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2·哈尔滨模拟)韩非指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法之内……”这里,他强调的是( ) A.法律的权威性 B.君主制定法律 C.君臣均受法律制约 D.法律受制于君权 2.(探究题)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了迷信,没有多大价值 B.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儒学民本思想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 D.“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3.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4.(2012·梅州模拟)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将下面两张清朝时期的“万世师表”拓片以人民币5 000元的底价予以拍卖。这两张图片能够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  ①清朝重视利用儒家学说来巩固统治 ②统治者肯定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③孔子的治国主张获得完全认同 ④清朝基本肯定汉族封建教育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在诸子百家中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与“天与人不相胜”观点的思想家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与庄子 B.荀子与庄子 C.孟子与墨子 D.荀子与韩非 6.(探究题)“古人认为人事的兴衰可以通过自然的变化表现出来,并在占卜的过程中被捕捉到。一方面,占卜是一种神秘主义,而另一方面,则是各种自然科学经验的实际应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古代占卜利用迷信控制官员人事任免 B.古代占卜是已能应用的科学理论 C.古代占卜是用于欺骗民众的迷信 D.古代占卜包含了神秘主义与自然经验 7.(2012·泉州模拟)《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程朱理学 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8.(预测题)“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这段话意在说明( ) A.心外无理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格物致知 9.(2012·宣城模拟)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10.明神宗年间,礼科教给事中张向达上疏劾一人,声称其:“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经,不可不毁。”被劾之人应是( ) A.李贽 B.王守仁 C.黄宗羲 D.王夫之 1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复论辩“天下”,按当时人们的视角,“天下”可理解为( ) A.王朝 B.中国 C.世界 D.宇宙 12.(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 )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民主思想 C.保守倒退的政治主张 D.朴素的君主立宪主张 13.(2012·厦门模拟)“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B.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海上航行更加安全便利 C.我国在宋代就已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D.宋代开始突破“海禁”政策鼓励对外贸易 14.《史记·滑稽列传》中写道:“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 )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制墨技术 15.(易错题)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孟子曾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材料三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故法不能独立,类不得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之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编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己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6分) (2)结合材料二,归纳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6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归纳荀子的政治主张,指出荀子与孔子、孟子思想的异同。(8分) 17.(2012·梅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及其作用。(6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孔子在春秋时期开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因此被称为“万世师表”。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尊孔就是尊崇儒学,由此可得出①②④正确,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仁”,这与清朝的统治政策是存在一定矛盾的,故③错误。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和材料解读能力。前一句出自《荀子·天论》,意思是人类具有能动性,使人们在实际活动中从“畏天命”转化为“制天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后一句是庄子的思想,属于道家,他所谓的“天”从根本上说是指“自然”,意思就是说自然界的力量不和人的力量相比较。 3.【解析】选D。题干材料说到了占卜的两面性,即神秘主义与自然经验;“人事的兴衰”不是单指“控制官员人事任免”,A项错误;占卜是一种神秘主义,不是已能应用的科学理论,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欺骗民众”,C项错误。 4.【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法之内”可看出韩非对法的重视,即强调了法律的权威性,B、C、D在材料中看不出。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赋予了皇权神权色彩,有利于加强皇权,同时也希望利用神权促使君主实行仁政。 6.【解析】选C。程度型选择题,题干是论点,选项是论据,选择最有力的论据。题干中的“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说明儒家意在加强中央集权,A、B、C、D四项都是不同时期的儒家思想,而有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只有C项。 7.【解析】选C。材料中的行为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8.【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理学的理解能力。程朱理学强调理在人之外,探究事物之理,需要外在的努力,要通过亲身实践。题干表明虎伤人儿童都能知道,但是没有亲身实践,不是真知。只有像田夫被虎伤过,才能获得真知。 9.【解析】选D。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提倡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统治,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特点,对梁启超影响较大,故D正确。李贽虽被称为“异端”,但他没有提出反对君主专制,故C不正确,A、B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排除。 【变式备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解析】选A。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本题选A项。 10.【解析】选A。材料中张向达弹劾的人的主张是否认孔孟学说为万世之至论,抨击理学家的主张,主张个性自由发展,所以选A。 11.【解析】选B。古代人们认为,世界的中心在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文明国家,即中国。 【误区警示】在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中,“国”与“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是指君主专制下的一人统治,天下是属于全体国民的,所以要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 12.【解析】选B。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政治,认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并认为君臣关系平等。故体现了民主思想。 13.【解析】选D。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材料表明“针路”的出现适应了宋代航海活动的需要,A、B两项正确;C项符合史实;“海禁”政策是明清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 14.【解析】选A。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分析问题能力。由材料中“用三千奏牍”“两人共持举其书”可知,当时书写材料极不方便,与此有关的发明应是造纸术,B、C、D三项与材料不符。 15.【解析】选D。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①错误;智者学派出现于古希腊,早于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④错误,故选D项。 16.【解析】本题选取了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的相关材料,要求归纳概括各自的思想主张,应注意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荀子与孔子、孟子思想的异同,应指出荀子对孔子、孟子思想的发展。 答案:(1)“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主张以德治民;遵循周“礼”。 (2)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给农民一定土地,不夺农时,宽刑薄赋。 (3)荀子主张以德治民,以法治国。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礼法并用才能维护国家的统治,礼义教化和刑罚奖惩二者缺一不可。荀子继承了孔子与孟子的“仁政”思想,把“礼”的内容作了新的发展,即在“礼”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法”的内容。 17.【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天子受命于天”“一统于天下”可以得出其主张,并据此得出作用。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父……各有其所”可以分析其核心主张。第(3)题材料三中提到“私”,根据这个词来分析李贽的主张,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第(4)题在前三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答案:(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巩固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