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县在春秋时似乎还只秦、晋、齐、楚等国有之……(县)只属于国君,由他派官吏去治理。……他们在县里只替国君征收赋税,判断诉讼。他们即使有封邑,也在治县之外。”(张萌麟著《中国史纲》)上述材料说明春秋时期 ( ) A.普遍实行县制 B.只实行分封制 C.县制分封制并行 D.最早出现了县制 2.(2012·厦门模拟)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3. 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 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 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 4.(2012·龙岩模拟)《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C.消除诸子矛盾 D.实现长治久安 5.(预测题)“(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6.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7.(2012·厦门模拟)下图是一幅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这一政府架构当始于(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8.(探究题)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下面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科举制 9.明代有“科举,天下之公(指公平)……科举而私,何事为公?”之说。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明代重视科举远超前代 B.科举制重视儒家经典 C.古代科举徇私现象普遍 D.寒族也可凭科举入仕 10.(2012·泉州模拟)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11.(易错题)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 1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奏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探究题)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解决此问题,朱元璋( ) ①三分相权,集权于一身 ②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③增设军机处,组织内阁 ④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2012·南平模拟)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可见作者认为( ) A.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 B.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 C.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 D.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偏见研究历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议定皇帝名号: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一统天下”。嬴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二、“封建”还是“郡县”? 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 材料二 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尚不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可补救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据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点。(4分) (4)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6分) 17.(2012·武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 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材料三 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C。材料显示县制已经出现,但是,很多官吏也有封地,说明分封制仍然存在。因此,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春秋时出现了县制,不能说明是最早出现的。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由题干中“三公九卿”的职责可以看出秦朝是家国不分,实行的是家天下制度,故B正确。 3.【解析】选D。中国在秦朝时期确立中央集权,影响深远,统一成为历史的主流,使得中华文明延续不断;其他国家也存在君主专制,但是一些国家(如印度)文明中断过;分封制实行的后期出现诸侯割据地方的局面,与“统一”相违背;三省六部制是处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故A 、B、C三项结论与题意不符。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A、B两项分析了西周分封制的对象和目的,C项符合宗法制的特点,三项均符合史实。D项表述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陈胡公只能选择嫡长子为继承人。 5.【解析】选A。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使庶孽疑焉”,材料反映了立嫡子,可以防止生乱,说明宗法制的目的是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A项正确。C项从属于A项,B、D两项与材料无关。 6.【解析】选C。材料主要探讨中国先秦时期的政治文明,西周创制主要是指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了“贵族色彩”符合史实;“地方分权体制”是指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此时期西周还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因此C项不正确。 7.【解析】选B。本题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图中的尚书令、侍中和常侍属于中朝,而三公九卿属于外朝,表明是汉代的中外朝制度,即内外朝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此制应始于汉武帝。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使人民能够参与政治。A、B、C三项结论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 【变式备选】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 ) 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度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从“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 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把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A、B、C三项结论不符合题干材料含义。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强调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它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使不具备士人身份的人也加入到政权当中来。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含义。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关键信息:隋及初唐时、突破性进展。A项错误于“独立施政”;B项应在宋代时期;D项是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征;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但又有合作,相互牵制,C项正确。 11.【解析】选D。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官员之间相互制约,最终权力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①中三权分立是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与材料不符。②中三公九卿的设置体现了这一原理。材料中“非漫然而设”体现了③正确。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②③。 1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从材料“本无相名”、“票拟”、“六部”等信息,表明当时已废除丞相,而阁臣拥有“票拟”权,这些现象应发生在明朝。A、B、D三项结论不符合题目要求。 【误区警示】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而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1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与隋唐宋相比,明清时期的“收敛性”从政治、经济、思想、对外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②③分别是明朝和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④是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这三条均符合题意。而①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题意不符。 1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表明,朱元璋极力削弱相权,从而加强皇权,②④符合史实。①③分别是唐宋时期和清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故与题意不符。 15.【解析】选A。要注意材料中的“诚实的……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最多只能是局部的”,这就说明史学家写的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 16.【解析】第(1)题和第(2)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可以从材料中获取关键词进行概括。第(2)题第二问主要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第(3)题结合材料三概括,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特点是君权的强化。第(4)题结合材料辩证地分析利与弊。 答案:(1)确定了“皇帝”名号;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理由:地广人众,事杂多变;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亡国。过程: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大臣在此共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决。 (3)充当皇帝的顾问,“传旨当笔”;后有“票拟”之权,但受司礼监制约。特点:君主专制强化。 (4)利:大臣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弊:朝议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在君主专制强化的明清时期,容易使君臣悬隔,朝廷大臣难以参政议政。 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对比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先依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的“宰相”的职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二者的差异;第(2)题可依据材料二中“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3)题主要结合元朝以后的时代特征理解。 答案:(1)先秦时期的“宰相”既执掌国政,又掌管家务,是一个官职的通称,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2)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国家决策上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专制。 (3)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