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浙江版 第5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    知识重组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和深化时期。中国处在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阶段。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时期 民族危机的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概况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概况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战争,占领天津、北京,犯下滔天罪行。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涨 戊戌变法 概况 ①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政治运动;②1898年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    影响 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涨   义和团运动 概况 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发动,1900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影响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辛亥革命 准备 1905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高潮 ①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②1912年成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影响 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规律启示 近年高考试题一般站在近代史观的角度看待辛亥革命,要求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生活近代化等方面的影响,需要综合必修一、二、三的知识。 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晚清时期:初步发展 背景 ①甲午战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时间 19世纪末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民国初年:短暂春天 背景 ①辛亥革命扫除发展障碍;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表现 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结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规律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但是资本输出并不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才出现,资本输出在鸦片战争后就出现了。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甲午战后得到发展:一方面是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不断削弱;另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部分条件。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宣扬维新思想  思想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影响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民主共和思想 背景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内容 民族主义即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评价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是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但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民主与科学 序幕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张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响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精神,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马克思主义 开始传播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成为主流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主流,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的变迁 辛亥革命的影响 社会习俗的变革以婚丧礼俗的变迁最为明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的婚姻制度有所改变。清末民初一批受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恋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式婚礼。城市丧礼也受西方影响明显,农村沿袭传统丧礼。民国成立后,出现断发(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易服、废止缠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社交礼节变化:点头鞠躬取代跪拜作揖,握手常见。公历得以在官方活动中实施,传统农历仍然在民间流传。民众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的同时,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交通事业的进步 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通讯工具的变迁 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  大众传媒的变迁 报刊业的发展 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影视事业的发展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规律启示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期都是社会生活剧烈变革的时期,进步人士一般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提倡新的生活方式,比如,“断发易服”和中山装就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误区警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了戊戌变法,农民阶级兴起了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了辛亥革命,中国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华侵略,但在这一期间日本、美国加紧对华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和美国不但没有放松对华侵略,相反,它们趁机加强了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 3.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绝对否定儒家思想,不是一个科学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新文化运动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考情调研 时间 考点 试题在线  2010 辛亥革命 例题2  2011 社会生活 例题5  考向例析 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例题1】(2012·重庆高考,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依据材料信息“各国使馆”“从沿海前往首都”“军事占领”等,综合分析可知,这些信息符合《辛丑条约》的内容。 答案:D 备考指南 高考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考查,侧重于战争的过程及其影响;对八国联军侵华的考查侧重于其影响。复习备考时,注意《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双重影响。 深化提升 理解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列强侵华方式: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民族危机程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学习内容:由学习器物转为学习制度。 (5)革命力量: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 2.辛亥革命 【例题2】(2010·浙江文综,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解析:①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的言论,②是1894年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的宗旨,③是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后从事铁路建设时的言论,④是孙中山发动两次护法运动后的言论,故选C项。 答案:C 【例题3】(2012·福建文综,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迁移运用能力。“一切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建立民国,颁布约法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袁世凯时代却是名存实亡,直至招牌也荡然无存。D项正确。 答案:D 备考指南 辛亥革命是每年高考考查的热点,考查的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复习备考时,应注意辛亥革命爆发的国际、国内背景,理解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从不同史观、多角度理解辛亥革命的结果,还要注意将辛亥革命与百日维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进行比较。 深化提升 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从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统治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从中国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中国革命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首次把反帝反封建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是20世纪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4)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从中国风俗习惯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冲击了中国几千年的陈规陋习,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辛亥革命后,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鞠躬、握手的交际礼仪和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逐渐引起了国人的注目,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6)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创建了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制度,取代了八股取士的制度,新式教育进一步发展,西学逐渐昌盛,各种教育类新式报刊纷纷涌现。 3.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 【例题4】(2012·天津文综,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解析:“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否定了中国是天下之中的传统观念,强调地球是圆的,中西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这实际是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材料并没有直接提到维新变法、科学救国和向西方学习的相关信息,排除A、B、C三项。 答案:D 备考指南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进步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发展迅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是近几年浙江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 高考对于维新思想的考查,侧重于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影响,考查的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复习备考时,注意理解维新思想的特点,区别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维新思想与革命思想,认识近代进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每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热点,高考侧重于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特点、影响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复习备考时,注意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五四运动前后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特点等。 深化提升 1.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1)“一个主题”: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相连,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2)“三大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追求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不断深化的渐进过程。 ③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四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④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以俄为师”。但从大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4)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②20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5)近代前期(1840~1919)中国人民探索强国之路的特点 ①广泛性。各阶级、各阶层、各派别积极参与。 ②普遍向西方学习,探求真理。 ③探索具有层次性。 ④取得一定成果,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 2.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要不同之处。 (1)内容: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主要内容是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为主。 (2)性质:前期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带有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后期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宣传无产阶级文化。 (3)影响: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新思潮的传播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启迪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使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4.社会生活 【例题5】(2011·浙江文综,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解析:本题从社会史的角度考查婚姻习俗的演变。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注意逆向思维的运用。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在习俗的演变过程中,城乡差异巨大,B项正确;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 答案:A 备考指南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变革也反映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在逐步走向近代化。复习备考时,注意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及其时代背景。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的是这个时代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与思想解放。 深化提升 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以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转型期为例,多角度把握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1)“变”的史实  时期 服饰 饮食 居室建筑 习俗风尚  鸦片战争前 长袍马褂(上层)布衣(平民) 满汉美食(上层)、粗食(平民);中餐八大菜系;南方米饭海鲜,北方面食肉类 深宅大院(上层) 普通民居(平民) 婚姻包办、迷信缠足;婚丧繁琐、跪拜礼、老爷、大人等称谓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 西服、洋布、洋装、粗布大衫、学生装、欧美风格的裙子、中西合璧的改良旗袍和中山装(受新派人士欢迎) 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 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 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 特征:中西餐并存,但仍以传统中式餐饮为主 传统民居。 欧式洋房。 特征: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 形体: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礼节: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大人、老爷→先生、同志 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历法:公历与农历并存 民众观念: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特征:移风易俗、删繁就简  (2)“变”的阶段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3)“变”的原因:内因:历史巨变;外因:工业文明冲击。 (4)“变”的特点 ①原因上:随着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 ②过程上: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③程度上:巨大、深刻和急骤,但传统与习惯仍有着顽强影响。 ④领域上: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⑤地域上:存在城乡地域之间的不平衡。 ⑥总趋势上:近代化。从封闭到开放;从繁琐到简约;从愚昧到文明;从传统性到世界性。 ⑦实质上: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5)用各种史观看“变”——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①文明史观: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西文明,即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碰撞和交汇的结果,也是文明进步的过程。 ②现代化史观: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 ③全球史观: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有利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加强了中外联系。 ④唯物史观: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根本原因。 (6)近代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物质生活、风俗习惯差异大的原因。 ①政治上,中国主权虽然遭到破坏,但对中国农村的直接影响并不大。 ②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深入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并没有立即对内陆的广大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③文化上,中国原有的封建文化根基深厚,农村相对封闭的状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 ④交通上,农村的封闭状态,导致人口流动性差,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少,新信息、新事物传入比较慢。 ⑤思想观念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的传统观念坚如磐石,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 横向综合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转型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社会的沉沦与进步共生。工业文明从内外两个层面冲击传统中国:中国社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同时,近代化也全面展开并得到升华,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迅速发展。这也为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向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必要的准备。二是传统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并存。中国近代化进程大大加快的同时,社会生活趋时更新,但呈现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的局面。三是多重统治区域的分立导致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多形式、多线条的发展姿态。 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的表现:虽然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民国建立、约法颁布,但是仍然出现复辟帝制的逆流,整个中国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一再出现迅速发展的势头,但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主科学日益被中国社会各阶层接受,但专制独裁、愚昧落后的儒家思想代表的封建文化仍然占统治地位;社会生活呈现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的局面。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产阶级异常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资产阶级处于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地位,流派众多,提出了“改革救国”“革命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思想,他们所组织的运动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政治领域:①维新派: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②革命派:维新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最终推翻清王朝,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篡夺了。③北洋军阀统治前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但仍未找到正确的出路。 (2)经济领域: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运动,大力发展实业,形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这种实业救国的行动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昙花一现。 (3)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继续进行反封建斗争,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1.(2012·浙江五校联考,6)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 2.(2012·浙江湖州期末,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甲午战争战败是这一时期中国屈辱的表现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③开展洋务运动是清朝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④“百日维新”是清朝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之一。对以下两张图片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勇于斗争不惧牺牲的精神 B.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 D.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上海某县在1912年举行第一届小学联合国文竞进会,其中高小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题目分别是《说谋生之大要》《个人自治说》《说社会教育之必要》《论现在小学生对于中华民国之责任》,全县有70%的学生参加。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观念更新较快 B.学校教育趋向近代化 C.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新文化运动影响巨大 5.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6.(2012·浙江杭州七校期中联考,23)历史上“上海曾作为苏州的‘卫星’城被称为‘小苏州’”,而在“20世纪20~30年代,苏州反而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被称为‘小上海’”。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内河航运的衰败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C.上海是近代最早的商埠之一 D.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是唯一因素 7.(2012·浙江温州2月一模,16)清代某一谕旨中有以下内容:“又谕,也寄张之洞等。日本约内改选土货一节关系最重,江浙等省如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旨应出现于(  )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11年 8.(2012·浙江宁波高三“十校”联考,6)1879年,旅日华侨卫省轩开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火柴厂——巧明火柴厂。下图为该厂生产的一枚火花。据此可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①该民族工业兴起于沿海地区 ②卫省轩有实业强国的愿望 ③建该厂时新式交通工具在我国才运用不久 ④该枚火花最早应发行于19世纪末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10.(2012·浙江杭州二模,16)竹枝词是一种诗体,在民间有很大影响。下列竹枝词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人的着装特点:“偏偏捷捷少年郎,不着长装着短装。”“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需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这一历史时期是指(  ) A.清代晚期 B.民国初年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态度变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 1.C 解析:由《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这段话可知,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联系《辛丑条约》的内容可判断本题选C项。 2.B 解析:抓住关键词“19世纪后半叶”“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由此可排除②,《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故本题选B项。 3.D 解析:谭嗣同殉难是戊戌变法的结果之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黄花岗起义的牺牲者,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A、B、C三项正确;但戊戌变法的失败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地主阶级顽固派镇压的结果,黄花岗起义也是清政府镇压的,都不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的,故D项符合题意。 4.D 解析:由时间“1912年”可直接排除D项,因为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 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成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与美国报道的设想相符。 6.C 解析:从“小苏州”到“大上海”,上海于20世纪20~30年代获得发展。其原因是上海较早开放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较早瓦解并程度更深。关键信息是20世纪20~30年代。 7.C 解析:题干材料提到“张之洞”“日本”,以及“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本题选C项。 8.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从图片中可看到“飞机”“轮船”,其中“飞机”发明于1903年,故该火花最早出现于1903年,而不是19世纪末期,故排除④,本题选A项。 9.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题干中沿袭的是前清称呼而非审判制度,排除A项;从题干中的命令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想在“称呼”上实现平等,但现实中无论是作为裁判官的政府公务人员,还是作为普通公民的被告,均沿袭前清称呼,体现的是封建等级观念在中国的根深蒂固,据此排除B、C两项,答案选D项。 10.B 解析:某一时期的着装特点说明,整个社会都呈现出这种状态。而清代晚期虽受西方文化影响,但传统服饰在整个社会仍占主流。故排除A项,选B项。C、D两项明显不合适。 11.参考答案:(1)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传到中国(或答中西文化交融)。 (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尤其是技术文明的迅速发展;殖民扩张。中国闭关锁国,日趋落后。 影响: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带来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共同点:均作为救国救民的武器,力求实现中国的独立与民主、富强;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趋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一、二、三,考查中西文化交流及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材料一反映了东学西渐;材料二反映了近代前夜的危机,西方通过工业革命逐渐强大,而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后面;材料三则是面对中西差距的越来越大,先进的中国人在西方侵略下的思考,即学习西方,由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1)(2)(3)问综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