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毛泽东的头像于1937年1月出现在美国《生活》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在全世界露出“庐山真面目”。随着中国的巨变,他越来越多地进入西方人的视野。他最令中国人民称颂的功绩是( ) A.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探究题)小张翻阅旧报纸,发现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特大粗黑标题报道:“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下列对此报道分析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中国首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的事实 B.“人民大宪章”应该是“共同纲领”的排版失误 C.“中国人民政协”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误 D.“人民大宪章”的提法反映了《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 3.1954年刘少奇指出:“这一制度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最适宜的政治制度,就是因为它便利人民经常经过这样的组织参加国家管理,从而得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材料中所指的“制度”应该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012·合肥模拟)毛泽东曾说过:“希望全国各城市都能迅速召集同样的会议,加强政府与人民的联系,协助政府进行各项建设工作,克服困难,并从而为召集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据此可知,当时(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产生 B.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完全胜利 C.全国各地已建立各级地方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即将呈现 5.(2012·南平模拟)“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种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6.(预测题)《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7.1954年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意见中,有代表提出在第三条第三款“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应补上“也有使用的自由”,宪法将其确定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主要体现了( )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力求创新 B.新中国追求各民族平等 C.新中国推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D.我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 8.(2012·湖州模拟)右图《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在回忆其被抄家的情景时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 B.文革时期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 D.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局面 9.(易错题)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基础的一环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B.平反冤假错案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建立以宪法为基础的完备的法律体系 10.(2012·厦门模拟)邓小平在1984年会见香港工商界代表团时说:“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统一,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这说明“一国两制”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B.统一祖国 C.香港和大陆和平相处 D.反对国际社会干扰中国收回香港 11.(2012·福州模拟)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与伦敦,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在过去十年为内地企业融资达1 100亿美元。这表明 ( ) ①香港回归后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②香港回归促进了祖国内地经济的发展 ③香港的经济制度比东京、伦敦优越 ④日益强大的祖国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从何厚铧到崔世安,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都曾表示要听取广大民意,在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和社会主流共识的基础上,按照《基本法》循序渐进发展。这体现了( ) ①“一国两制” ②澳人治澳原则 ③高度自治原则 ④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 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D.“九二共识”的达成 14.2011年2月22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简称“经合会”)第一次例会在台湾桃园举行。“经合会”成立于2011年1月6日,是依据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而成立的执行与磋商机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经合会”的成立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C.“经合会”的成立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D.“经合会”的成立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15.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 A.国家统一 B.所有制问题 C.民族关系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探究题)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6分) (2)材料三、四有哪些共同观点?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4分) (4)请举一个中国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四中“民治”这一观点,指出20世纪末中国提出的“民治”目标,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对“法治”的认识。(6分) 17.(2012·福建六校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论述……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 ……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发表30周年 材料二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又发表声明,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他还公开否定了美国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的立场,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合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 材料三 2008年12月17日报道 美国政府15日对台海两岸正式启动空运直航、海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表示欢迎。另外,美国在台协会新闻组长暨发言人何志也在昨天就两岸实现“大三通”表示,美国欢迎两岸“大三通”的建立,因为这对于区域和平有帮助。何志说:“美国认为两岸互动的增强,包括台海两岸‘大三通’的实施,对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东方日报》 材料四 “我写的是一部抗争与泣血的回归史。‘两岸统一’不是人为的遐想,也不是标语式的政治口号,而是被生生割裂的海峡两岸发自生命本身的呐喊,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阎延文《台湾风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台湾问题的由来,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概括海峡两岸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所作出的努力。(8分) (2)阅读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对台湾问题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3)材料四为什么说两岸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6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在其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A、B、D三项史实分别是李大钊、孙中山和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故不符合题意。 2.【解析】选D。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故A、B、C三项结论与史实不符。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从题目材料“1954年”、“便利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等有效信息,可判断这一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于1949年,社会主义制度在1956年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4.【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在中国出现了一种会议,可以加强政府与人民的联系。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地方,体现了材料中的观点。材料中指出“为召集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还未成立,但雏形即将出现,故选D。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表明,该制度体现出合作、团结的特点。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调动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形成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A、B、D三项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直接相关。 6.【解析】选B。题干材料主要分析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表明这一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故B项结论符合题意。A项结论错误,C、D两项结论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7.【解析】选B。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充分说明新中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A 、D两项结论没有体现题干材料的主要含义,C项的提出时间不符合题意,百花齐放方针提出于1956年。 8.【解析】选B。“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等信息表明,文革时期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A、 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D项结论虽正确,但与题干材料不直接相关。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颁布1982年宪法,并进一步制定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11.【解析】选D。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东京、伦敦相同,排除含③的选项,故选D。 【误区警示】一国两制下,港澳地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既包括政治制度,也包括经济制度,而且长期保持不变。 1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体现了“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原则,是“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成功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故排除④。 13.【解析】选D。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三通”限制逐渐放宽。两岸还以民间团体的形式进行政治经济交流,并于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强调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A、B、C三项结论虽与两岸关系发展有关,但不属于“历史性突破”。 14.【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可看出,B、C、D三项结论正确分析了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历史意义,表述均符合史实。而A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也不符合当前台湾的现状。 【变式备选】(2012·温州模拟)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副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解析】选B。本题考查台海关系。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其内容是统一中国,提出了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开放“两岸三通”、扩大两岸交流等方针。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15.【解析】选A。这里的“和平共处”指的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处,“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指的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三大改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定,说明所有制问题,民族关系、政党关系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就已基本解决。 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区别”要结合两项法律的内容对比分析,“原因”可从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和借鉴等角度理解;第(2)题应依据材料三、四归纳概括;第(3)题应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梁启超的政治主张综合分析;第(4)题,“民治”是指人民主权,前两问可结合新中国的有关史实分析说明,“认识”可从时代变化、国情差异、阶级本质等方面理解。 答案:(1)区别:材料一: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 材料二:调节经济关系(商贸关系)。 原因:罗马法中有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等内容,法律程序严谨;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体系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如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压抑、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等) (2)立法权应归人民;所立之法应维护众人权益;法律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追求君主立宪制),实行维新变法的诉求。 (4)史实: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写1982年全面修改的宪法也可。) 民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认识:古今中外均强调法治,但法的阶级实质不同;法律体系所规范的是不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应从国情出发进行法治建设;在今天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借鉴中外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来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 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对比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首先要注意提取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补充;第(2)题,“转变”可依据三则材料归纳,“原因”可结合历史条件的变化分析;第(3)题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说明两岸统一的必然性。 答案:(1)由来:解放战争中蒋介石集团失败,败退台湾。 因素:美国的介入;“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台独势力的破坏。 努力:《告台湾同胞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提出;汪辜会谈;九二共识;《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 (2)转变:从武力威胁、干涉内政到欢迎两岸实现“大三通”。 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美国霸主地位的削弱。 (3)必然: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