战,故排除;台儿庄战役是在徐州境内,属于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故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项。 6.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第二年,中国共产党为改变战略态势而进行的内线作战,吸引敌军以便于解放军主力外线作战,发动战略反攻,选择B项。 7.C 解析:材料指的是国民政府战后的经济接收,成为各种部门利益竞争的焦点。既有中央与地方利益的争夺,又有党、政、军不同部门利益的争夺。故正确选项为C项。 8.C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可知,严重的通货膨胀折射出国统区的经济恶化,民族工业到了崩溃的边缘,国民党的政权行将瓦解。④粮食上涨是通货膨胀导致的,排除。 9.D 解析:民族工业在世博会上获奖主要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26年正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尚未成立,A、B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是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10.D 解析: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等新情势,都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基本问题——革命领导权、动力、对象及革命前途等有清醒的认识,作出正确的回答。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D项符合题意。 11.参考答案:(1)地位:地位低下。主要原因: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强化男权;中国传统自然经济下,妇女在经济上没有主导地位;封建理学的影响。 (2)要求:男女平等,女子享有参政权。理由:中华民国成立,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女子在革命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3)机器生产的出现给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意识增强。 (4)利用舆论阵地,进行宣传和引导;依法保障妇女的各项平等权利;注重女性保健。 (5)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日益开放;思想日益解放;政治日益民主。(答出2点即可) 解析:第(1)问从材料很容易得出妇女地位低下,原因可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分析。第(2)问要结合材料以及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来具体分析。第(3)问主要从妇女在工业革命中经济地位的变化分析。第(4)问结合材料可知主要有舆论、法律以及政府保障等。第(5)问历史发展趋势应从社会进步等方面总结。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