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 1.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 2.(2010年9月广东新兴县惠能中学高三月考13题)“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 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 D.大力抵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 3.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文化昌盛的康乾时代”提供素材,需要选取的是( ) ①避暑山庄 ②道光皇帝 ③军机处 ④《红楼梦》 ⑤吴敬梓 ⑥《国闻报》 ⑦《四库全书》 ⑧时务学堂 A、①②⑥⑧   B、②③⑤⑧   C、①④⑤⑦   D、①④⑤⑧ 4.西汉时期设立于首都、由“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是( ) A.东西织室 B.三服官 C.百工 D.绫锦坊 5.(2010年11月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9题)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里也有贵贱之分。“赵” 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西周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7.据史料记载,苏州所属的太仓、嘉定,“比闾以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昼夜不休,贸易惟花布”,松江各地则“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上材料反映了( )。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②苏州、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③以上地区纺织行业分工很细 ④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2011年10月淮安联考3题)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 )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B.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D.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9.(2012年1月南京、盐城一模5题)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盂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10.(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23题) 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商周 ②西汉 ③明清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11.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应黄慎的绘画属于( )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12.(2011年3月吉安市一模33题)《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妹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13.(2010年11月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期中3题)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4.(2011年3月济宁市质检1题)某教师在对秦朝历史进行讲述时,展示两张与秦朝历史相关的邮票,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他们纷纷就邮票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评论,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A.中央集权政治具有强大的威力 B.秦王朝统治下的人民负担沉重 C.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卓越的智慧 D.秦代经济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15.(2010年4月深圳市宝安区高三调研)《汉书·召信臣传》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材料证明汉代 A.用柴火灰做肥料 B.以生葱、韭菜为主要蔬菜 C.官府重视蔬菜种植 D.掌握冬季温室种植技术 二、非选择题 16.(2010年1月福建会考35 题)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信家学派主张“仁”与“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① ②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 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1)材料一中,① 和② 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 2 分) (2)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 分。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 l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 3 分) 17.材料一: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有教无类”,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 材料二:“有”和“无”、“难”和“易”、“美”和“丑”、“福”和“祸”都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 材料三:“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请回答: (1)提出材料一、二、三思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创立了什么学派?(6分) (2)这些思想和学派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他们之间的争论形成的局面称之为什么?(2分) (3)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谈一谈这一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分) 中国古代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B。 2.B?????? 解析:本题提到的四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A项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始皇的功绩;C项主要针对唐太宗而言;四位皇帝共同的说法选B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等措施;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唐太宗改革州县制和府兵制等;宋太祖通过将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地方设通判、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等加强中央集权。 3.C??????4.A?????? 解析:属于比较冷僻、生疏的知识点,纯粹是识记能力的考查,西汉设于长安、服务于皇室的工场为东西织室,三服官设于齐郡。 5.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在汉初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以来,一直与道家、佛教思想斗争融合,故③项错误,排除,选择B项。 6.C?????? 解析: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根据宗法观念,在北宋时“赵” 姓排序第一。 7.B?????? 解析:从苏州的“机声轧轧,昼夜不休”和松江的“日以万计”可以看出苏州、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而从经济角度分析为何会这样呢,可以得出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8.B??????9.D??????10.D??????11.B?????? 解析:提取信息:郑板桥的说法体现了写意画的特点:不求形似,注重意境。材料反映了追求画的意境,因此属于写意画。 12.A?????? 解析:从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可以判断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又从材料“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可以判断是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取合诸侯。因此选A。 13.D?????? 解析:首先排除C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A项不符合本题,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总体特点是:征收的标准由人丁向田亩、资产过渡;征收的方式由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征收的名目由多种成分转向单一货币;征收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定时;农民服役由必须服役发展为可以代役。B项多安置官吏未直接反映题意。本题选D项,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4.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中国古代工程的修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仰赖于中央集权政治,所以A正确。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从人民中取得,也就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B正确。工程的修筑也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所以C正确。D项经济的全面繁荣从图片中难以看出,所以不正确的为D。 15.D?????? 解析:“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大意:汉代宫廷,太官(官职)冬天在园子里面种植葱、韭等蔬菜(原本春天才有),用廊屋遮盖,从早到晚点着蕴火,用暖气使蔬菜生长。材料反映了古代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情形。 二、非选择题 16.(1)① 孔子(l 分)② 孟子(l 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任答一点,即可给2 分。) (3)批判(l 分。或答抨击;反正统意识等亦可给分) (4)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3 分) 评分说明:第一档:单方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给l 分。 第二档:全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给2 分。 第三档:既全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又联系实际,并举例说明的给3 分。 17.(1)孔子(孔丘),儒家学派;(2分)老子(李耳、老聃),道家学派;(2分) 墨子(墨翟),墨家学派。(2分) (2)春秋战国时期(1分)百家争鸣(1分) (3)①中国古代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础开始形成(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②是中华民族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③为充实人类思想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考生回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