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检测(三)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温州十校联考)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兵部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六部的职能。工部负责的是工程建设;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户部,掌管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兵部,掌管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其中地位最低的是工部,因此,“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工部。 2.(2012·儋州四校联考)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梭伦改革是调和平民与贵族关系的话,伯利克里的改革则完全是有利于平民的,全体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使权势者操纵和对抗法律的难度和风险都增加了。下列改革措施支持“完全是有利于平民”这一观点的有(  ) ①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十将军委员会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实行公职和公共参与活动的津贴制度 ④创立“陶片放逐法”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到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十将军委员会仍不对所有公民开放,排除②;“陶片放逐法”创立于克利斯提尼时期,故排除④。 3.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篮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孺,小儿来觅袴。”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选C 棉花原产于印度,汉朝时已经在中国西域(今新疆)地区种植,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在于存在着雇佣关系,由题干的诗歌中无法得出存在雇佣生产关系的结论,B项错误;D项无法由题干信息中得出,可以排除。 4.(2012·北京东城区调研)冯天瑜在主编的《中华文化史》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春秋战国学派中,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是(  )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提倡以民为本;法家提出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5.(2012·安徽高考)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  解析:选C 隶书: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审美价值。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根据它们的特点可知,A项是隶书,B项是楷书,C项是行书,D项是草书。 6.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之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可知,马克思所言意在强调太平天国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而由“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之纪念焉”可知,蒋介石所言意在强调太平天国反对清政府统治。由此可知,二人的评价均符合革命史观,只是评价的立足点和角度不同,故C项符合题意。 7.下面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诗句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D.“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解析:选C 图片反映的是长征和遵义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诗句可知,A项反映了秋收起义;B项反映的是渡江战役,解放南京;C项反映了长征;D项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由此可知C项正确。 8.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 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 解析:选C 根据“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可知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C项符合题意。 9.(2012·昆明模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解析:选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美苏的“核讹诈”,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研制“两弹一星”。 10.(2012·广东高考)“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个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依托材料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材料中的“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即资本主义,“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的“若干个小排炮”即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排除C项;启蒙运动的目的在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生物进化论没有涉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排除B项;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故这里的“大炮”应是D项。 11.(2012·潍坊模拟)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  ) A.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奠定了西欧联合的基础 解析:选D 材料中日耳曼和高卢分别指德国和法国,普法战争后,形成了法德百年的世仇,法德矛盾的化解成为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 12.(2012·无锡调研)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从古代的罗马帝国,到19世纪的英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凭借军事力量,辅以行政手段和不平等贸易,直接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当代美国与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不同主要体现在(  ) A.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获取最大利益 B.依靠掌控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获取最大利益 C.凭借庞大的出口贸易获取最大利益 D.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取最大利益 解析:选B 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金融、贸易体系,美国从中获得了巨额的利益,相对于直接劫掠更加隐蔽。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西方有人提出了基于中国发展模式的“北京共识”,其核心就是对中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总结。 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传统影响了中国发展模式,是成就“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 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创行、存在、发展和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材料二 1949年后,中国开始了“中国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20世纪50年代留给中国人的记忆是从无到有,众多“第一”出现:第一批喷气式飞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第一座跨越天险的长江大桥;第一次修建通往青藏高原的公路……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模式”取得很大成功。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不断地融入包括“欧美模式”“日本模式”等在内的全人类好的经验和智慧,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迎接全球化。 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四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政策、民族政策以及对台湾、港澳政策等诸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对多元一体世界的理解,“和谐中国”“和谐世界”成为我们的诉求。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成就“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社会条件。(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 中国模式”的特点。(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模式”是怎样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的。(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四的观点进行论证。(6分) 解析:第(1)问“核心要素”主要结合当时的经济条件作答;“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20世纪50年代”和所学知识作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不断地融入“欧美模式”“日本模式”可知当时中国正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同时结合教材知识作答。第(4)问,结合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及“一国两制”的方针作答。 答案:(1)中央政府财权力量强大。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分封制遭到破坏,长期的争霸战争使加强中央权力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法家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2)实行计划经济,制定“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3)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4)外交政策,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思想,这一思想促进了亚非人民的团结;民族政策,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台湾、香港、澳门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并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14.(2012·宝坻质检)(节选)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科技实用化和思想人文化等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初到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20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全面到来,社会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顺利推进。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深入发展。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于亚洲,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从此,中国同周边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图1是中国正参与国际金融救市的一幅漫画。图2是发生在美国,并且很快蔓延到欧洲的一种现象——占领华尔街运动,示威口号意指全球财富只集中在1%的富人手里。 (1)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请用史实说明其在经济、思想和科技方面的体现。(9分) (2)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6分) (3)结合两幅图片及相关知识,你觉得中国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5分) 解析:第(1)问考查工业革命前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注意从经济、思想、科技三个基本层面来回答;第(2)问考查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来分析中国的社会变化;第(3)问深入到现实问题,结合时事漫画来分析中国在当今世界经济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属于学以致用的历史能力考查。 答案:(1)经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 科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 (2)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 经济:中国逐渐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并缓慢发展。 (3)首先办好自己的事情,稳定经济形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反对西方让穷人替富人付账的做法;以负责任的态度发挥积极作用;强化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强调与西方的平等关系。(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点此下载】